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沈國榮 王永 包健安



摘 要 目的:為實現醫院中心藥房的智能一體化管理提供參考。方法:介紹我院智慧中心藥房管理模式的建設經驗,包括采用信息化手段,引進自動化設備,對中心藥房進行合理布局;優化工作流程,建立一體化管理模式等。從我院醫院信息系統(HIS)中收集智慧中心藥房建設前(2016年)、建設中(2017-2018年)及運行后(2019年)我院中心藥房的工作量,包括注射劑醫囑數量、醫囑審核數量、PIVAS調配數量、口服醫囑數量、出院帶藥醫囑數量等;并計算各年度日均注射劑醫囑量、平均調配速度、病區送藥及時率、醫囑調配差錯等;統計我院智慧中心藥房運行前后的藥師排班情況;此外,每季度對我院中心藥房服務的39個病區的醫護人員進行滿意度調查,以評價智慧中心藥房管理模式的實施成效。結果:2016-2019年,我院中心藥房的工作量總體均呈上漲趨勢,日均處方量逐年增加,且2017-2019年顯著高于2016年(P<0.05);2018-2019年中心藥房的平均調配速度、病區送藥及時率、醫囑調配差錯數均顯著低于2016年(P<0.05)。中心藥房每日安排的調劑崗位藥師數量由2016年的22人減少至2019年的18人,節省了4人。4年間共計發放867份滿意度調查問卷,回收862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均在99%以上。病區醫護人員對中心藥房的工作滿意度較高,2016-2019年的平均滿意度分別為96.8%、98.4%、99.1%、99.1%。結論:我院建立的一體化智慧中心藥房管理模式,實現了住院患者用藥醫囑調配的信息化、自動化管理;合理安排不同職稱等級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還增加了藥學服務內容,拓寬了工作深度,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藥學服務質量。
關鍵詞 中心藥房;智慧藥房;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管理模式
ABSTRACT ?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central pharmacy.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intelligent central pharmacy management mode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troduction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the rational layout of the central pharmacy, as well as the optimization of work flow,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etc. The workload of intelligent central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before construction (2016), during construction (2017-2018) and after operation (2019) were col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injection doctors orders, the number of doctors orders reviewed, the number of PIVAS deployment, the number of oral medical orders, the number of medical orders discharged with medicine, etc. The pharmacist schedul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intelligent central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was counted. The average daily quantity of injection prescription, average dispensing speed, timely delivery rate and dispensing errors were calculated. In addition, th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 in 39 wards of our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every quarter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ntelligent central pharmacy management model. RESULTS: From 2016 to 2019, the workload of the central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and the average daily prescription amount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average daily prescription amount in 2017-2019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in 2016 (P<0.05). Average dispensing speed, timely delivery rate and dispensing errors of central pharmacy during 2018-2019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16 (P<0.05). The daily number of pharmacists in dispensing posts in the central pharmacy was reduced from 22 in 2016 to 18 in 2019, with 4 pharmacists saved. During the 4 years, 867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86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was above 99%. The averag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 in the ward to the central pharmacy was high relatively, being 96.8%, 98.4%, 99.1% and 99.1% respectively from 2016 to 2019. CONCLUSIONS: The integrated intelligent center pharmacy management mode established in our hospital has realized the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c management of inpatient medication order dispensing;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he work contents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ith different professional titles can not only save the labor cost, but als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broaden the work depth, so as to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care.
