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在實際養殖的過程中,會產生各類流行牛病,對牛的健康飼養造成了影響,如果不做好預防措施,進行及時的治療,會導致牛的死亡,使養殖戶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1.1 疑難雜癥多通過目前的養殖情況來看,牛病有著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況,這種情況加大了牛病的診斷和治療難度。混合感染,具體是指病毒、寄生蟲以及細菌混合引發的牛病,例如,最典型的牛病便是小牛腹瀉[1]。
1.2 人畜共患病牛病的種類比較多,其中不但有牛的特有疾病,還存在一些流行性疾病,皆由病毒以及細菌導致,可傳染給其他的哺乳動物,導致飼養者也會感染某些疾病。在流行牛病中,最容易感染人的疾病便是結核病,所以對于牛的飼養,要高度重視牛結核病。此外,能夠直接傳染給人類的疾病還包括布氏桿菌病以及炭疽病。現在,因為飼養的規模越來越大,人接觸的時間和數次越來越多,所以人和牛共同患病的幾率就有所增加。特別是在大型養牛場中,對于牛病的防治要高度重視。
1.3 牛營養代謝病飼養過程中會采用集中管理以及集中飼養的形式,由于需要投放大量的粗飼料和精飼料,在集中飼養的環境中,牛的運動量有所減小,所以容易出現營養代謝疾病。該疾病在飼養牛的過程中時常發生,使牛出現營養失衡的問題,嚴重時會對牛的繁育能力造成影響,該病最突出的表現便是難受孕,或者剛剛出生的小牛患病。
2.1 防治牛口蹄疫的措施牛口蹄疫屬于典型的流行性牛病,并且非常常見,引起該病的因素為口蹄疫病毒。這一疾病為熱性、急性以及接觸性的傳染病。一般情況下,患病牛表現為在乳房、蹄部以及口腔黏膜處有水皰,傳播非常廣并且快,發病迅速,產生危害非常大。此外,犢牛患該病,有著較高的死亡率[2]。該病可在一年四季流行,季節性并不明顯,其中預防工作十分關鍵。在預防中,接種工作必不可少,在免疫時要明確所在區域的病毒毒株,結合毒株應用相應的弱毒苗或者滅活苗。如果已經發生了疫情,要及時上報給有關部門,以便相關部門立即采取措施,封鎖疫區等。
2.2 防治牛流行熱病的措施牛流行熱病屬于病毒引發的急性、熱性傳染病。一旦牛患病,最明顯的表現便是流淚以及高熱,流涎為泡沫狀,呼吸比較急促,鼻漏,后軀比較僵硬并有跛行的癥狀。牛流行熱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但死亡率并不很高,在夏末秋初、炎熱的夏季以及潮濕的雨季高發。除了病牛為傳染源,吸血昆蟲也是傳播的主要來源。對于這一疾病的預防,不但要做好相應的接種工作,牛舍的消毒工作一定要徹底,及時撲滅蠓以及蚊等吸血昆蟲,將傳播的渠道掐斷。在牛最初患病時,可根據具體的情況應用一些退熱藥物,并結合強心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牛出現了較長時間的停食,可適當補充一些生理鹽水等。此外,還需要利用一些抗菌藥物,對并發癥以及繼發感染進行預防。
2.3 預防牛結核病的措施牛結核病的出現是因為牛型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人和牛都會患病,其主要特征為組織器官的結核、結節性肉芽腫以及干酪樣、鈣化的壞死病灶[3]。牛結核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0~15d,最突出的癥狀便是咳嗽、消瘦以及呼吸困難,一般情況下,體溫沒有變化。牛結核病會借助消化道以及呼吸道傳染,也會通過交配和胎盤傳播。對于該病的預防,要采用綜合性措施。
2.4 預防犢牛腹瀉的措施犢牛腹瀉為犢牛非常常見的胃腸疾病,容易出現在犢牛出生的2d后,嚴重影響了犢牛的生長和發育。該病的發生率高達95%以上,一般表現為消化不良、免疫力非常差。最理想的預防方式是犢牛出生之后實施母乳喂養,有益于犢牛免疫力的提升。如果犢牛已經患病,可應用磺胺嘧啶給予治療。
總之,在飼養牛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流行性疾病,通過目前的養殖情況來看,牛病有著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況,這加大了牛病的診斷和治療難度。此外,牛病的種類比較多,其中不但有牛的特有疾病,還存在一些流行性疾病,皆由病毒以及細菌導致,可傳染其他的哺乳動物,也會導致飼養者感染某些疾病。有些疾病有著很高的死亡率,對于牛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最終造成養殖戶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對于牛病,養殖人員要先了解常見病的特征,強化預防疾病的措施,如接種疫苗和消毒等。在牛患病之后及時上報,通過科學的手段治療,以最大程度的減少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