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 李世金 王川
摘 要:研究常規3次采收(4-4-4片)、2次采收(5-5片)和1次采收(8片)等不同煙葉采收次數對煙葉質量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常規3次采收,煙草葉片生長較正常;2次采收、1次采收,煙草葉片出現“生長稍旺”和“生長過旺”的現象。綜合煙葉長勢和采收成熟度來看,隨著采收次數減少,“長勢偏旺、過旺”和“采生、采過”的幾率增加;隨著采收次數和留葉數的降低,煙葉產量、產值呈現降低趨勢。云煙97的2次采收產量、產值、上等煙比例均高于常規3次采收,說明一定程度減少采收次數可以保證烤煙的產量、產值以及上等煙比例;對于云煙87而言,2次采收和1次采收的煙葉外觀質量優于常規3次采收,說明減少采收次數可以保證烤煙的外觀質量。
關鍵詞:烤煙;采收次數;煙葉產質量;皖南煙區
中圖分類號 S57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22-0042-05
烤煙是一種以收獲葉片為主的經濟作物,打頂后葉片自下而上依次成熟、采收。采摘葉片對煙株是一種傷害脅迫[1],會改變煙株代謝,在自下而上收獲葉片過程中,不同的采收次數對煙株造成的傷害刺激不同,從而影響中上部葉的質量。煙葉碳氮代謝是煙葉生長發育和產量、品質形成過程中最基本的代謝過程,與煙葉品質關系密切[2]。已有研究表明,減少采收次數能夠提高工效、增加產值,降低上部煙葉的煙堿含量,影響上部葉碳氮代謝及衰老進程[3-6]。
皖南煙區是安徽煙葉主產區,戶均種植規模達到5.5hm2。在皖南煙區,一般每次采收煙葉3片左右,上部4~6片成熟一次性采收,烤煙采烤次數以3~4次最為常見。但是,多數試驗的采收次數設置均在3次及以上[3-6],關于1~2次采收次數的試驗未見報道。為實現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筆者開展了不同采收次數對煙葉產量、質量及效益的影響試驗,以為煙葉機械化采收和煙葉品質提升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煙草品種:云煙97、云煙87。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計3次采收、2次采收、1次采收3種不同采收方式,共3個處理。CK:常規3次采收(4-4-4片),采收12片;株行距45cm×120cm,栽煙18525株/hm2,留葉數12片,留葉片數222300片/hm2。T1:2次采收(5-5片),采收10片;株行距45cm×120cm,栽煙18525株/hm2,留葉數10片,留葉片數185250片/hm2。T2:1次性采收,采收8片;株行距45cm×120cm,栽煙18525株/hm2,留葉數8片,留葉片數148200片/hm2。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 農藝性狀 平頂期(移栽后65d左右)在每個小區選擇10株代表性植株,測定株高、節距、莖圍、葉數、上中下3個部位葉片長和寬。
1.3.2 采收成熟度合格率 各處理每次采收煙葉時,分別統計欠熟煙葉、適熟煙葉及過熟煙葉占比。
1.3.3 煙草經濟性狀 煙葉成熟后各處理單獨綁竿、單獨烘烤、單存、單放、單收,烤后統計各處理等級比例、重量;計算各處理煙葉的產量、均價、產值、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
1.3.4 煙葉外觀質量 根據烤煙國標(GB2635-92),并參照上煙項目外觀質量量化評定標準,選成熟度、葉片結構、身份、油分、色度、葉面組織、柔韌性、光澤度7項進行評價打分,并根據煙葉質量狀況綜合評價。
1.3.5 煙葉常規化學成分 將各處理煙葉樣品切成煙絲,混勻;選取少量煙絲磨成粉末,用近紅外光譜儀檢測其常規化學成分,具體包括淀粉、煙堿、總糖、還原糖、總氮、鉀、氯、pH。
2 結果與分析
2.1 采收次數對煙葉平頂期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1可知,2次采收(T1)株高最高,其次為常規3次采收(CK),1次采收(T2)最低;常規3次采收(CK)葉數最多,其次為T1(2次采收),1次采收(T2)最少;1次采收(T2)莖圍最大,其次為2次采收(T1),常規3次采收(CK)最低;1次采收(T2)節距最大,其次為2次采收(T1),常規3次采收(CK)最低;1次采收(T2)腰葉長、腰葉寬、頂葉長、頂葉寬最大,其次為2次采收(T1),常規3次采收(CK)最小。由此可見,常規3次(4-4-4片)采收煙草葉片生長較正常,2次采收(5-5片)、1次采收(8片)煙草葉片出現“生長較旺”和“生長過旺”的現象。這是由于受項目啟動時間的影響,采收次數試驗設計時施肥量和移栽密度(行株距)均已確定,因此單純地減少采收次數和留葉數容易導致煙草葉片出現“生長較旺”和“生長過旺”的現象。
