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黎
摘 要 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國。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國地域無邊無際,土地資源豐富,但是卻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約為13億之多,這就使得人均土地的占有面積相對其他國家相比較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資源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成為重中之重。與此同時,開發規劃土地的同時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怎樣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規劃利用更多的土地,在土地整治過程中不與生態環境產生沖突,如何更高效率更節約的利用規劃土地資源并同時促進資源的合理化可持續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與探討的問題。鑒于此,本文通過調查整理把環境保護與土地資源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做了簡單扼要的分析與探尋,萬望能夠起到一個借鑒的作用。
關鍵詞 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及利用
引言
我國的土地資源豐富,但目前在開發和整治過程中已經嚴重影響到環境的生態平衡。當前情形下,如何做到環境保護與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一個課題。
1土地規劃與生態環境之間的概述
一般來說,國土發展和利用規劃需要多部門協作,這是因為現階段在我國人均土地占有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我國國土規劃相關單位部門正努力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合理地開發整治并大力利用以滿足更多人生存空間需求,以便更好地為人類提供良好舒適的生活環境。
目前,我國的土地資源種類繁多,大概跟廣大民眾有關系的就是城市用地和農村用地宅基地等幾大類。隨著新增人口越來越多,國土資源的規劃也逐漸提上日程。城市中處處可見的成片或者是個別區域的專項整治與有效利用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本來能夠合理利用規劃是有利人民的大好事,但是隨著不斷地挖掘導致多地的土地沙化非常嚴重,整日漫天黃沙,隨處可見的垃圾,氣溫變暖,可飲用的水資源也逐漸被污染,一系列的不良影響讓人們陷入了危機與困頓中。引起大眾的怨聲載道,而開發整治者卻成為眾矢之的,原生之罪[1]。本來利國利民的行為卻慘遭投訴,這就加深了相關部門對有限土地資源開發整治的難度。不能有效合理的規劃,忽視了土地的價值,致使好多未知的土地資源流失,無法被合理安排利用。
而另一邊,鄉鎮農村的廢舊可利用的宅基地的數量正在慢慢增加,土地局通過合理分配,有效的開發整頓廢棄土地并加以利用,加快完善農村人口的居住環境,滿足國民經濟的需求。同時,打造居住環境較為集中、產業集中發展的新農村新民居,建設集體搬遷格局,使鄉村的環境更加優美,使廣大人民的生活得到本質的改善,促進鄉鎮經濟生產發展,這是值得倡導的。
在相關部門規劃土地資源的工作中,環境保護方面對其有著特殊的意義。開展國土規劃整治工作前,需要對所在轄區派了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區域大規模的了解摸底調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期調查,只有對所在地進行了充分的了解,對如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及水平等等方面都了如指掌,才能對相關工作進行合理的分配布局。最終做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化發揮可利用土地的最大價值和優勢,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正確的引導和貢獻,做到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大化。
目前,我國隨處可見的工業化生產園林,各種加工工廠,占用了人類大量的土地資源,與此同時,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與消耗。人類大多時候出于利益的情況下會大量對土地進行征用開采,大面積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嚴重損害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土地資源的規劃利用需綜合考慮經濟、環境、人居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安排,以達到可持續發展和利用的目的。
2針對環境保護與土地規劃的可持續利用的建議和戰略
雖然我國地大物博,但是健康的土地資源卻很緊俏。當下,我國土地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依舊存在很多的弊端,由于開山造廠等一系列較大行為對現有土地資源及自然環境影響破壞較大[2]。例如,全國各地多數地區的水土流失,表現出部分土地退化等,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局部地區土地污染嚴重,在積極開發土地資源利用和開發的同時,因其設備不當,環境保護意識相對較差導致的一些施工問題未能得到及時解決或者很好的控制,例如一些礦場、工廠等,造成嚴重的土地資源被污染,甚至部分還會污染到地下水等,直接影響了當地人口的健康環境。
在我國經濟正在朝氣蓬勃的飛速發展中,由于環保意識差,工作不到位等多種情況導致的在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生了針對生態建設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從而導致整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與發展水平差,存在著綜合性不可控的緩慢問題,這就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通過對近兩年中小型城市及周邊鄉鎮的調查,建議土地資源規劃與整合的相關部門應該慎重決定對僅存土地資源的利用方式和保護工作。如何能夠做到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最小損耗[3],可根據不同地域不同情況轉變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方式,在當地大環境允許的情況下調節經濟的增長模式,對當地工業產業化做好對應之策,并合理控制其使用權,優化土地的利用結構及用途,進行綜合性的產業結構的把關和控制,進行合理的技術引導及布局規劃。加強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為人民營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合理利用并規劃土地資源,嚴格落實相關國土部門的土地管理制度,這樣既能提升土地利用率的最大化,保障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重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維持了人民的基礎生活和經濟發展目標,還積極有效地促進了經濟效益的發展,從根本上實現了環境保護與土地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的雙贏。
3結束語
我國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三,泱泱大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面積卻很低。在有限的國土資源里能實現可利用土地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利益最大化,堅定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綜合的提高利用并有效規劃控制土地資源的合理運用,就是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做出的最大努力和貢獻。
參考文獻
[1] 沈建新.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管理問題及對策探析[J].市場論壇,2016(12):8-10.
[2] 韓學山,郝光前,徐峰,等.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集約利用問題與對策[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28(6):23-25.
[3] 金衛華.淺析國土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8):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