KEYWORDS ? Central pharmacy; Intelligent pharmacy; PIVAS; Management mode
藥品調劑是醫院藥學服務的基礎,也是醫療服務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調劑工作的質量水平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用藥安全與生命健康。我院中心藥房是醫院藥學部下屬的負責住院患者的處方審核、藥品調劑供應和臨床藥學服務的部門,由住院藥房和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組成,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處方審核、非口服藥物的調配、口服藥物單劑量分包、出院帶藥處方調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以下簡稱“麻精藥品”)處方調配以及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管理工作,同時還承擔了病區備藥檢查以及合理用藥宣教等工作。由于我國PIVAS建設起步較晚,多數醫院在早期建造PIVAS時因受場地限制,往往選擇與住院藥房各自獨立運行的工作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設施和人力資源的浪費[1]。為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藥事管理和藥學服務要求,已有部分醫院陸續嘗試建設了一體化智能病區藥房,在降低藥品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藥學服務質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5]。我院中心藥房于2015年8月建成并投入運行,占地面積1 200 m2,負責全院39個病區共1 200張開放床位的住院患者的藥品調劑供應工作,日均調配靜脈輸液約3 200袋。2017年1月起,我院開始進行智慧中心藥房建設,于2018年1月正式改造完成,引進了一系列自動化設備,并構建了統一標準、規范的質量控制體系和工作流程,實現了藥品管理和調配全流程可追溯,既保障了住院患者的靜脈輸液集中調配工作的安全開展,同時兼顧了住院藥房的其他藥品調配功能,又能最大程度地節約醫院的人力及管理成本,為智慧化醫院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現將我院的相關經驗介紹如下。
1 我院一體化智慧中心藥房建設內容
智慧中心藥房的建設包括利用信息化手段、引進自動化設備以及在醫院信息系統(HIS)的基礎上進行智能化操作和管理軟件的設計與開發,整合優化工作流程,以實現中心藥房的智能一體化管理,高效利用人力資源和設施設備。
1.1 功能布局與硬件設備建設
我院中心藥房的設計集住院藥房與PIVAS的功能于一體,平面布局根據各區域的功能不同主要分為審方打印區、注射劑(針劑)調配區、口服藥物分包區、麻精藥品調配區、出院處方調配區、冷藏藥品區、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區以及物流運送區等,其他輔助區域主要包括更衣室、休息室、清洗間、耗材間、藥品脫包區以及藥品二級庫(輸液庫、陰涼庫)等。整個布局充分考慮了人流和物流的單向性,避免了物流交叉現象,使藥品調劑工作流程順暢。我院中心藥房平面布局與功能結構圖分別見圖1、圖2。
我院為智慧中心藥房的建設配備了相關的自動化設備,主要包括注射劑調配區的智能針劑柜和智能藥架,口服藥物分包區的單劑量口服藥物分包機和自動核對機,麻精藥品調配區的智能麻精藥品柜,出院處方調配區的盒裝藥快速發藥機以及配套的智能藥柜,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區的智能藥倉、智能擺藥小車、自動貼簽機、自動配液機器人以及成品輸液自動分揀機,物流運送區的智能化軌道物流傳輸系統和氣動物流傳輸系統等。
1.2 工作流程的優化設計
中心藥房的藥品調劑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用藥醫囑審核、注射劑調配、口服藥物分包、麻精藥品調配、出院帶藥處方調配以及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六大板塊,詳見圖3。
1.2.1 用藥醫囑審核 目前我院住院患者的用藥醫囑審核工作是基于審方軟件輔助的人工審核模式,住院患者的所有醫囑首先會經中心藥房審方中心的藥師進行審核,合格醫囑會通過信息系統傳送至住院藥房管理系統進行藥品調劑或PIVAS管理系統進行專項審核和集中配置,因此我院中心藥房采用的是審方中心的前置審核和靜脈輸液專項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兩套審方軟件相輔相成,但側重點各有不同:
(1)審方中心。審方中心負責住院患者的全部用藥醫囑的適宜性審核,由審方藥師根據患者的檢驗/檢查結果和疾病進程審核醫師處方的合理性,內容包括適應證、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和用藥方案等。審方工作由專科臨床藥師、通科臨床藥師以及部分經培訓的資深調劑藥師共同完成,每天配備5名專職藥師進行全醫囑審核。由于審方軟件數據庫需要進行定期更新與維護,因此我院藥學部還配備有專職信息藥師負責審方軟件數據庫的維護和信息工程相關問題的協調與解決。目前,我院中心審方的工作模式為人工審核與軟件輔助結合,即審方藥師負責工作日時段每天早8點至下午5點的醫囑審核,審方軟件將繼續自動審核藥師下班后至次日上班前的用藥醫囑,以保證全院醫囑的百分百審核率。此外,我院中心藥房還在全醫囑審核的基礎上開設了抗菌藥物專項審核,通過審方軟件將所有抗菌藥物醫囑發送給專項審核崗位藥師,由參加過省級抗菌藥物專項培訓的臨床藥師對抗菌藥物的用藥合理性進行審核。
(2)靜脈輸液專項審核。我院PIVAS主要負責調配長期醫囑中的靜脈輸液,因此PIVAS藥師還對通過審方中心前置審核的醫囑進行溶媒配伍適宜性的二次審核,對靜脈用藥的合理性進行重點把關,以提高我院靜脈藥物治療水平。由于審方中心軟件的相關規則的設置需要依據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同時也需根據臨床指南隨時更新維護,同種藥物針對治療不同適應證時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藥物濃度等特殊規則的設置也需要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補充,故隨著我院中心審方軟件規則維護工作的不斷完善,現有的PIVAS藥師靜脈輸液專項審核工作將逐步取消,與審方中心的審核工作進行整合,今后我院PIVAS藥師的工作重點將轉移至設定藥物給藥順序等工作上。
1.2.2 藥品調配 我院中心藥房的智慧化建設還實現了藥品調配的智能化操作和指引式管理:調配藥品時,住院藥房管理系統將接收到的長期輸液以外的用藥醫囑信息根據藥品屬性自動分流到不同的調劑板塊,調配人員根據相應的軟件系統指示進行操作,智能擺藥設備(智能藥柜/架)自動運行,并配合醒目的LED顯示屏提示,以避免調配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