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九七一醫院門診部 山東 青島 266071)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許多較小的創傷在門診外科手術即可獲得治療,有效提高了診治效果,縮短了患者治療時間。但患者不可避免的對手術抱有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情緒,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需要護理干預的密切配合。人文關懷是一種先進的護理理念,在醫療護理服務中給予患者充分的關愛、尊重、精神呵護以及心理安慰,有助于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改善行為狀態,提高手術治療的依從性[1]。而在門診外科手術中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更能體現人文關懷的內涵和外延,給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手術的順利開展[2]。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在門診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現具體匯報如下。
將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在我院門診外科手術的142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710 例,男402 例,女308 例,年齡18 ~68 歲,平均年齡(38.6±11.2)歲,病程1 ~10d,平均(4.5±2.2)d;對照組710 例,男411 例,女299 例,年齡18 ~69 歲,平均年齡(38.9±11.6)歲,病程1 ~12d,平均(4.9±2.4)d;所有患者均行門診外科手術,手術類型包括清創縫合431 例,淺表腫物切除387 例,切開排膿262 例,拔甲術153 例,體表異物取出101 例,其他86 例;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精神或意識異常等;對比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做好術前準備,協助術者進行手術操作,完成各項醫囑,做好術后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干預:①優化外科診療環境。合理設置門診手術室,營造溫馨、舒適的休息環境,保持室內的干凈、整潔,播放相關手術知識,轉移患者注意力,促使患者快速適應門診手術室環境,更好地配合治療。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圍術期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尊重患者隱私,盡量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贏得患者的信任,并積極指導自護方法,告知患者不得自行換藥、停藥,改善不良行為習慣[3]。③圍術期人文關懷。術前探視患者,詳細講解手術相關事項,介紹手術及麻醉方法,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慮,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手術,術中與術者密切配合,加強巡視,及時了解患者感受,疼痛明顯者給予鎮痛處理,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適度[4]。④術后病情監測。術后密切觀察切口情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進行換藥,若為污染傷口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處理;指導患者做好切口隔離,切勿沾水,減少外源性細菌感染幾率。⑤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定期進行科室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及護理技能培訓,對于科室引進的新儀器和新技術也要第一時間進行培訓,保證護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將考核成績與績效掛鉤,提高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要求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中注重人文關懷,實施微笑服務,使患者切實感受到關懷和愛護[5]。
統計護理缺陷、護理差錯、護理投訴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前后使用SAS 和SDS 評分評估心理狀態;統計護理滿意率。
應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缺陷、護理差錯、護理投訴的發生率為1.8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48%(P<0.05)。

表1 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例)
觀察組護理后SAS 和SDS 評分為(40.24±4.27)分、(39.42±4.05)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7.31±4.29)分、(45.78±4.26)分(P<0.05)。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 和SDS 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 和SDS 評分比較(分,±s)
組別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710)52.37±4.62 40.24±4.27 51.06±4.73 39.42±4.05對照組(n=710)52.45±4.58 47.31±4.29 51.20±4.69 45.78±4.26 t 0.243 4.768 0.264 4.659 P>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8.5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35%(P<0.05)。

表3 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n)
外科門診是醫院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面向患者及社會的重要窗口,是構建醫患關系的重要橋梁。隨著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臨床醫療服務也在不斷改革,要求醫院的整體服務質量及服務意識應與時俱進、不斷提升。
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符合現代臨床對護理的要求。其以患者為中心,從患者的需求出發,圍繞圍術期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實施人性化護理。加強疾病及手術的健康教育,針對性心理干預,幫助患者盡快適應手術室環境,促使心理焦慮、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的緩解,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推進手術的順利開展。同時應積極進行專業知識及護理技能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促使各項人文關懷護理措施的落實到位,在護理過程中積極主動貫徹人文關懷理念,提升整體護理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缺陷、護理差錯、護理投訴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 和SD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明門診外科手術中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有效增進了護患之間的信任,降低了各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緩解了不良心理情緒,提高患者的整體滿意率。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在門診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確切,減少了護理缺陷、護理差錯、護理投訴等發生率,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提升了護理滿意率,值得在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