李嘯
【摘要】建筑行業與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具有密切聯系。在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的同時,建筑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安全生產不僅影響人們的生命財政安全,還將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因而我們需重視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傳統安全管理模式已不適用,因而建筑企業需積極應用BIM技術開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推動建筑行業穩定發展。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安全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獻標識碼】A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 BIM 相關概念
1.1安全管理
現階段的建筑工程具有較高復雜性,施工管理覆蓋面較廣,具體體現在對信息、合同、現場安全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與其他管理內容相比,安全管理的特殊之處在于其貫穿建筑施工的各階段。從安全管理的覆蓋內容來看,包含圖紙繪制、施工材料采購、現場作業控制等,且安全管理并非只是施工方的工作,設計方及建設方等相關主體都要參與其中。安全管理是建筑項目中最基礎的工作,也只有在創造安全環境的基礎上才可確保各環節施工質量并提高效率。應當說,在建筑項目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BIM 技術
基于計算機等相關技術的發展,BIM 技術成為現代建筑領域極為關鍵的技術手段,其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術的實現應得到三維數字設計技術的支持,并以工程軟件為載體,由此創建具有高度可視化特點的建筑模型。基于 BIM 技術,可根據工程情況創建數字化建筑模型,實現對各項工程信息的深度整合,幫助施工人員更全面地掌握工程狀況,根據模型信息對設計方案進行靈活的調整。各單位也可圍繞 BIM 模型進行多角度分析,事先發現施工風險,并以合理手段規避風險,形成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盡可能減少實際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在BIM 技術的支持下,工程項目效率得以提高,所需成本降低,施工質量得到保障。
2、BIM技術及其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優勢
第一,可視性。BIM模型的構建基于建筑工程所有數據及信息,因而建筑工程施工中可充分利用BIM技術的可視化功能迅速、準確獲取所需信息,為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設置防護設施提供依據。第二,模擬化。相關人員可基于BIM模型充分了解沉降情況、裂縫或地址環境等多項信息,采取有針對性防護策略,以提升建筑工程穩定性。第三,優化性。BIM模型可為相關人員提供建筑工程物理、幾何等信息,這對建筑企業優化管理決策、提升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3、BIM 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過程中的運用
3.1 設計階段
1)建筑工程項目全周期中,雖然設計是基礎環節,但對于項目整體的影響較大,是后續施工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設計工作包含材料、設備、結構等方面,BIM 技術可創建三維模型,打破各環節相互獨立的局面,實現環節間的共享。例如,設計單位借助 BIM 技術創建模型后,將所得結果轉交給結構工程師,實現對模型的深度優化;此后,再轉交給設計工程師,將所得的各項數據錄入系統。各環節有序推進,效率顯著提高。而在傳統工程項目中,設計工作的參與主體間難以形成高效的溝通,設計方和結構工程師各自負責自身工作,某些因素的制約作用較強,導致工程項目各專業的設計缺乏協同性,雙方容易就某些問題產生分歧。受惠于 BIM 技術,可為設計參與者搭建溝通橋梁,且各設計環節緊密銜接,設計工作的規范性顯著提高。2)傳統設計方法中,CAD 是主要的設計圖紙繪制軟件,生成二維圖紙后,再將其導入 3Dmax,從而創建三維模型,整個流程耗時較長,且準確度明顯偏低。在 BIM 技術的支持下,可直接創建三維模型,效率顯著提高。3)BIM 技術能夠直觀地發現設計問題,并針對性地進行糾正;此外,還可將三維數據導入一系列工程分析軟件中,從專業角度分析設計方案的可行性。4)BIM 技術可高效創建工程模型,根據施工需求預測成本,為工程造價工作提供依據,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基于上述分析,BIM 技術具有多重效果,可提高設計流程的規范性,精簡不必要的設計環節,有針對性地糾正設計偏差,并避免工程預算準確性不足的問題。
3.2 施工階段
1)場地規劃,建筑企業可利用BIM技術采集施工現場信息,并基于BIM技術將這些數據信息轉化為三維信息化模型。相關人員可基于信息化模型科學劃分施工現場,以保證施工可順利進行。基于信息化模型,可保證施工區域劃分合理性。
2)辨別并管控危險源,危險源辨別情況將影響安全管理工作質量。以往,建筑施工中企業大多依據設計圖紙、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等分析危險源,并制定有針對性安全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日益復雜的同時,此種危險源辨別方式已不能滿足建筑施工要求。為保證危險源辨別全面性,需利用BIM技術的模型危險源數據庫,對本項目信息化模型進行研究,模擬施工方案并辨別危險源。建筑企業可采用合適方式評估危險源及其等級,并將危險源在模型中詳細標注出來,為技術交底、安全設防、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依據。
3)明確施工方案防護性為保證施工效率、施工安全性,需保證施工方案防護性。建筑企業可基于信息化模型分析施工方案防護性能。基于BIM技術建立的施工方案更優,符合安全管理標準,可在保證施工效率、施工質量的同時,確保施工現場安全性。
3.3 運維階段
1)強化建筑管理,彰顯建筑的商業價值 從現階段的發展趨勢來看,高層建筑成為主要建筑形式,各樓層的功能有其特殊性,基于 BIM 技術的應用,可實現對各樓層的針對性管理,分別模擬展示結構和框架的組成情況。2)發揮前期整合信息優勢,將其作為運維工作的基本依據 通過 BIM 技術建模,可收集與建筑有關的各類信息,并針對建筑使用階段出現的問題,在相關信息的指導下做好維護工作。3)實現與互聯網的高效鏈接 BIM 技術的相關信息可通過屏幕直觀呈現,幫助運維人員全面掌握建筑情況。4)故障定位能力強、精度高 通過 BIM 技術可及時鎖定問題,確定其發生位置、具體表現及成因,以此為依據采取可行的處理措施,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盡可能縮小故障影響范圍。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技術創新成為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BIM 技術是現階段建筑領域的新型技術,將其引入建筑工程項目中,可為設計、施工、運維等階段的相關工作提供指導。工程技術人員能更全面地掌握施工信息,進行科學的施工部署,達到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標;管理人員則應靈活運用 BIM 技術,將其作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
參考文獻:
[1]夏川.BIM 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應用探索[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0(3):42-44.
[2]刁尚東,蘇巖,馬柔珠,等.BIM 技術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廣東土木與建筑,2020,27(3):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