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 宜興 214221)
處方是醫生診治疾病所開具的取藥憑證,同時也是藥師向患者發放調配藥物的依據,另外,處方在醫療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因此,處方質量至關重要,一旦處方存在不合理情況,不僅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同時可能引起醫療糾紛,危害醫院形象。根據我國衛生部頒布《處方管理辦法》中第44 條規定[1]:醫院需建立處方點評制度,正確填寫評估表,施行動態處方監管,對不合理處方做好記錄及干預。為了進一步落實該規定,我院定期對門診處方予以點評分析,查找不合理原因,制定改進方案,以此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本文即以2019 年1 月—12 月我院門診24963份普通處方為例,分析不合理處方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本次研究時間范圍為2019 年1 月—12 月,抽選我院門診24963 份普通處方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婦科處方3453 份,兒科處方2460 份,耳鼻喉科處方2205 份,骨科處方2267 份,口腔科處方1211 份,內分泌腫瘤科處方1200 份,皮膚科處方1056 份,普外科處方1032 份,神經內科處方132 份,神經外科處方72 份,手外科處方1524 份,消化呼吸科處方1223 份,心血管科處方1800 份,胸外泌尿外科處方576 份,眼科處方1452份,感染疾病科處方148 份,外科門診處方700 份,骨科門診處方604 份,急診科處方672 份,精神科處方123 份,其他科室處方1053 份。
以我國《處方管理方法》為基礎,結合院內針對處方點評制定的相關方案和標準,同時根據我國《藥典》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 年版)》中關于臨床用藥、抗生素應用的相關指導意見,選擇回顧性分析的方式,對既往開具的處方進行逐一排查審核。嚴格遵照各項指導辦法和藥物說明書中的使用意見,對處方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無視大小一律統計,并根據其問題情況開展分類,將各類統計數據記錄在Excel表格內,該表格需按照統一格式編輯,以方便對處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和分析[2]。
統計我院門診常用處方藥物類型,計算我院2019 年門診處方不合理占比,同時分析不合理處方具體類型及典型處方情況。
整理結果數據,錄入Excel 表格中,利用n(%)形式表示不合理處方比例,進行計算分析。
經統計,24963 份門診處方總計233 份存在不合理情況,不合理概率為0.93%,處方合格率為99.07%。分析發現,門診處方不合理類型主要包括不規范處方68 份,占比29.18%;不適宜處方150 份,占比64.38%;超常處方15 份,占比6.44%。具體情況主要包括:診斷與用藥不符、用量用法不當、適應證不適宜、無指征使用抗生素、臨床診斷不全、單張超過5 個品種、濫用中成藥等,具體見表1。

表1 不合理處方情況分析
根據《處方管理辦法》中第2 條規定,處方即由具有注冊執業醫師資格及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醫生在對患者實施診療期間所開具的,經藥學資格人員審核、配制,且作為患者取藥依據的醫療文書,內容包括用藥種類、劑量,醫囑等,具有經濟、法律責任[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關于發展中國家用藥合理標準要求規定,藥物種類應控制在1.6 ~2.8 種,抗菌藥物使用率應控制在20%~26.8%之間。本次對我院2019年門診處方分析發現,處方合格率為99.07%,仍存在233 份處方不合理情況,主要包括不規范處方、不適宜處方及超常處方情況。
較為常見的不規范處方情況包括書寫格式錯誤,臨床診斷填寫不全、藥物用量用法不當等。例如:楊金鳳,女,84 歲,于2019 年5 月21 日來我院外科門診就診,臨床診斷為筋膜炎,處方備注標明病情需要,開具藥物包括:醋氯芬酸緩釋片、銀杏酮酯分散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該處方中診斷內容填寫不全,無法作為部分藥品開具的依據。再例如芮華金,女,82 歲,于2019年3 月3 日來我院內科門診治療,臨床診斷為腰肌勞損,開具藥物包括醋氯芬酸緩釋片1 盒,口服、復發南星止痛膏4 貼,外敷,此處處方上未明確指出藥物具體用量用法,屬于不規范處方[4]。
本次研究發現,不適宜處方情況主要包括:適應證不適宜、單張處方藥物超過5 個品種、濫用中成藥等。例如:周朋,女,33歲,于2019年10月7日來我院婦科門診就診,臨床診斷為經后,開具藥物包括滅菌注射用水、甲硝唑氯己定洗劑。該處方中存在適應證不適宜問題。再例如,陳強,男,43 歲,2019 年1 月21 日來我院外科門診就診,臨床診斷為犬咬傷,開具藥物為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該處方屬于濫用中成藥問題。
分析結果顯示,此次門診處方超常處方問題為無指征使用抗生素。例如蔡勝男,女,25 歲,2019 年2 月23 日來我院內科門診就診,臨床診斷為腹痛待查,開具藥物為氯化鈉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此處方患者無指征即開具喹諾酮類抗生素,屬于超常處方。再例如,徐學善,女,43 歲,2019 年6 月6 日來我院內科門診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腹痛,但處方中開具藥物包括氯化鈉注射液、克林霉素磷酸酯、鹽酸屈他偉林,其中克林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患者無具體病因的情況下開具抗生素同樣屬于超常處方情況[5]。
綜上所述,醫院門診處方容易存在不合理情況,藥學人員應做好點評工作,及時發現門診處方中存在的問題,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