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萍/廣西桂林市永福縣自然資源局 541899
豬圓環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是由豬圓環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總稱,其中包括斷乳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豬皮炎腎病綜合征(PDNS)、母豬繁殖障礙、豬呼吸道病等。最常見的是PMWS,臨床癥狀以病豬消瘦發育不良、貧血黃疸、腎臟壞死、全身淋巴結水腫等為特征。豬圓環病毒病可以導致豬的免疫抑制,更容易繼發感染其他疾病。PMWS首次于1991年在加拿大發現,隨后傳入歐洲美洲等多個國家,現在呈全世界分布。我國在2001年首次發現,目前呈全國流行,對我國的養豬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1]。
豬圓環病毒(Porcine circovirus)隸屬于圓環病毒科,圓環病毒屬。此病毒粒子直徑為17nm,呈二十面體對稱,基因組是單股負鏈環狀DNA。此病毒分為PCV1和PCV2兩個型,PCV1無致病性,PCV2有致病性。豬圓環病毒在外界環境中極易存活,對酸和氯仿不敏感,一般的消毒劑都很難將其消滅。
野豬和家豬都是豬圓環病毒的自然宿主,對豬圓環病毒2型易感性最高。此病毒可感染任何年齡的公豬母豬,但是6~12周的仔豬較易感性更高,而且較成年豬發病時嚴重。此病毒可以通過糞便、尿液、唾液和鼻液等分泌物進行傳播。PCV2也可以通過垂直傳播傳染給仔豬。
3.1 斷乳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仔豬一般在6~12周齡時發病,臨床表現為消化系統、淋巴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癥狀。病豬主要表現為消瘦、腹瀉黃疸、皮膚發白、淋巴結腫大、免疫力下降和生產力降低等。此病常伴發繼發感染和細菌感染,會增大豬圓環病毒病的病死率,發病率和病死率也與養殖場的衛生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病豬解剖后,主要病變區集中在腎臟和淋巴結,腎臟呈灰白色腫脹,伴有出血點,全身淋巴結發生腫大。
3.2 豬皮炎腎病綜合征仔豬一般在8~18周齡時發病,臨床表現為病豬體溫升高、食欲廢絕、皮下水腫,急性病例病豬最快3d死亡。此病的典型癥狀是皮膚癥狀,在病豬的四肢或者會陰部皮膚,出現不規則或者圓形中間帶有黑色病灶的隆起。病豬解剖后,病理變化為動脈炎、出血性壞死性皮炎、腎炎和胸腹水。
3.3 母豬繁殖障礙PCV2可以導致母豬繁殖障礙,并出現木乃伊胎、流產、死胎及弱胎,流產的豬仔沒有明顯的病理變化。
3.4 豬呼吸道病豬呼吸道病主要發生在育成豬和育肥豬,病豬臨床癥狀為營養不良、消瘦、食欲減退、精神萎靡、體溫升高和呼吸困難。病豬解剖后,臨床主要癥狀為彌漫性間質性肺炎。
PCV的診斷需要先了解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再結合病毒檢測才能準確診斷。具體的實驗室診斷方法:無菌采集病豬相應的發病組織和血液為病料進行檢測。病毒的檢測方法有免疫組化技術、病毒分離鑒定、原位雜交、電鏡檢查和PCR技術。PCR技術為最方便快速的方法。抗體的檢測方法有ELISA和間接熒光抗體技術,ELISA方法最為靈敏快速[2]。
本病的防控采用疫苗免疫法和綜合防控方法。目前主要的疫苗有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活載體疫苗。滅活疫苗主要是母豬專用型PCV2全病毒油佐劑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主要是PCV2 Cap免疫性蛋白疫苗,活載體疫苗主要是豬偽狂犬病毒和豬圓環病毒2型重組疫苗[3]。其次就是做好綜合防控措施,保證豬舍的環境衛生,保證豬舍的空氣流通,按時對豬舍及相關器具進行消毒和清潔。保證飼料和飲用水的衛生安全,防止病毒的交叉感染。養殖場實行封閉性管理,對外來車輛和人員要進行消毒檢查,對于引進來的種豬要先進行隔離,經確認無異常再混群飼養。對于已經發病的豬要進行隔離觀察治療。
綜上所述,我國養豬業發達,對豬肉的需要量大,豬圓環病毒這種傳播速度快難去根的病給養豬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預防豬圓環病毒病是保障養豬業發展的重點。目前圓環病毒疫苗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產品體系,需要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去選擇疫苗的種類。除此之外,養殖場還應該加強對生豬的飼養管理,做好日常防護,通過不斷發現問題,去完善健全綜合防治措施,才可以更加有效的預防豬圓環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