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巖 張童 齊曉明
職業能力是學生進入社會的一個必要的能力,但是這個能力是需要進行培養和學習的,而電子商務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重視不夠,對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不突出,所以我們有必要對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進行改革,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的普及,電子商務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之中,電子商務帶動著多種產業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滿足對基于職業能力需求的實踐能力培養,但是目前很多學校對這方面的認知不足,在教學模式上存在對理論培養過于重視,而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足的問題,所以我們有必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培養出一批具有扎實的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電子商務人才創造條件。
二、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不平衡
很多院校在教學中存在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在課程安排中,理論課程遠遠多于實踐課程,這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可能懂了一堆理論知識,但是難以用于實際之中,無法實現理論到生產的轉換,無法滿足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要求。現行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在于傳播知識而不是技能,教師模式化的向學生傳遞知識,學生僵硬的吸收或放棄,枯燥的理論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越來越無心學習,無法做合格的畢業生。有些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不強,所以難以勝任實踐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對實踐教學就會一帶而過,沒有進行一個深入的講解,學生對實踐的理解不夠深入,教師在講解時,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降低。
(二)實踐教學與社會需求不適應
在電子商務實踐教學中,很多實踐課程與社會需求是不適應的。很多實踐課程只是在實驗室里面進行,且很多學校的實驗室設備陳舊、質量差,很長時間沒有進行更新,不能滿足人才培養需要。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很多在實驗室里面進行的教學,都只是按教材上面進行按部就班,然后進行一個機械的實驗流程,不能進行創新性的實驗探究。在實踐教學中,很多知識學生接觸不到,由于實踐教學比較慢,一個實驗可能就會花費一節課來進行講解,加上實踐課程的課時本來就比較少,導致很多知識沒有時間來傳述給學生,這就會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獲得比較全面的知識體系,就無法滿足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
(三)實踐基地與應用型師資不足
多數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校企合作,但目前校企合作的形式比較單一,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合作的水平還不高,只是停留在頂崗實習層面,缺乏校內外職場化和實踐鍛煉的環境,也制約了實踐教學效果的提高。在實踐基地的建設與合作上的不足,導致學生沒有獲得一個體系性的培養,缺乏實踐性的鍛煉。
很多電子商務教師沒有實踐經驗,缺乏對應用型師資的引入,導致電子商務專業缺乏應用型師資,這就會導致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較低,師資力量無法滿足對實踐教學的教學要求,影響實踐教學效果,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存在空洞。
三、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一)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重視,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要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重視,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很多院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足,實踐課程安排的課時較少,這不利于對電子商務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所以要提高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增加實踐課程的課時安排。在進行實踐教學中,要注意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可以把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結合起來,把理論教學融入到實踐教學之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如果單純的講理論,很多學生會覺得很枯燥,但是把理論融入到實踐教學之中,學生就會覺得有趣得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知識的記憶也會更深刻。
(二)以職業能力為本位進行實踐教學
職業能力是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中進行突出和強調的,因為沒有任何人一生下來就具有某種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是需要后天的學習和鍛煉才能夠養成的。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需要學校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一個系統性的培養,在教學中要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在職業能力培養時,要注意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實踐課程在設置時,要與現在的社會需求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能夠解決現在的實際問題,要從實際出發,對當前的實例進行剖析,強化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三)提高應用型師資力量
很多院校存在應用型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而師資力量對教學效果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所以要提高應用型師資力量水平。一方面可以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培訓,可以讓教師去企業中進行鍛煉,提高教師的實踐的能力,鼓勵教師參加職業資格考試,比如注冊會計師、審計師和經濟師職業資格證書等。另一方面要引進應用型的教師人才,可以與企業合作,讓企業中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人才在學校中擔任講師,對學生與教師進行培訓。學校還要鼓勵教師與學生積極參加比賽,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在比賽中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
(四)利用項目教學法
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中,項目教學法是以某一個真實的案例為基礎,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際案例加深對電子商務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從而提高學生的電子商務知識水平。利用項目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但是在進行項目教學法時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項目教學法應該采用具體的項目來進行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選擇幾個具體的案例來進行講解,對這個項目的好壞進行評點,哪里可以進行改進等方面進行解說;第二,當讓學生自己進行設計項目時,要注意讓學生自己進行設計,教師只能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當學生設計完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項目設計進行點評,找出學生的不足和優秀之處,進而來提高學生的項目設計水平。
(五)結合自身實際,提高教學質量
不同地方具有不同地方的特色,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地方特色來打造學校的教學特色,培養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子商務人才,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另外由于電子商務實踐性較強,覆蓋的面較廣,可以采用多學院聯合培養的模式。建立以雙師型模式為核心,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多方監督評價為途徑,各方反饋為成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有利于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起雙師型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有利于培養一批創新型的人才。
(六)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實踐平臺
基于現代化發展背景下,我國教育學界指出,政府等部門必須全程主導學生的實踐教學,加強與社會企業之間的交流,構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教學機制,實現校企化的合作體系。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由于政府部門和教育體系改革,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學校之間的關聯逐漸弱化,彼此之間的統籌協調部門和制度機制出現缺位。再加上從根本上來講,學校與企業兩者有著差異性的目標,在以往實施的校企合作教學當中,往往突出了實訓基地為核心,企業處于被動參與意識等問題。為了能夠切實培養電子商務學生的職業能力,在學校進行校企合作過程中,就應該保證兩者實現深度的融合,改變過去校企合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其中,政府等部門應該加強導向作用,不斷推出一系列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機制等條例,強化行業組織在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標準制定和實施方面的作用,重視企業在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方案制定、教學實施和績效考評等方面的參與,由此一來,才能夠避免之前淺層次校企合作問題出現的基礎上,致力于共建園區模式、職集團等模式的建設之中,推動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的基礎上,自然也是做好電子商務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工作的關鍵。
(七)采取多維度的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整合職業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迎來了飛速發展時期,而當前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素質過硬的人才,更對其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而從學生視角下進行分析,要想保證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盡快的適應工作需求,以及崗位臨時變動,此時就需要保證學生具備極高的職業能力,這才是學生更好成長的重要保證。基于該點目標下,首先,在進行學生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將重心放在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當中。人與人之間只有保持良好的交流,定期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圍繞教材當中的內容,結合實際的專業能力訓練工作制定針對性的教序方案。比如,基于電子商務系統開發課程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項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也能夠在訓練中保證學生學到專業知識。首先,教師可以先圍繞教材當中的內容,事先為學生構建針對性的模擬環境,合理的應用B2C、B2B、B2G、C2C等商務網站的開發。同時,學生也可以從自身對項目的理解之上,記住自助式學習模式,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希望自身能夠對教師安排的任務高質量的完成,在此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問題也可以上網,甚至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等,致力于自身實踐水平提高當中,為今后更好的就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基于職業能力需求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提高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提高實踐課程的開設課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是要注意提高師資水平,特別是應用型師資的培養和引進;其次是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來促進學生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特色辦學。總的來說,要進行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改革,需要我們從多方面來入手,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一批社會需要的電子商務人才。
(作者單位:青島黃海學院)
課題項目: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基于微學習的微課程教學模式應用研究(YC2019084);山東省教育廳教改課題: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制度實施研究--以青島黃海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為例(2017168);校級課題:教育3.0背景下卓越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hhxyjg1803);青島黃海學院優秀教學團隊(未來商業與數字經濟教研團隊)建設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