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榮
摘 ?要:如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成為《綜合仿真實習》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課程改革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把握教書和育人兩個基本點,充分挖掘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從師資培養、課程建設、學習考評3個方面進行改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高集成度地、高效率地縮短了與社會、市場的距離。
關鍵詞:課程思政 ?綜合仿真實習 ?思政元素 ?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b)-0146-03
Abstract: How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s important speech and make good use of class teaching as the main channel has become the core issu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Practice. Highlight the student-centered curriculum reform, focus on two basis points about teaching and educating, fully excavate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elements, from teachers' cultiv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the study examines to reform, guide students to shorten the distance with society and market with high integration and efficiency in a short tim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e education
課程思政的主要思路是要充分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育人功能,將思政教育的內容融入專業課程中,使思政教育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既注重專業學習,又強調立德樹人。通過合理培育課程教學團隊、創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手段、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促使思政課程與各類課程同向同行,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
1 ?綜合仿真實習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經管類專業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有職業道德等思政課內容,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僅依賴思政課不夠的,學生的思政素養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因此,在《綜合仿真實習》課程訓練中,需要發揮該課程的優勢,將更多的課程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充分挖掘該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使教書與育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融合,將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成才觀滲透到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將來走向社會能夠承重,能夠經得起各種考驗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2 ?教學改革的有效路徑
2.1 一個中心
近幾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一直不斷改革與發展,從而學生的學習需求呈現出多元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經管類人才的需求同樣呈現出多元化,對人才的需求更著重培養質量的要求,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綜合仿真實習》課程的教學改革需要從思想到實踐、從教學到管理、從資源配置到教學文化等方面進行變革,其教學模式轉向以學生為中心,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與競爭能力,培養符合社會崗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2.2 兩個基本點
《綜合仿真實習》課程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將育人目標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以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紀律觀念和創新精神教育為宗旨,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著力培養企業家情懷和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強化學生走入就業崗位后的競爭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誠信意識。
2.3 三個環節
2.3.1 師資培養
該課程的授課教師,既需要具備經管類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又需要豐富和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將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通過從不同專業中選拔優秀教師,聘請資深專家舉辦講座及培訓,開展教學交流會議,強化教師的課程思政理念,提高指導教師的思政素養。同時,通過學校與企業協同,開發優質合作企業,共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引入企業優秀導師參與教學,結合企業實際業務強化學生的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教育,發掘課程背后的人性考驗、價值關懷、戰略定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2.3.2 課堂建設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設計的思路是以素養目標為起點,融合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反映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將教學與育人協同。在設計過程中,首先確定課程的總體目標,然后選擇項目模塊,安排教學單元,再進行各單元教學活動的設計,最后確定評價方案。課程教學設計以“企業工作崗位”為載體,以“企業崗位工作流程”為導向,以“能力本位”為宗旨,將課程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
(2)教學方法與手段。
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再是傳統的講授式,主要采用講座式、引導式、點撥式、點評式、角色扮演法等。除采用實驗教學一般運用的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手段外,還采用市場模擬模型、論壇、命運羅盤等實驗教學手段,增強了企業經營環境的真實性、復雜性,提高了學生的決策能力、經營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主動性、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有明顯的作用。
(3)學習考評。
結合課程思政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的綜合仿真實習教學評價體系。在學習評價中,個人平時成績與團隊績效考核相結合、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相結合、知識與素養相結合。個人平時成績部分主要考核學生在綜合仿真實習中的德行、崗位、能力、任務、態度、成果等,采用自評、互評、第三方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評價學生在課程訓練中的知識運用能力,又評價學生是否具備正確的三觀以及職業素養水平。團隊績效考核部分,借鑒企業績效的評價方式,采用學生互評、第三方測評方式,主要考核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集體奉獻精神。
2.4 四個元素
2.4.1 誠信教育
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圍繞企業經營活動的業務鏈展開,模擬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為了避免學生一味追求企業經營業績而忽視經營過程的真實性,將誠信教育貫穿于課程的始終,通過開展“用心經營,誠信服務”專題講座,以引導學生誠信經營,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通過制定《綜合仿真實習違規行為處理的規定》,對學生的業務違規行為進行處罰,以約束違規經營,養成誠信經營的作風。
2.4.2 職業道德素養
該課程是學生在就業前的一次綜合性演練,在課程訓練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職業操守、職業道德、職業困惑以及擇業等問題進行指導,讓學生確立職業目標,明確職業規劃,以培養正確的擇業觀。同時,通過開展“三創項目”交流會,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育一系列創新創業項目,編寫創業計劃書。
2.4.3 嚴謹求實的精神
在設計該課程的考核方案時,制定了嚴格的文檔考核標準和公司績效考核標準,從文檔數量與質量、公司的經營業績嚴格把關,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精神和工作作風。
2.4.4 遵紀守法的職業意識
通過制訂《綜合仿真實習考勤管理規定》《關于仿真企業拖欠員工工資的規定》《關于買賣雙方銷售合同違約處理的規定》等一系列的規定,由學生督查小組及外圍機構監督執行,引導學生樹立遵紀守法的職業意識。
3 ?課程改革的總體成效
3.1 學生就業質量明顯提升
通過對經管類參與《綜合仿真實習》課程訓練的畢業生所在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良好培養與提升,對企業文化也有較深的了解,加速了從學習過程向工作環節的轉化,縮短了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就業質量明顯提升,就業滿意度增強,在工作中能夠得心應手。
3.2 教學改革受益面廣
課程啟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將育人置于教學首位,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課程改革輻射面廣 ,教師的教學理念、實踐指導能力、應用研究能力得到良好提升。部分教師到企業培訓,與企業合作項目能力不斷提升,在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決策咨詢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學生受益面涉及到經管類專業大三的所有學生,通過教學改革,培養教育學生誠信守紀,提升學生的責任公民意識和服務意識,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提升。
4 ?結語
《綜合仿真實習》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貫徹還有待進一步拓展與深化,需進一步引進合作單位,加強校企合作,進一步與企業共推課程思政,跟蹤使用效果,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從推廣角度,期望平臺在校內經管類專業全面實施的同時,將經驗輻射并推廣到其他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實踐中建立合作機制,使學生能得到社會關注與認可。
參考文獻
[1]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 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3] 于明,程波.高職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以畜牧獸醫專業《動物營養與飼料》課程為例[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1):37-39.
[4] 朱強,謝麗萍,朱陽生.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思政”的理論認識與實踐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6):67-70.
[5] 朱敏.在有機化學實驗中滲透“課程思政”元素的探索與研究[J].廣州化工,2019,47(6):153-155.
[6] 王嵐.將思政教育融入大學語文課程的條件及路徑[J].陜西教育(高教),2019(4):24-25.
[7] 王豐曉.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工匠精神培養研究[J].高教學刊,2019(9):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