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敏 ,崔光富 ,李 婧
(1.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2.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東 深圳 518055)
快動眼睡眠障礙(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指因正常骨骼肌張力喪失導致與夢境內容密切相關的異?;顒?,發生于快動眼睡眠期[1]。其特點是睡眠期間有哭鬧、謾罵、肢體抽動等異常行為。成年期快動眼睡眠障礙會導致學習能力、記憶力下降,免疫力減退以及焦慮、抑郁等[2]。據相關[3]統計,新生兒睡眠期間快動眼睡眠占50%~70%,成人睡眠期間快動眼睡眠占12%~20%,慢動眼睡眠占80%~88%。不同睡眠類型會影響腦、精神及軀體發育,但其影響機制尚不明確。多導睡眠監測是診斷快動眼睡眠障礙的重要方法,一般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睡眠期間肌肉張力下降、消失,甚至有持續性或間歇性下頜肌張力增加以及下頜或肢體肌電圖位相性抽搐。大量證據表明,該病患者損傷部位位于腦干,原因多為變性、腫瘤、梗塞、炎癥及脫髓鞘等[4]。腦橋被蓋外側區膽堿能神經元為啟動神經元,被蓋、藍斑等處存在快動眼睡眠障礙的關閉神經元[5]。此外,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普遍存在睡眠結構改變,如睡眠時間縮短、睡眠減少及慢波睡眠減少。現對本病患者的睡眠結構是否與睡眠質量、自主神經功能相關進行綜述。
快動眼睡眠障礙的典型表現是入睡90分鐘左右出現時間不等的面部運動或肢體不自主運動,比如翻滾、拳打腳踢、喊叫等暴力行為,或大笑、唱歌、跳舞等非暴力行為。該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為0.5%,其中男性患者占87%,可能與雄性激素具有攻擊性行為的調節作用有關[6]。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一個月或一周均會發作幾次,甚至每晚多次發作。患者發作時,軀體伴隨劇烈運動,常會發生睡眠相關損傷行為,甚至傷及床伴??靹友鬯哒系K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因腦干區梗塞、橋小腦角腫瘤或其他病變導致的快動眼睡眠障礙屬于繼發性范疇,多因腦干部分神經核團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所致[7]。使用三環類抗抑郁藥物、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藥物也會引發本病,且會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內去甲腎上腺素能遞質的傳導作用,抑制快動眼睡眠時相,進而增加位相性肌肉活動。排除繼發性因素后確診的快動眼睡眠障礙即為原發性。腦橋被蓋部位有快動眼睡眠期弛緩系統以及腦干位相性運動抑制系統,共同構成快動眼睡眠期的生理現象,兩個系統同時病變會造成快動眼睡眠障礙。
哺乳動物的睡眠可以分為快動眼睡眠和非快動眼睡眠,其中快動眼睡眠與夢境密切相關,Hayashi Y[8]的研究表明,快動眼睡眠和記憶鞏固、神經突觸形成與修剪、精神生理功能與病理調控相關??靹友鬯哒系K患者一般會伴隨不同程度的睡眠結構紊亂。扎圣宇等[9]研究指出,快動眼睡眠障礙是一種神經變性疾病,且與突觸核蛋白病密切相關。楊改清等[10]研究發現,帕金森病精神病性障礙患者睡眠結構改變的主要因素是快動眼睡眠期行為障礙、睡眠總時間、慢波睡眠Ⅰ期、慢波睡眠Ⅱ期,其中快動眼睡眠期行為障礙是帕金森病精神病性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先于帕金森病出現。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非運動癥狀,與認知、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等非運動癥狀相關??靹友鬯哒系K與α-突觸核蛋白聚集相關,且與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的發生機理相似。睡眠中樞神經元遞質改變以及病理狀態的出現,使控制快動眼睡眠期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造成睡眠時相改變,使睡眠質量下降[11]。王文婷等[12]研究表明,伴隨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帕金森病患者病程長、病情嚴重,且存在睡眠結構紊亂癥狀,其快動眼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與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程度關系密切??靹友鬯哒系K患者睡眠時間延長、睡眠質量下降,均會導致動脈舒張能力降低,證實睡眠結構紊亂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相關疾病。王繼輝等[13]研究發現,非呼吸相關睡眠片段化在小動脈硬化性腦血管病患者中的發生率較高,睡眠片段化和認知功能損害密切相關。若小動脈硬化性腦血管病患者夜間覺醒次數超過19次,則睡眠效率、快動眼睡眠比例、非快動眼Ⅲ期睡眠比例均明顯下降。
