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為有效改善水資源浪費與應用不合理的情況,其給排水系統的建設上,相關人員需加強對節水節能新技術的應用,優化給排水系統的功能。節水節能新技術是建筑行業綠色化發展的要求,有助于改變傳統施工技術下存在的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情況。基于此,本文就綠色建筑給排水節能新技術的運用進行詳細探究,以期為有關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給排水;節能技術;新技術運用
【中圖分類號】TU82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能源缺少問題已經是影響到全世界發展的嚴重問題,同時也是所有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在這一環境中,為了促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人們研究出了綠色建筑。而綠色建筑的含義,就是在建筑過程以及后期的使用過程中,通過運用多種先進的技術以及施工方法等降低對能源的需求,并且制定相關方案盡力減少建筑垃圾的出現,盡量降低建筑對環境的有害影響。其中,給排水節能新技術是綠色建筑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的一種綠色建筑技術,建筑給排水節能也是建筑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環節。
2、研究價值
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體系當中,建筑行業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建筑工程體系當中,給排水的設計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眾所周知,現在正在建設的現代化建筑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以綠色環保為主體的新型建筑模式,給排水的設計在建筑節能方面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在綠色建筑給排水系統中應用節能新技術,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節能新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資源的浪費程度,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其次,伴隨著節能新技術的應用,建筑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建筑成本。還有,節能新技術有效避免了水資源的污染,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最后,新型節能技術的應用為建筑設計人員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參考依據,其在一定層面上引領建筑行業綠色健康的發展方向,是綠色建筑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之一。
3、綠色建筑給排水節能新技術的運用
3.1新型節能設備
過去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資源浪費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合適的節能設備,而應用新型節能設備能夠有效解決相關問題。管材和閥門是給排水施工中非常重要的設備,同時也幾乎是應用頻率最大的一種設備。當前,國內在建筑給排水施工過程中應用的管材和閥門通常都是一些比較普通的材質,防水、防腐的性能并不好,完全無法與當前的一些新型管材和閥門相比。應用普通材質的管材和閥門進行給排水施工,在施工完成投入使用后,很快就會出現一些腐蝕、老化等方面的問題,而對其進行維修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從而造成資源浪費。而應用一些優質的新型管材和閥門進行給排水施工,不僅能夠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而且還能減少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情況[1]。為了進一步推動其應用,國家應當對此提出一些硬性要求,并對其落實情況給予監督。另外,相關部門應當加快一些新型節水衛生設備的推廣,這樣也能起到節水節能的效果。
3.2水源二次利用
(1)中水利用。中水回用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建筑中對水的利用率,可以把生活中使用過的廢水進行有效的處理,然后再運用到其他方面的工作中,比如草地的灌溉以及道路灑水等,這樣可以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充分發揮水的作用,減少浪費。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生活會生產出很多廢水,而真正需要直接排放的除了廚房中的用水之外都可以在通過相關技術的處理之后應用到其他工作中,所以我們可以使用中水回用技術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達到節約資源的目標。(2)雨水利用。雨水也屬于一種自然資源,可以多次重復利用,但是需要專業的設備進行雨水收集工作,然后將收集到雨水資源運輸到給排水系統中,經過系統作用后的雨水可以用于農業灌溉或者是一些對水質量沒有過多要求的場所,比如廁所等。對雨水的利用是非常復雜的一個過程,從收集雨水到傳輸雨水,再到最后的處理都需要用到專業的設備進行,并且每一步操作都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范,而且要對完成處理的雨水進行相關檢測工作,保證水能夠達到國家要求的質量,然后正常投入使用,實現對雨水的利用。
3.3供水管道升級
節水節能新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漏水、設計不合理等問題,這導致管道和給水裝置的壓力較大,甚至出現管道開裂的情況,不僅對人們的正常用水造成影響,同時還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建筑施工人員需要實現對供水管道的升級。在對給排水系統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用水量的最大壓力值進行設定,從而確保供水管道的正常使用。在后期對管道進行檢修的時候,也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水源電器分布狀況對系統的水壓情況進行檢查,不斷對供水管道系統進行升級與改造。
3.4熱水系統節能技術
(1)利用太陽能加熱。太陽能作為一種常見的清潔環保能源,具有綠色無污染、永不枯竭可再生的特點。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利用其對水進行加熱來獲得熱水,比電、氣等加熱水的方式更加節能和環保,經濟效益十分明顯。太陽能熱水設備基本包括了熱管式和真空式兩種,集熱功能都比較高,保溫效果十分明顯,還可以進行自動化的運行工作。太陽能加熱無論是在操作性和環保性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優勢,維護和管理也比較方便,使用壽命長[2]。(2)利用其他自然熱源加熱。除利用常規太陽能加熱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自然熱源進行加熱,比如空氣源熱泵、風冷熱泵、水源熱泵、地源熱泵等技術。空氣源熱泵、風冷熱泵等具備節能、環保、設備應用率高、調控較方便等優點;水源熱泵具備節能、節省投資、安裝靈活、計量方便、運行穩定等優點;地源熱泵具備節能、環保、可分戶計量分期投資、一機多用等優點。這幾種技術形式均能較好地滿足節水節能工作需求,由低溫冷媒不斷吸收低品位熱能,并將其提升為可用的高品位熱能從而將冷水進行加熱,可以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用。
結語:
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綠色建筑逐步成為當前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建筑結構。而給排水作為建筑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為提高綠色建筑的整體效益,需加強節水節能技術的應用,實現各種水資源的有效回收與利用,發揮水資源價值,滿足基本的用水、節水需求。
參考文獻:
[1]王燕翔.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19):44.
[2]張鈴淋.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應用[J].中華建設,2019(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