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時衛 張澤俊 金朱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延續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52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均2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延續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再次就診率和再次住院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有效改善預后,值得推廣。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延續性護理;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57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137-02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導致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呈現出逐漸增高的趨勢。該病可見于各年齡段,尤其以30~40歲人群多發,患者常表現出腹痛、腹瀉、高熱、便血等癥狀。該病具有治療周期長、易反復、可引發多種并發癥等特點,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臨床一般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會給予患者合理的護理干預,以便提高治療效果。基于此,文章分析研究了延續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52例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6例。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齡27~54歲,平均年齡(39.56±2.18)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2.63±0.48)年;研究組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齡28~55歲,平均年齡為(40.12±2.07)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病程(2.59±0.54)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納入標準:均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相關診斷標準、無認知障礙。排除標準: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愿參與此次研究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內科對癥治療,并在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出院后采用常規護理,內容主要為:與患者積極溝通,進行常規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潰瘍性結腸炎的誘發因素、注意事項和治療方法,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定期隨訪掌握患者康復情況。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出院后采用延續性護理,內容主要為:①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明確小組各成員的責任。對所有成員進行延續性護理相關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延續性護理的認識,并熟練掌握護理技能和溝通技巧。②通過與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一般資料,根據資料制定有針對性的延續性護理方案。③通過指南手冊、視頻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和家屬掌握藥物副作用、復查腸鏡和預后等事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重視程度。④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對于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患者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讓患者切身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和支持,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⑤護理人員定期隨訪,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導患者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叮囑患者要保證合理的營養物質攝入,盡量不要攝入有刺激性的食物,要按時服藥,每日進行適量的運動,強化患者的健康意識。⑥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要耐心并仔細地解答,消除患者的疑慮。
1.3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均于出院后10個月進行隨訪,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預后情況。其中,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分,各項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涉及數據資料均選用SPSS18.0系統軟件分析;( )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并用χ2檢驗;P <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
結果表明,研究組1例出現并發癥(3.85%),對照組4例出現并發癥(15.38%),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χ2=9.658,P<0.05);研究組2例再次就診(7.69%),對照組7例再次就診(26.92%),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χ2=8.243,P<0.05);研究組無再次住院,對照組4例再次住院(15.38%),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χ2=17.065,P<0.05)。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治療周期較長,可反復反作,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延長至整個結腸,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因此,臨床對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給予針對性治療的同時,會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以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延續性護理模式是一種持續的護理,貫穿整個護理過程,確保患者出院后可以繼續接受連續和協作性照護[2]。
延續性護理可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持續性了解,通過患者病情的變化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和指導,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丁紅霞研究指出[3],延續性護理可顯著提高炎癥性腸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再次就診率和再次住院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有效改善預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丹.延續性護理應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價值分析[J].健康必讀,2019,(22):242-243.
[2]??? 徐程英.延續性護理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3): 132-133.
[3]??? 丁紅霞.家庭延續護理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3):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