睡眠呼吸紊亂是指各種因素造成睡眠時呼吸中斷,進而影響睡眠質量。睡眠呼吸暫停者用鼻子及嘴部吸氣、呼氣時,肺部氣流受限,可能是上氣道呼吸抑制造成氣流進入肺部的過程中斷,使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呼吸阻力增加。若無法打開上呼吸道,則會使高碳酸血癥逐漸臨近高危值,上氣道的循環打開、關閉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規則振蕩,比如呼吸暫停時心率下降、呼吸時心率增加。莫建明等[14]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進行快動眼及非快動眼睡眠分型,快動眼睡眠的主要人群為輕度、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其呼吸暫停、低通氣事件均發生在快動眼睡眠期。陳沁等[15]研究發現,快動眼期腦梗死患者的睡眠結構發生改變,淺睡眠Ⅰ期延長,深睡眠縮短,出現睡眠片段化??靹友鬯哒系K的誘發因素較多,該病可作為評價α突觸核蛋白病的危險因素以及相關指標,能有效預測神經變性疾病,與神經變性疾病的危險因素關系復雜。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是α突觸核蛋白病的常見癥狀。上述研究均發現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存在自主神經功能受損,周期性腿動指數升高,表明多巴胺傳遞異常。多巴胺作為交感神經系統、醛固酮分泌等的重要調節劑,其傳遞異常也是原發性病理表現。
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常出現睡眠結構紊亂,可能因腦內藍斑核、腦橋核等部位沉積大量α突觸核蛋白以及Tau蛋白,使控制睡眠的區域受損,造成人體睡眠時相改變。通常,對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進行睡眠監測,會發現患者存在晝夜睡眠節律紊亂,快動眼睡眠次數增加、時間增多,肌電活動增強,夜間覺醒時間延長,睡眠時間縮短、睡眠效率降低,腦電覺醒期增強,慢波睡眠以及睡眠紡錘波減少。陳書麗等[16]研究指出,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存在明顯的睡眠結構紊亂癥狀,周期性腿動指數升高,極易合并焦慮、抑郁狀態,且容易出現消化、泌尿系統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情況,可能為神經遞質紊亂所致。有研究[17]表明,快動眼睡眠障礙與帕金森病密切相關,帕金森病伴快動眼睡眠障礙時,客觀睡眠結構明顯紊亂。梁玉麗[18]指出,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腦電圖癲癇樣放電與睡眠時相變化密切相關,小兒良性癲癇(BECT)患者的睡眠結構明顯發生改變,淺睡眠期(NREMⅠ~Ⅱ期)時間延長,深睡眠期(NREMⅢ~Ⅳ期)時間明顯縮短,有睡眠紡錘波減少、消失或不對稱現象,且普遍存在睡眠障礙,導致患兒睡眠質量降低,學習能力下降。
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常合并抑郁狀態,可能與患者殼核和尾狀核對多巴胺攝取率明顯下降,而多巴胺參與情緒狀態調節有關;也與腦干神經核團受損,尤其是中縫背核、藍斑核等功能區受損,進而出現抑郁狀態有關。此外,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睡眠結構紊亂影響睡眠質量,也容易導致焦慮、抑郁情緒出現。王金瑩等[19]研究表明,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極易出現抑郁、情感淡漠狀況,可能與腦干被蓋部功能受損,以及存在一定的額、顳葉皮層功能和自主神經功能損害相關,推測快動眼睡眠障礙是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的臨床前驅癥狀。黃小群等[20]指出,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聽覺詞語學習測試成績差,認知功能下降,自主神經功能受損及焦慮,可能與黑質、腦橋核、中縫核等處神經核團的病理結構改變,多巴胺能、膽堿能、5-羥色胺能、去甲腎上腺素能等神經元功能喪失有關。
快動眼睡眠障礙是發生于快動眼睡眠期的異態睡眠,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密切相關(如帕金森病、路易體癡呆等),也是帕金森病等α突觸核蛋白病的臨床前驅癥狀??靹友鬯哒系K患者極易合并消化系統、泌尿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疾?。ㄓ绕涫窍到y疾病)。快動眼睡眠障礙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受損,多因迷走神經背核的膽堿能神經元數量減少,使胃腸道神經的支配能力下降,胃動力減弱,進而出現便秘、消化不良等癥狀。在睡眠質量方面,患者淺睡眠Ⅰ期時間延長,深睡眠時間縮短,睡眠呈片段化,且伴有抑郁、淡漠等情緒狀態??靹友鬯哒系K對神經性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等的發生有重要影響,而如何保護自主神經元,延緩神經變性,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是醫學研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