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煒
【摘要】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是隨著高層房屋建筑工程發展起來的一種技術,但是不同轉換層結構的適用范圍是有所不同的,施工人員需要有效掌握各種轉換層結構的應用特點,然后結合具體施工情況制定切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設計。因此,本文主要對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轉換層的施工技術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
1、轉換層施工概述
建筑的每層平面使用功能并非完全相同,存在某樓層的上部、下部采用不同的結構類型的情況,建筑在該樓層進行結構上的轉換,我們稱此樓層為轉換層。例如,很多高層房屋建筑選擇底層商用,上層住宿的設置方案。底層商用建筑的空間需求大,這就需要在建筑結構過渡時進行結構形式的轉換處理,即設置轉換層。
2、轉換層的分類及特點
房屋建筑轉換層的主要結構分為四種:桁架式轉換層、梁式轉換層、板式轉換層、箱式轉換層,不同的結構,不同的用途,特點也不同。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筑的轉換層,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擴大利用的空間,使整個高層建筑空間使用起來更加的合理,另外,轉換層的施工,可以增加高層建筑的室內空間,在高層建筑項目中使用轉換層,建筑物的入口空間也會相應的變大,有效地緩解入口擁擠的情況。
轉換層結構的施工特點:(1)轉換層的基本設計。對于帶有轉換層的高層建筑,對于轉換層以下的商用空間要求是比較高的,除了空間要求比較大之外,剛度也要求比較高,轉換層下面的剛度一般要小于上部樓層的剛度,另外,抗風能力,抗震能力都要求比較高。正常情況下,抗震設計時,不但要全面的考慮到風的荷載量,不論是橫向風還是豎向風,都要考慮到,地震的作用也要考慮進去,必須要對地震水平作用進行計算,計算出一個大概值,從而將這個值考慮到轉換層的設計,完美的設計好轉換層基本情況。(2)經濟指標。一般情況下,轉換層的鋼板要比較厚,通??梢赃_到2.0~2.8m,由于厚板的重量比較大,這樣對于下構件的承載能力也是有一點的要求。
3、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轉換層的施工技術
3.1 轉換層底模板的支撐系統
由于轉換層本身的施工荷載和混凝土的自重都比較大,所以對于高層建筑轉換層施工來說,轉換層底模板的支撐系統是十分關鍵的。房屋建筑轉換層模板的支撐系統大致有三種方案:常規澆筑法;疊合澆筑法;荷載傳遞法。
3.1.1常規澆筑法
常規澆筑法是高層建筑轉換層模板的支撐系統中最常用的施工手段。由于轉換層底膜本身具有一定重量,有一些施工荷載,所以支撐轉換層模板一般從底部開始,然后依次至地面。這種施工技術比較適用于轉換層位置較低的高層建筑,因為他對施工現場使用的支撐材料要求很高。
3.1.2疊合澆筑法
疊合澆筑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厚板或轉換梁在第一次澆注成型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的澆筑疊合成型。運用該方法,僅需要考慮第一次混凝土澆筑的重量和荷載既可,不需要考慮很多其他方面。運用該技術,能大大減小支撐負荷,節約工程成本。
3.1.3荷載傳遞法
荷載傳遞法,顧名思義,就是將轉換層建筑上的混凝土自重和荷載轉移到其他樓層中,進行荷載分擔。利用其它建筑分擔轉換板或轉換梁的混凝土的自重和施工荷載,進而保證整個工程受力平衡,減少安全風險,節約施工成本,提高高層建筑轉換層質量,進而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
3.2 鋼筋施工技術
在工程施工中,將鋼管支撐系統作為承力結構,以提高施工質量。具體操作如下:梁底模施工完成后,在底梁的上方安裝鋼筋托架,之后將面筋按照主次上下的順序進行架設施工。鋼筋綁扎階段,主次鋼筋綁扎要一次成型,且按照工程的設計要求,將主梁上排鋼筋植入到柱內。在布置、綁扎階段,施工人員應將主梁面筋通長布置,并且將端支座位置處的面筋向柱內彎入,直至到達樓板表面。在梁柱的節點位置實施鋼筋綁扎施工時,要嚴格按照綁扎大樣施工圖進行施工,以保證施工的準確性。在接頭位置進行鋼筋綁扎施工時,施工人員要預留出插筋的位置,以此為后期剪力墻的暗柱鋼筋施工創造施工條件。
3.3混凝土施工技術
3.3.1施工準備
在混凝土進行施工前,應該準備好相關事宜。比如首先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需要時刻根據實際施工效果進行改進,因為施工方案是做好高層建筑施工的前提保障。另外,對于施工中的一些細節要多加考慮,比如做好混凝土的攪拌、搬運、保溫工作,時常對混凝土內部的結構溫度進行確定,及時調整施工方案,保障施工順利進行。最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科學合理的制定出工程質量高、安全指數高的施工方案。
3.3.2施工要點
在高層建筑轉換層實際施工過程中,有些方面需要格外注意,比如,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時,盡量在低溫條件下進行,最好以30℃為分界點,當大氣溫度超過30℃時,應該馬上采取降溫措施。還有在進行混凝土的配置時,應該熟練掌握住各種原材料用量的比例,還應該注意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最好不少于2分鐘。如果在運輸途中,出現混凝土離析、塌落等現象,需要重新攪拌混合,才能入模澆筑。
3.3.3混凝土澆筑要點
混凝土在澆筑時一般有三種澆筑方案,各有其特點、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在實際的施工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混凝土澆筑方案,科學合理的進行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提高工程質量。
(1)全面分層。全面分層指的是將混凝土澆筑層進行分層,然后當澆筑的第一層混凝土還沒凝固時,就進行第二層混凝土澆筑,同理,一直到所有澆筑層澆筑完成。這種方案比較適用于平面面積不大的高層建筑施工使用,易于操作。(2)分段分層。這種澆筑方案在施工時要從底層的一端入手,進行到一定距離后在進行第二次澆筑,以此類推,比較適用于面積較大、長度較長、厚度較薄的工程使用。(3)斜面分層。在施工時,應該從底層開始,逐漸澆筑上移,這就是斜面分層。
結語:
轉換層結構是承接房屋建筑上下部分的重要結構,其施工質量尤為重要,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施工,做好模板、鋼筋及混凝土等重要環節的施工,以此全面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梁兵強.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探究[J].低碳世界,2018(02):151-152.
[2]王寧寧.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04):29.
[3]王婧昊.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9(0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