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海龍 胡丙濤


[摘要] 目的 觀察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在康復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菏澤第三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實習生70名,基于系統(tǒng)抽樣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5名)行傳統(tǒng)實習帶教方法,觀察組(35名)行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對帶教效果進行觀察。結果 在理論考核成績總分(康復計劃制定、康復功能診斷、功能評估、物理治療、實施運動療法要點、康復目標制定)和操作技能成績總分(物理治療、功能評估、交流能力、問題判斷、解決能力、基本動作)方面,觀察組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滿意度方面,觀察組(94.29%)比對照組(74.29%)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85,P=0.022)。結論 康復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實習帶教過程中,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考核成績,同時能夠讓學生更加滿意臨床帶教方法,值得采納與推廣。
[關鍵詞] 人才培養(yǎng);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康復醫(yī)學;帶教
[中圖分類號] R-4;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9(b)-017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CP combin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raining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al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0 inte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eze City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35 people) underwent traditional internship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 people) PBL-CP combined teaching method to observe the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scores of theoretical assessment scores(rehabilitation plan formulation, rehabilitation function diagnosis, functional assessment, physical therapy, implementation of exercise therapy points, recovery goal formulation) and operational skills scores (physical therapy, functional assessm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problem judgment, in terms of solving ability and basic movem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erms of satisfac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4.29%)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4.2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5.285, P=0.022).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and teaching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alents, the application of PBL-CP combined teaching method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assessment results, but also make students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worthy of adop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Personnel training; PBL-CP combined teaching metho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eaching
康復醫(yī)學是一門新型的學科,該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疾病譜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疾病導致的致殘率不斷提高[1]。為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康復醫(yī)學行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特別關鍵,同時也是開展臨床教學的重點。康復臨床實習帶教期間,教師需要有效結合臨床實踐與理論知識,同時對學生實踐技能與思維應變能力培養(yǎng)[2]。PBL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有效的教學方法,其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中,該方法更加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擺脫了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3]。臨床路徑(CP)是一種管理模式,其可以有效管理單病種診療質量。據(jù)有關資料顯示,結合其他教學方法與CP,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提高[4]。該文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該院的70名康復醫(yī)學科實習生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在康復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康復醫(yī)學科實習生70名,基于系統(tǒng)抽樣法分為兩組,各35名。對照組中,男、女分別有10名和25名;年齡18~24歲,均值(22.13±0.23)歲。觀察組中,男、女分別有12名和23名;年齡18~25歲,均值(22.19±0.25)歲。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腦卒中偏癱為例對照組行傳統(tǒng)實習帶教方法,自實習生進入該科室開始,帶教教師根據(jù)大綱要求開展臨床實踐帶教。觀察組行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詳情如下:①教學臨床路徑的制定。以學生不同時期學習內(nèi)容和實習大綱為依據(jù),同時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神經(jīng)康復學組織制定的《腦卒中康復臨床路徑》指南,組織帶教教師學習和培訓,并統(tǒng)一制定康復臨床路徑表單。②實施聯(lián)合教學法。向實習生分發(fā)“腦卒中康復臨床路徑表單”,以腦卒中各個階段功能障礙特點、臨床表現(xiàn)和康復治療流程為依據(jù),明確問題,具體有康復治療期間注意事項等。要求實習生按照預留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腦卒中偏癱康復CP步驟。將實習生劃分若干小組進行探討,在帶教教師的帶領下對預留問題有效回答,由小組其他成員負責糾正和補充,帶教教師以探討結果為依據(jù)總結、歸納,進一步講解腦卒中偏癱復診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以便實習生能夠及早學習。實習生需要根據(jù)腦卒中康復臨床路徑需求進行,帶教教師需在一旁指導和演示,同時融入到康復診療中,分析診療期間患者存在的問題。
1.3 ?觀察指標
對考核成績和滿意度進行對比。考核成績指標包括考核成績與操作技能成績,分值越高,說明學習效果越好。滿意度[5]:分值總計100分;取值在80~100分,代表滿意;取值在60~79分,代表基本滿意;取值在60分以下,代表不滿意。(總例數(shù)-不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滿意度。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取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成績
