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型化工類企業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有害因素種類繁雜,現場作業條件錯綜復雜,而企業對于事故的承受能力極為有限,安全生產管理的難度頗大,而這類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相對傳統,引入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將給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一個臺階,本文將從中小型化工類企業安全管理的現狀和實施信息化的必要性入手,探討實現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幾種路徑。
關鍵詞:安全管理;信息化;化工企業
1 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現狀和必要性
1.1 中小型化工類企業安全管理的現狀
化工類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溫、高壓、腐蝕等各種危險有害因素,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而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不僅保護了職工的人身安全,而且有利于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對于中小型化工類企業來說,由于自身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安全管理水平相對單一,隱患排查、安全檢查、作業許可、教育培訓等往往采用傳統的檢查、記錄等方式。絕大多數安全管理人員有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意愿,但苦于日復一日的繁重的工作任務,無暇顧及。
近年來,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大多數中小型化工類企業也逐步走向自動化、科技化,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工藝環境的改變、作業條件的改變,這也對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
1.2 中小型化工類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現狀
所謂化工類企業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就是指將生產過程中可能涉及的步驟、任務數據化,以數據的方式呈現出來。中小型化工類企業化工生產工藝復雜,自動化程度相對不高,安全管理理念普遍更新不及時。對于信息化管理,絕大多數企業能夠認可日常的財務信息化管理和辦公信息化管理,但是對于安全管理,絕大多數中小型化工類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方式,究其原因,有三點:一是領導意識問題,財務出錯可能導致企業直接的財產損失,辦公信息化體現了公司的現代化管理手段,這些都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日常的安全管理到位,表象是企業正常生產運行,領導往往會忽略安全管理人員的努力,等到某天發生事故,才開始追究原因,增加投入;二是財力原因,當前市面上比較知名的安全管理咨詢公司如殼牌、NVC等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動輒上千萬,中小型企業無法承擔;三是人力原因,部分企業領導清楚信息化的益處,但苦于日常任務繁重,人手不足,而建立信息化的系統初期需要耗費部分人力資源,導致絕大多數企業無暇顧及。
1.3 安全管理信息化實施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企業日常安全管理的工作任務日益繁重,各類數據信息如作業許可審批、隱患排查、安全檢查、教育培訓、安全生產計劃目標等不斷增加,僅僅依靠傳統的人力已無法滿足新時代對于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我們應作出一定的改變,在日常的安全生產監管檢查工作中融入先進的計算機軟件技術、數據管理技術、移動終端、網絡技術等手段,來探索適應時代發展的安全生產管理方式與手段,以此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動日常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甚至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的決策能力。
1.3.1 推動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轉型升級
在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不止企業的工藝水平、生產水平需要轉型升級,安全生產管理同樣需要改革創新,把原來簡單的自上而下、單一傳統的管理方式,改革為全面、專業的現代化管理,讓職工真正感受到安全的關懷,還能反向促進企業員工參與到安全生產的改革創新中,從以前的被動接受管理,變為主動改變自我,還能借助信息化手段從一定程度上杜絕職工的違章行為,信息化的數據統計還能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建議,而且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可以讓安全管理部門,大大提高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1.3.2 整合數據資源,高效快捷,降低管理成本
以作業許可為例,企業實施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把所有作業現場的數據傳遞到安全管理負責人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手中,即使不在現場,也可遠程查看作業現場的實際情況,發現薄弱環節及部分員工的違章行為,大大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和規范性。以員工的不安全行為為例,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員工可隨時隨地上報所發現的違章行為,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表達出來,員工可即時作出互評,在互動討論的同時職工深深記住了此種違章行為,學習效果遠遠超過了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訓。
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節省了大量數據收集整理的時間,經過一定時間的數據積累后,企業可對數據進行分析比對,查找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甚至可運用一些數據分析模型預測事故發生的概率,對企業安全生產及安全管理提出預警,并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提高企業整體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2 安全管理信息化實現的可能性路徑
目前,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已創建的安全相關的信息化系統包括企業全員培訓系統,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系統等,企業填報了大量的數據,所以對于中小型化工類企業來說,創建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可綜合政府已有系統和現有數據,并與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同時系統的建設費用企業能夠接受,同時還要考慮建設新系統后不能增加原安全管理人員等的工作量、企業員工可接受等,綜合以上,在結合省局已有系統的前提下,提出以下幾種實現路徑:
2.1 企業自行開發新系統
企業可自行聯系一些知名的安全管理咨詢公司或軟件公司,被委托方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做好充分的需求調研后,開發體現企業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這種方式適合一些生產工藝或者管理要求比較特殊的企業。優點是針對性強,貼合企業的管理實際,系統實行后員工的認可度高,缺點是費用較高,對于一些承受能力有限的企業不適用,另外開發周期較長,企業需要設置專任負責溝通協調,而且期間需要與被委托方反復溝通確認設計方案是否被企業接受,對于實現的功能項能否滿足安全管理的要求,耗時耗力。
2.2 使用安全管理咨詢公司已有系統
目前,國內有很多的安全管理咨詢公司都開發了一些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價格高低都有,也不乏一些國外的知名跨國化工公司。這類系統優點是購買后可以即時使用,有專業的運維團隊和強大的專家支持團隊,系統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反饋后運維響應迅速,而且購買系統也可包含一些知名專家的咨詢服務,可借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整體的安全管理水平,缺點是一些系統在使用過程中與職工的契合度不高,國外的部分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文化距離本地企業實際還有一定差距,系統的使用費和運維費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2.3 多家企業聯合,開發通用版系統
對于一些工藝條件相似或者管理理念相似的企業,可由一家機構或者院校甚至某一企業牽頭,充分調研各家企業的安全管理需求,總結規律,整合資源,設計一款適用于各企業的綜合性系統。優點是與各企業的實際貼合,基本符合各企業的現狀和管理理念,也能融合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系統的開發費用各企業共同承擔,缺點是不能面面俱到,無法全部體現各企業特色的管理方式,鑒于通用版考慮,部分個性化功能可能被舍棄。
3 實現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未來展望
化工類企業生產的高度危險性決定了企業的安全管理必須精益求精,與時俱進。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把安全管理人員從繁雜的重復工作中解脫,一些復雜的數據統計由系統直接生成。像特殊作業、隱患排查這類重點工作還能實現定點管理,迫使作業人員必須按照作業步驟完成作業審批和安全檢查等,對于規范員工的操作行為意義重大。而信息化管理方式通過對初始數據的積累,建立安全管理薄弱環節的診斷模型,從而進行事故或事件預警,通過數據的預警,反推安全管理的遺漏點或薄弱處,從整體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晶,戴美琴.中小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分析[J].化工設計通訊,2020,46(10):127-128.
[2]張莉.李騰飛.信息化技術在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監督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4):85-86.
作者簡介:
鄭艷玲,山東濰坊人,山東化工職業學院教師,注冊安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