2.2 采收次數對煙葉成熟度合格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隨著采收次數的增多,適熟煙葉占比增加,常規3次采收(CK)各部位的適熟煙葉占比最大,1次采收(T2)處理較難兼顧中部和上部的成熟度,中部過熟、上部欠熟比例均較大,2次采收(T1)處理中第1次采收的欠熟、過熟比例和第2次采收的過熟比例均較高。綜合煙葉長勢和采收成熟度來看,采收次數越少,“長勢偏旺、過旺”和“采生、采過”的幾率越大。1次采收(8片)和2次采收(5-5片)煙葉采收成熟度合格率均在80%以下,說明采收次數(留葉數)減少時更應該注重對煙葉采收成熟度的把控。尤其值得關注的是,1次采收(8片)情況下,中部過熟、上部欠熟比例均較大,很難兼顧中部和上部的成熟度。因此,從煙葉成熟度把控角度考慮,建議重點研究2次采收的可行性及其推廣價值。
2.3 采收次數對煙葉經濟性狀的影響
2.3.1 云煙97 由表3可知,滬皖示范園中,常規3次采收(CK)產量、產值、上中等煙比例均高于1次采收(T2),但其均價、上等煙比例、中部上等煙比例均低于1次采收(T2);鄂皖示范園中,2次采收(T1)產量、產值、上等煙比例、上部煙比例均高于常規3次采收(CK),但其均價、中部上等煙比例均低于常規3次采收(CK)。云煙97的2次采收(5-5片)處理烤煙的產量、產值、上等煙比例、上部煙比例高于常規3次采收(4-4-4片),說明減少采收次數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烤煙的產量、產值以及上等煙比例,可為減少采收次數、提高煙葉機械化采收程度以及提升煙葉品質提供一定的參考。
采收過程對煙株生長是一種傷害脅迫,損傷激活了煙株抗氧化防御系統,隨著損傷次數的增加,上部葉抗氧化酶系統活性降低,對煙株造成的損傷脅迫打破了活性氧產生和清除的動態平衡,氧化脅迫加重[7]。同時,采收次數增加還會導致上部煙葉開片差、煙堿含量高等問題,進而制約上部煙葉的可用性[8]。煙株受損刺激即可產生次生代謝產物煙堿[9]。與常規3次采收(4-4-4片)相比,云煙87和云煙97的1次采收(8片)煙葉煙堿含量明顯降低,說明適當減少采收次數會降低煙葉煙堿含量。在4~7次采收次數范圍內,煙株根系傷流液中煙堿含量隨著采收次數增加呈指數增長[6]。由此可見,采收損傷刺激對煙株根系煙堿合成具有累積效應,采收次數越多,烤后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增幅越大,感官評吸刺激性越強。因此,降低采收次數對降低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華山,田效園,韓錦峰,等.煙草對機械傷害的響應[J].中國煙草科學,2009(3):66-70.
[2]史宏志,韓錦峰,劉國順,等.烤煙碳氮代謝與煙葉香吃味關系的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1998(2):56-63.
[3]丁福章,王發鵬,鄭登峰,等.發酵餅肥與減少采收次數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1(6):43-45.
[4]張永春,邱昆鵬,趙新峰.鮮煙采烤次數減少對煙葉產質的影響[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2):73-74.
[5]范雄,曹志強.烤煙不同采烤次數對煙葉等級結構和工業可用性影響的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24):13-15.
[6]孫光偉,陳振國,趙環宇,等.采收次數對上部煙葉碳氮代謝及產質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8,39(6):61-68.
[7]Zhao J,Li L,Zhao Y,et al. Metabolic changes in primary,secondary,and lipid metabolism in tobacco leaf in response to topping[J].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8,410(3):839-851.
[8]王濤,賀帆,徐成龍,等.提高烤煙上部葉可用性技術的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學報,2011,42(9):1127-1131.
[9]石秋梅,陶芾,李春儉,等.機械損傷對烤煙植株氮素吸收及體內煙堿含量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7,13(2):292-298.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