觀察組理論考核總分與操作技能考核總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康復醫(yī)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涉及內(nèi)容較多,包括康復醫(yī)學專科知識、基礎學科及臨床有關學科等。所以實踐期間,要求臨床醫(yī)師不僅要了解疾病發(fā)病過程,同時也要評估不同階段功能障礙狀況,并制定科學、規(guī)范的治療方法。盡管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及早掌握、了解康復醫(yī)學理論知識,但是因為“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受到限制,使得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受到阻礙[6]。學生問題解決、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與臨床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據(jù)有關資料顯示,傳統(tǒng)教學方法并未關注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tài)[7]。
PBL教學法是一種源于1986年的教學方法,其深受醫(yī)學教育人員的關注。近年,該方法逐漸應用于醫(yī)藥院校中,效果明顯。PBL教學方法的中心集中在問題方面,在問題的基礎上,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討論并解決,在此期間,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問題解決和分析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8]。但是該方法對學生有著較高的要求,因為學生所學知識有限,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推廣期間會遇到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學生通常無法自行解決,需要教師幫助,從而達到學習目的。PBL教學方法與其他方法融合是一種新型的方法。CP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其在臨床教學中滲入了CP管理理念,利用診療平臺構建方法可協(xié)助學生形成相對完善的臨床知識結構,進一步認識診療活動,同時進步一步了解、掌握醫(yī)學知識,促進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結合PBL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具有優(yōu)勢互補的特點。PBL-CP聯(lián)合教學方法主要圍繞學生開展,其擺脫了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單純講授的模式。結合理論,讓學生根據(jù)疾病CP思維認識腦卒中偏癱康復進程等,同時利用預留問題開展分組討論,監(jiān)督學生進一步剖析病案,并對其臨床思維能力、技術診斷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進而形成規(guī)范、標準的思維模式,避免資源浪費。由實驗結果分析,在理論成績與操作技能成績方面,觀察組均比對照組高(P<0.05),可見,PBL-CP聯(lián)合教學方法可協(xié)助學生深入理解、記憶理論知識,促進病案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加強對自主學習的認識,同時對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
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盡管具有許多優(yōu)點,但是臨床開展期間依然存在一定問題,具體如下:教師資歷存在差異;學生缺乏豐富的臨床知識,知識接受能力不同;疾病變化程度不同,進而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該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帶教教師進一步豐富理論知識,從而促進自身診療水平的提高。除了作為一名優(yōu)秀、合格的知識傳播人員,同時也要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啟發(fā)、引導和規(guī)范,根據(jù)學生具體狀況開展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利用醫(yī)療資源定期組織疾病學習,并開展講座,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與此同時,對于某種疾病康復期間存在的變異,教師需要對變異原因進行分析,并指導學生如何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
PBL-CP聯(lián)合教學方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主要圍繞學生開展,而且該方法擺脫了傳統(tǒng)授課方式,學生不再只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在思考問題的同時,進一步認識和掌握疾病知識,與此同時,由帶教教師負責制定康復方案,同時留置問題,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探討,從而增強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
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在康復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中應用效果明顯,其比傳統(tǒng)帶教方法效果更優(yōu),原因如下[9]:首先,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不僅可以將帶教教師指導工作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參與感的提高。這一方法將現(xiàn)階段理論教學發(fā)展趨勢展現(xiàn)出來,不僅將教師指導作用發(fā)揮出來,與此同時,關注圍繞學生開展的教學理念。其次,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結合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讓學生切身參與到康復醫(yī)學實踐當中,改變了傳統(tǒng)被動參與方式,而是進行主動學習,增加了學生實踐機會,而且該方法有效結合了實踐內(nèi)容與理論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踐中。最后,PBL-CP聯(lián)合教學方法以傳統(tǒng)教學方法為基礎開展,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開展教學,可協(xié)助學生明確自身不足,從而提高學生自身交際能力[10]。
綜上所述,康復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實習帶教過程中,PBL-CP聯(lián)合教學法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考核成績,同時能夠讓學生更加滿意臨床帶教方法,值得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超男,葛艷.微信平臺聯(lián)合PBL教學法在手術室?guī)Ы讨械膽眯Ч鸞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9,25(12):1471-1473.
[2] ?李昱潔,周婷,張建瑜,等.PBL結合LBL教學法在心血管內(nèi)科規(guī)培護士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 38(15):2316-2317.
[3] ?崔樂樂,裴冬梅,盧金婧,等.基于微信平臺PBL+TBL教學法在全科醫(yī)學實習帶教中應用效果研究[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7(4):715-719.
[4] ?劉志芳,支晶晶,李翠霞.目標教學聯(lián)合階梯式考核法在肝膽外科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2):3131-3134.
[5] ?李敏,張帆,王勤,等.PBL結合情景教學方法在血液凈化帶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9,26(11中旬刊):163-165.
[6] ?周麗華,方家敏,程霞,等.案例教學法在檢驗科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16):21-24.
[7] ?史大寶,吳綺,王芳.LBL聯(lián)合PBL教學法在呼吸內(nèi)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4):167-170.
[8] ?程萍,郭敏,姚莉.情景模擬聯(lián)合PBL在急診科護理實習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5):497-501.
[9] ?周金,劉丹,都達古拉,等.PBL聯(lián)合臨床路徑在普外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9,26(12):188-190.
[10] ?張麗娟,顧逸君,張杰,等.聯(lián)合教學方法在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18,38(2):237-241.
(收稿日期: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