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春梅
2019年以來,河南省長垣市立足工作實際,把“組織統領、規劃引領、改革驅動、示范帶動、系統推動”作為總體思路,把實施“11115”鄉村振興計劃作為具體抓手,打出了一套助推鄉村振興的“組合拳”。
長垣市堅持全市“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對重大事項親自過問、關鍵難題親自破解、重要問題親自解決;把鄉鎮(街道)、行政村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責任主體,每季度召開一次現場觀摩推進會,組織市、鄉、村三級干部交流經驗,探討思路,鼓舞干勁,比學趕超;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培養出了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堅持把做好鄉村規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粒扣子”。長垣市依靠規劃,明確發展方向,凝聚干群共識,謀劃轉化項目,盤活沉睡資源。聘請楊保軍等7名專家擔任長垣市鄉村規劃顧問,聘請河南大學規劃院實施了城鎮規劃區外501個行政村的“多規合一”編制工作,并引導各鄉鎮采取規劃競賽、聘請規劃師等方式,對村級規劃進行進一步深化細化。依托“大走訪、大宣講、大討論”活動,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返鄉人士懇談會,征求群眾對村級規劃的意見建議,使規劃更加接地氣、有特色。目前,長垣市多村啟動了“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并成功實施了花香云寨、美味米屯等一批精品村莊規劃。
通過改革夯實鄉村振興的制度基礎。依托土地制度改革,長垣市統籌開展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兩權”抵押貸款、農村房屋不動產登記等涉農改革事項。通過宅基地改革騰退宅基地,未復耕的建黨群文體廣場、村室,發展集體經濟項目、扶貧車間;已復耕的建成果園、花園、菜園、游園等“四園”,拓展了鄉村振興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文化空間。通過改革挖掘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第一桶金”。
長垣市堅持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為著力點,以“暢通、凈化、綠化、美化、文化”五項行動為突破口,通過“五結合”聚集各種資源、各方力量,用系統的思維、系統的方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實招、見實效。
把鄉村振興暢通行動與加快全域融合發展、推動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相結合,將暢通行動分解為交通、燃氣、供水等10個方面,實現燃氣主管網通達所有鄉鎮,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光纖、有線電視村村通,所有市鄉道路通等級公路,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
把鄉村振興凈化行動與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相結合,實行全域市場化保潔服務,按照農村人口比例配備保潔員,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全市行政村建水沖式公廁,農戶建無害化衛生廁所,鋪設農村污水主管網,建設農村污水處理站。
把鄉村振興綠化行動與實施國土綠化、開展生態建設相結合,重點實施道路河渠綠化提升、圍城林圍村林建設、天然文巖渠右堤綠化和工程林營造等重要林業工程。
把鄉村振興美化行動與建設“四美鄉村”“五美庭院”、落實全域旅游規劃相結合,使村莊建筑風貌、外立面美化進一步提升,把全市村莊建成“四美鄉村”,庭院建成“五美庭院”。
把鄉村振興文化行動與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深化移風易俗、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所有鄉村振興重點示范村建村史館、老年人活動中心、養老服務中心、停車場、黨群文體廣場、標準化衛生室、圖書室等公共服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