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農業農村局 252000
隨著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的暴發,全國的生豬養殖行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毀滅性打擊。在沒有特效疫苗和有效防控手段的情形下,整個生豬養殖行業陷入困境,這也使生物安全成為了生豬養殖中防控疫病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筆者對生豬養殖生物安全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
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許多養殖人員和場區都避免不了需要注意生物安全問題[1]。生物安全不能只考慮到消毒方法和器具,單單施撒消毒液和生石灰是不科學的。在進行生豬養殖之前,養殖者心中應弄懂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生物安全的根本目的,生豬養殖過程中什么屬于生物安全,怎么將生物安全的理念貫徹到每一個養殖人員心中?
1.1 生物安全的根本目的生物安全不僅能保證生豬不受疫病的侵襲,也能同時維護養殖人員不受人畜共患病的感染[2]。當前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中雖然也存在各種疫病的肆虐,但通過區域性的聯防、檢疫、撲殺都能及時有效地控制住局面。但隨著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傳統的處理方法不能有效阻止疫病擴散,對我國的大部分生豬養殖行業均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并陷入無藥可用的處境,這時生物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2 正視生豬養殖中的生物安全怎么做才能做到生物安全?很多養殖人員接觸到這個概念卻無從下手。重視生物安全不是單純的消毒進出豬場的車輛,也不是單純的在豬場門口設立消毒池,這些雖然確實是生豬養殖場的生物安全要點,但真正的生物安全其實是一種意識,要把這種意識植入每一個生豬養殖員工的思想之中,才是生物安全的重中之重。當前我國從事生豬養殖的一線工人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生物安全意識,因此養殖場應加大生物安全的宣傳力度,定期開展關于生物安全的培訓,讓每個養殖人員都把生物安全牢記于心,并能切身力行去執行。此外,關于生物安全的理念宣傳和實施時,應注意養殖人員的文化程度差異,讓養殖人員自覺、自律地去執行去自我監督。企業的管理者也可以安排相應的監督部門,讓生物安全能真正的落實到生豬養殖過程中去。
疫病傳播的三要素,即傳染源、傳播途徑以及易感動物[3],即使非洲豬瘟的疫情再迅猛也無法繞開這三點。
2.1 嚴格控制本場的生豬接觸到疑似傳染源的場所、人員、器物豬場的周邊環境、種豬的引進(包括精液)、交易活動、屠宰機構、與運輸線的直線距離、場中人員的流動,這些都會直接造成生豬養殖場感染非洲豬瘟的風險。與外界的接觸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把控和消毒,必要時一些敏感東西,需要出具權威機構簽發的相應檢測報告。
2.2 切斷傳播途徑生豬養殖的生活中避免不了需要車輛運輸,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糞尿、分泌物都將成為可疑傳染源,如果沖洗不干凈、消毒不徹底,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因此,生豬養殖場應建立自己的消毒系統,外來車輛進場之前必須經過本場的消毒。
2.3 定期對養殖場做一個風險監測雖然生物安全意識已經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同一個環境中會出現思維上的盲點,時常關注一下周圍環境的變化,以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把不必要的去掉節約成本,并加入新的應注意的點,不斷完善自己場中生物安全系統。
這體現在很多工作做了,但是卻沒起到相應的效果。比如說,豬場入口都會有生石灰消毒池,但是所用的生石灰是否能夠起到消毒作用卻很難保證。生石灰濃度?多久換一次?是不是所有進場人員都要經過這個消毒池都有待考證。
綜上所述,面對非洲豬瘟等疫病的侵襲,生豬養殖受到嚴重的挑戰。養殖戶通過建立足夠堅固的生物安全措施,才能動物疫病阻攔在養殖場之外。因此,提高生物安全意識是每一個從事養殖行業的人員必不可少的職業素養和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