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江蘇省泗洪縣佳寶婦產醫院產科,江蘇 泗洪 223900)
進行剖宮產術對產婦造成的創傷較大,在術后疼痛、緊張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下產婦的乳汁分泌會受到影響。與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相比,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實現母嬰同室的時間通常較晚,這會影響其產后泌乳。對于剖宮產產婦,臨床上應對其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以促進其乳汁的分泌,提高其新生兒的母乳喂養率[1]。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是探討對剖宮產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對其新生兒母乳喂養成功率的影響。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在泗洪縣佳寶婦產醫院進行剖宮產的80 例產婦進行分組研究。其納入標準是:1)接受子宮下段剖宮產術;2)接受硬膜外麻醉;3)乳腺發育正常;4)單胎妊娠產婦。其排除標準是:1)存在乳頭平扁或凹陷的情況;2)存在內科或產科并發癥;3)主動要求對新生兒進行人工喂養。按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n=40)和分析組(n=40)。分析組40 例產婦中年齡最小的22 歲,最大的35 歲,平均年齡(28.52±6.53)歲;其孕周在37 ~40 周之間,平均孕周(38.43±0.44)周。參照組40 例產婦中年齡最小的23 歲,最大的36 歲,平均年齡(29.55±6.54)歲;其孕周在38 ~41 周之間,平均孕周(39.43±0.44)周。兩組產婦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經泗洪縣佳寶婦產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對參照組產婦實施常規護理,方法是:1)向產婦講解與有關母乳喂養好處的知識。2)指導產婦對新生兒進行按需哺乳,保證母嬰同室。3)在產婦的腸蠕動恢復正常后,指導其進食流食。4)對于母乳分泌不足的產婦,視情況指導其對新生兒實施人工喂養。對分析組產婦實施綜合護理,方法是:1)心理護理。在術前,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向其介紹進行母乳喂養成功的案例,以增強其對母乳喂養的信心。指導其掌握正確的術后臥床姿勢,讓新生兒盡早接觸、吸吮其乳頭。有研究發現,產后母嬰不同室可導致產婦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使其情緒波動較大。這會影響其母乳的分泌。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以緩解其心理壓力,消除其負面情緒。2)喂養宣教。在病區、病房張貼有關母乳喂養好處、母乳喂養方法的宣傳畫。向產婦及其家屬講解有關母乳喂養的知識(包括母乳喂養的重要性等),耐心地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與產婦進行溝通,幫助其樹立對母乳喂養的信心。教會產婦正確的哺乳姿勢,囑咐其家屬給予其支持與鼓勵,以提高其新生兒的母乳喂養成功率[2]。3)乳房護理。在術后第1 天,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產婦泌乳的情況,定時對其進行催乳處理。對于不能實現母嬰接觸的產婦,應在產后6 h 內對其進行手法擠奶,之后每3 h 對其進行1 次擠奶。若產婦出現“漲奶”的情況,應及時用吸奶器將其乳房內的乳汁吸出,以防止其發生乳腺導管堵塞及乳腺炎。在產婦對新生兒進行哺乳前,用溫水對其乳房及乳頭進行擦拭,沿乳腺導管的走行對其乳房進行按摩,并對其乳房進行熱敷。在進行喂養時,要讓新生兒交替吸吮產婦的雙側乳房,盡量使其乳房內的乳汁排空,以促進其乳汁的分泌。4)母嬰接觸。剖宮產產婦產后應住院5 ~7 d。在此期間,要保證母嬰同室。在產后產婦恢復意識后半小時內,讓其完成與新生兒的首次接觸。讓新生兒盡早并頻繁地吸吮產婦的乳頭,以促進其腺垂體釋放催乳素,從而促進其乳汁的分泌。在此期間,要保持產婦乳腺管的通暢。5)飲食護理。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乳汁分泌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產婦麻醉清醒后,應讓其飲用溫開水。在產后6 h 左右,讓產婦進食不易產氣的流質食物。之后指導其逐漸過渡到進食半流質食物。在產后第2 天至第7 天,禁止產婦進食過于油膩的食物。之后可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指導其適當食用豬肉、雞蛋、雞肉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及催乳食物(例如豬蹄湯、花生米等),以確保其乳量充足。指導產婦合理搭配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在增加其乳汁分泌的同時還要提高其乳汁的質量[3]。6)出院指導。對于即將出院的產婦,護理人員要告知其進行母乳喂養期間應避免使用影響泌乳和哺乳的藥物、食物(例如甲狀腺藥物、山楂等)。囑咐其嚴格遵醫囑用藥,保持心情舒暢,并循序漸進地進行合理的運動鍛煉。定期對產婦進行電話隨訪,了解其身體恢復情況及母乳喂養情況。
觀察兩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泌乳量和喂養新生兒的方式。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分析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為(14.32±2.74)h,術后24 h、48 h、72 h 其泌乳量分別為(47.03±10.11)ml/次、(119.45±22.53)ml/ 次、(144.85±19.72)ml/ 次。參照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為(25.04±5.11)h,術后24 h、48 h、72 h 其 泌 乳 量 分 別 為(23.53±7.95)ml/ 次、(58.89±10.14)ml/ 次、(73.43±13.12)ml/ 次。分析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短于參照組產婦,術后24 h、48 h、72 h其泌乳量均大于參照組產婦,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和泌乳量(± s)

表1 兩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和泌乳量(± s)
組別 例數泌乳始動時間(h)泌乳量(ml/次)術后24 h 術后48 h 術后72 h分析組 40 14.32±2.74 47.03±10.11 119.45±22.53 144.85±19.72參照組 40 25.04±5.11 23.53±7.95 58.89±10.14 73.43±13.12 t 值 11.693 11.556 15.502 19.070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與參照組產婦的新生兒相比,分析組產婦新生兒的純母乳喂養率較高,其混合喂養率及人工喂養率均較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喂養新生兒的方式[n(%)]
進行剖宮產術造成不良母嬰結局的風險較高,術后實施母嬰分離會對產婦的產后泌乳造成影響,使其泌乳量減少,這不利于母乳喂養的順利實施。臨床上應對剖宮產產婦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以提高其新生兒的母乳喂養成功率[4-5]。為了探討對剖宮產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對其新生兒母乳喂養成功率的影響,筆者對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在泗洪縣佳寶婦產醫院進行剖宮產的80 例產婦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分析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短于參照組產婦,術后24 h、48 h、72 h 其泌乳量均大于參照組產婦,P<0.05。與參照組產婦的新生兒相比,分析組產婦新生兒的純母乳喂養率較高,其混合喂養率及人工喂養率均較低,P<0.05。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產婦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好,可縮短其泌乳始動時間,增加其泌乳量,提高其新生兒的純母乳喂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