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鶯 朱飛 王全權 宗芳 蔣薇薇 吳妍妍 莊志堅
(1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31)
(2 盱眙縣人民醫院呼吸科 江蘇 淮安 211700)
分析健康教育對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滿意度的影響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本次實驗共計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期間接受體檢的高校教職工112 人,對兩組體檢人員分別實施常規教育及常規教育聯合健康教育,現報道如下。
本次實驗共計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期間接受體檢的高校教職工112 人,通過拋硬幣的方法將所選教職工分為甲乙兩組,每組56 人。甲組所選56 例人員中男性39 例,女性17例。體檢人員年齡最小為25 歲,年齡最大為60 歲,平均年齡為(40.7±2.2)歲,乙組所選56 例人員中男性40 例,女性16 例,體檢人員年齡最小為25歲,年齡最大為59歲,均值為(40.3±1.9)歲。兩組體檢人員性別比例及年齡方面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體檢人員及其親屬完全知情本次實驗;本院倫理委員會允許進行本次實驗;體檢人員簽署自愿協議。排除標準:體檢人員患有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疾病[1]。
在實驗過程中,護理人員對甲組人員實施常規教育,對乙組人員實施常規教育聯合健康教育。在乙組人員體檢過程中,醫院應注意健康教育小組的成立,對小組成員的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以此確保教育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此外,護理人員應注意對體檢人員進行知識宣傳,幫助體檢人員掌握相關知識,以降低體檢工作的難度[2]。
對兩組體檢人員順應性、體檢時間及滿意情況進行統計和對比。
在SPSS22.0 統計學軟件下,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為(±s)及(n),分別通過t及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相比甲組體檢人員,乙組體檢人員順應性較高,甲組體檢人員順應性為67.86%,乙組體檢人員順應性為91.07%,兩組人員順應性之間表現出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體檢人員順應情況(n)
相比甲組體檢人員,乙組體檢人員體檢時間較短,甲乙兩組體檢人員體檢時間分別為(3.5±1.2)h 及(1.7±0.8)h,兩組人員體檢時間方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乙組體檢人員滿意度與甲組人員相比較高,滿意度方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體檢人員滿意情況(n,%)
健康教育是指護理人員在體檢前向體檢人群詳細講解相關知識,以幫助體檢人員掌握相關知識,消除人員的負面情緒,為體檢的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次實驗共計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期間接受體檢的高校教職工112 人,意在分析健康教育對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滿意度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甲組體檢人員,乙組體檢人員順應性較高,甲組體檢人員順應性為67.86%,乙組體檢人員順應性為91.07%,兩組人員順應性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甲組體檢人員,乙組體檢人員體檢時間較短,甲乙兩組體檢人員體檢時間分別為(3.5±1.2)小時及(1.7±0.8)小時,兩組人員體檢時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體檢人員滿意度高于甲組,甲乙兩組體檢人員滿意度分別為71.43%及92.86%,兩組滿意度方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得出,健康教育對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滿意度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本次實驗表明,健康教育在提高高校教職工體檢人員的順應性、縮短體檢時間、促進體檢人員滿意度的提升方面作用較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