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統計報道,前81起家豬疫情傳播途徑中,調運生豬車輛及販運人員所占比例高達43%。賣豬過程與疫情傳播關系重大。那么豬場怎么賣豬才安全?請務必重視以下三大方面管理。
首先,出豬臺要界線明確。其次,重視沖洗污水的集中消毒處理,避免臟區沖洗污水流至凈區導致凈區污染。最后,出豬臺外圍地面建議硬化處理,利于洗消后地面快速干燥,縮短病毒失活時間。
賣豬時建議盡量避開陰雨天氣,降低病原對周邊環境污染風險;盡量晴天賣豬,出豬臺洗消后更利于快速干燥,不利于病原存活。建議有條件的豬場可考慮建造全封閉式出豬臺或售豬房,利于防鼠防鳥,便于洗消干燥,賣豬安全性更高。
當下,部分豬場將出豬臺向場外外遷幾百米,并建造趕豬專用通道,建立緩沖帶,使賣豬交易地點遠離生產區,這樣也能提高賣豬安全系數。
2.1 建立多級洗消
2.1.1 規模豬場建議完善三級洗消三級洗消可有效降低車輛帶毒量,其中人員執行力務必重視。賣豬過程主要涉及二級洗消和三級洗消。
2.1.2 豬場周邊建立專用洗消中心確保車輛進行兩次嚴格的洗消烘干處理后,才被允許到豬場運豬,該方式可有效降低賣豬過程病原傳播感染風險。
2.2 保證二次轉運對于中小型豬場來說,如果沒有條件完善三級洗消,建議建立二級轉運機制,遠離豬場進行賣豬。
2.2.1 內部車輛二次轉運賣豬適當增加內部轉運車輛單次轉豬數量,以減少內外部車輛碰面的機會及內部車輛往返次數,有利于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內部車輛返場前,務必經二級洗消點嚴格洗消,切不可輕視省略。
2.2.2 租用車輛進行二次轉運對于沒有內部轉運車輛的豬場,也可考慮租用社會車輛進行一次性流轉賣豬。
2.2.3 人工轉運一些小型豬場會通過護欄限制,人工將肥豬趕到離豬場1km左右地點進行交易。這個過程中,豬場要嚴格控制人員及豬只流動,降低內外交叉污染風險。
3.1 外售豬只的管理嚴格單向流動,嚴禁返回,避免交叉污染。
3.2 參與賣豬人員的管理賣豬前明確人員分工(負責場內和場外),賣豬期間內外人員避免接觸,嚴格控制人員流動。
不管是當下疫情防控,還是今后復養,安全賣豬均是豬場生物安全防控中一個重要環節。務必重視并規范賣豬流程,抓住行情,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