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麗/寧夏青銅峽市農業農村局 751600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在豬呼吸道傳染病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并主要通過接觸進行傳播。由于傳統養殖過程中養殖密度較大,養殖方式和養殖環境沒有科學的規范,加上當地氣候環境的多變,從而引發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在豬場范圍內極快的傳播。在養殖過程中,各個年齡階段的豬都有可能得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的高發期主要是3~6個月的豬,因此應當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加以重視。
2.1 不同感染量有不同的癥狀由于豬的抵抗力不同,年齡不同,接種疫苗的時間不同以及豬的生長環境不同使得有不同的感染量。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有一段的潛伏期,發病時間和發病癥狀主要根據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毒力和感染量。
2.2 感染量大的癥狀若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毒力較強和感染量較大,豬的體溫會突然升高,并在發病初期會有腹瀉和嘔吐的癥狀,食欲不振,精神消沉抑郁。在發病一段時間后,五官以及皮膚顏色會有所變化,呼吸特別困難且以嘴呼吸為主,并表現吐舌呼吸,活動逐漸減少,保持呆坐。在豬病危時,豬的體溫快速降低,口鼻吐出泡沫狀血沫。但有的患病豬會猝死,沒有任何的臨床癥狀,這就需要養殖戶提高警惕,及時預防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如若發現突然猝死的病例,應當將死豬進行尸檢,檢查在豬的支氣管和氣管中是否有泡沫狀的血沫,以及肺部是否有纖維性血栓。
2.3 感染量小的癥狀若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毒力較弱和感染量較少,豬的體溫也會升高,一般會在40℃左右,精神狀態低沉抑郁,活動減少。在喂食的過程中會發現食量減小,呼吸較為困難,皮膚變白。在對感染量較小的豬進行尸檢時發現,豬的肺部出現干酪樣病灶,病情發展一段時間后,干酪樣病灶會變膿灶,使肺部與胸膜纖維素性粘連,在心臟附近可發現血點。
在豬的呼吸道疾病中主要有豬肺疫、豬支原體肺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對臨床癥狀進行鑒別診斷,并對豬病進行專業治療至關重要。豬肺疫的臨床癥狀主要在豬的呼吸道有較為粘稠的分泌物,皮膚會出現紅色斑點,并且呼吸時會保持犬坐式;豬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癥狀為咳嗽和氣喘,沒有嚴重的發熱狀況。通過對豬的臨床癥狀和病變情況的鑒別可做出正確的判斷,使豬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對豬的養殖環境進行改善,并每天定時定量的用2%稀戊二醛進行消毒處理,在豬場增加排風系統,保持空氣流通,對衛生保持干凈整潔。除此之外,若發現豬有感染后臨床癥狀后,氨茶堿2mL(含量0.5g)的每頭每次注射1mL。20%替米考星75kg豬每頭每次注射10mL。5%氟尼辛葡甲胺,按0.04mL/kg使用呋塞米按0.1mL/kg使用。以上藥物分別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用3~5d。經過以上方法治療,7d后該群豬全部康復,后續飼料中再拌5d麻杏石甘散以鞏固療效。
5.1 預防準備工作保持豬場中的整潔干凈,加強對豬場衛生的重視,每天安排人員定期對豬場進行消毒,防止病毒的孳生。注意在季節變化時提前準備好藥物,做好預防準備工作。重視疫苗接種工作,疫苗接種可以有效預防病毒的傳播并提高豬的自身抵抗力。病豬要及時進行隔離,以免使豬場內其他豬也患病,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發生于3~6個月齡階段的豬只,因此對豬只的飼養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對豬只的生活環境要加大消毒力度,并保持通風,使病毒沒有任何的傳播機會。在消毒時可選用氫氧化鈉,有較好的消毒效果。在對豬的糞便消毒處理的過程中,可采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同微生物發酵所產生的熱量進行消毒處理。
5.2 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在發現豬患有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時,要及時對病豬進行隔離治療,并針對不同病況挑選不同劑量和不同種類的藥物,以保護豬場內其他健康的豬。不斷完善豬場內的疫情防控制度,進行科學的防控,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檢查和管理疫苗免疫情況。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把疫情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以免造成更大經濟損失。
總之,加強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管控工作以及對豬場內衛生工作的管理,定時定期的接種疫苗,結合當地環境以及具體措施進行防控工作,可有效的預防病毒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