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現階灌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面臨著各種難題,為了更好的完成水利基本建設,在實際建設期間,要做好問題分析,從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灌區農田水利設施,更好完成灌溉,提高農業產量。
【關鍵詞】灌區;基本建設;農田;水資源
農業發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都需要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支持。但是,從現階段我國農業水利基本建設整體情況來看,存在問題較多,因此,為了更好滿足農業生產期間在用水方面的需求,保證農作物健康生長,要加強對其的探討。
1、建設灌區農田水利的意義
建設農田水利是促進我國農業快速發展的一項關鍵措施,做好該項作業意義重大,體現在多個方面,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1.1調配水資源
建設水利工程可以通過更加合理方式調配水資源,減少由于滲漏原因而引起的水資源浪費問題。依據灌區農業實際情況,采取科學方式對水資源進行調配,提高水資源利用率[1]。
1.2滿足灌溉需要
農業灌溉期間,建設水利工程可以大幅度減少水資源運輸期間發生的滲水問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確保灌區農業用水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此外,可以避免由于水資源不足原因,對農業生產造成不良影響,保證農作物能夠得到充足水資源,健康成長。
1.3 促進農業發展
現代農業發展和產業機構升級都需要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建設灌區水利工程時,要利用合理方式,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作業,保證農業生產期間需水量正常,進而促進當地農業發展,同時,也為當地產業結構科學調整,以及升級營造有利條件。
2、建設農田水利面臨的關鍵問題
2.1 資金籌集難度大
建設農田水利面臨的一項重大難題就是資金不足,我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主要主要是國家與地方投資,而且的依靠群眾籌集相結合方式獲取,資金籌集難度大體現在多個方面,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正因為資金籌集過程中面臨著表1中的各項難題,同時,缺少資金投入固定渠道,因此,資金嚴重不足。
2.2 資金管理存在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許多農村地區并為樹立正確的水市場觀念,對于水利市場中租賃、設施建設等各項內容認識不全面,積極性差,各項設都出與無序管理狀態,主體模糊,責任劃分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完善,群眾對于設施的愛護和保護意識淺薄,經常會出現人為破壞問題,常見的破壞行為如表2所示。
2.3 建設問題
建設工程期間,人員對于問題的考慮不夠全面,未全面考慮社會效益和開發效益,工程建設過于隨意和盲目[2]。建設工程時規劃不周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混亂,效率低,工程整體建設進度緩慢,經常出現專家參與不足,水利工程人員缺少等各項問題,同時,許多區域建設的水利工程并不符合當地需求,這就導致最終建設的水利工程,難以發揮出應有作用[3]。
2.4 缺少健全的養護制度
從我國農業發展情況來看,許多區域進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時都存在重硬件、輕改造問題,許多區域在建設農田水利時,都是進行大規模建設與擴建,但是,對于已經完成建設的設施的養護和改造不夠重視。除此之外,在水利預報測報自動化,以及信息軟件等方面投入明顯不足。多數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費用都來自水費,但是,因為部分區域水費收取難度大,這也就加大了水費管理難度,設施維護費用無法得到落實,導致的采用的農用水利設施養護作業面臨著較大困難,這也就給農業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
3、解決農田水利建設問題的合理措施
農村水利是農業基礎設施中的重點內容,雖然現階段我國農村水利共工作開展期間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個人和各級部門在實際工作期間,都必須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4]。農村水利工程建設作業人員,要保持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最大程度應用上級政策,做好農村水利建設工作。
3.1 做好水權市場管理體制改革
改革產權制度是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制度進行改變的核心內容,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就是正確認識多年來我國農業發展情況,而建設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水利基礎設施,并且要對水利工程的具體歸屬問題進行科學處理。具體作業開展期間要做好以下幾項作業:
(1)政府部門需要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產權加以明確的,在該基礎上,對各項設施進行更新與維護,具有產權政府部門要將灌區改造為國家控股公司,而且要賦予灌區管理權,同時,要開展不同類型經營方式,進而提高經濟收入。
(2)政府部門要適當加強水權制度,加快水權市場構建與形成,這可以使農民不僅具有的土地長期應用權限,而且對于農民從事長期農業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進而將建設基礎農業設施與提高農民經濟收益統一起來,進而提高農民參與到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意愿。
3.2 為水利建設提供穩定資金
國家政府部門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時要適當增加資金投入,適當增加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資金投入。針對完成安排的各種農田水利建設,要從實際情況入手,做好統籌協調,對各項資金進行適當整合,以免出現重復現象[5]。各級地方政府在工作開展期間,要由于承當建設農田水利建設財政預算和投資,進而形成一個合理規模農田水利工程。
3.3 做好工程監管
健全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科學規劃工程建設,確保施工有質,管理有度,構建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且還要建立一套健全質量監督體系,確保水利工程建設作業透明,最終建設的工程質量能夠達到應用要求標準。工程監管人員必須具有經驗、實力,而且技術必須過硬,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最終質量,使其可以滿足應用需求。在確保工程整體質量能夠達到要求標準基礎上,提升各項資金利用率,避免工程建設出現腐敗行為。
3.4 推進水利站改革
加強水利站改革推進,要認識到的農田水利站建設中水利站起到的作用,對水利站起到的作用進行明確。確定水站隸屬關系,盡量采取“條為主,條塊結合”制度進行管理,這不僅能夠調動鄉鎮人員在工作期間的積極性,而且也能夠實現對水資源的統一管理,使水利站經費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我國水利站部門主要提供公益性質服務,因此,工作經費應當納入財務預算,科學定崗確保能夠留住人才,進而為我國水利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結語:
總而言之,加強農業灌溉區域農田建設意義重大,因此,在日后工作開展期間,要正確、全面認識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依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對問題進行處理,進而提升灌區農田樹立建設整體水平,為我國我國農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樊軍惠.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11):58+60.
[2]周曉鋒.農田水利工程設計中的質量控制探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7):308-310.
[3]畢憲春,畢宇燾.節水灌溉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的重要性和創新應用[J].四川水泥,2019(07):103.
[4]譚延玲.在新形勢下加快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43(11):14-15.
[5]本刊記者.創新體制機制 強化法治保障 深入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J].水利天地,2014(12):1.
作者簡介:
劉衛豐(1978-),男,漢族,湖南漢壽,本科,工程師,主要研究灌區基本農田水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