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錦炎/福建省永安市曹遠畜牧獸醫水產站 366000
保育豬偽狂犬病是養豬行業中非常重要的急性傳染病,在保育豬養殖中流行性比較強。如果保育豬一旦感染,可能會導致母豬死胎、流產,導致公豬不育,或者造成新生豬崽生長停滯、大面積死亡。當前豬偽狂犬病的發病率不斷提升,因此需要加強對保育豬偽狂犬病的發病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1.1 后備母豬引入檢疫不嚴母豬群是保證豬繁殖的關鍵,為了保證豬群的正常生產,必須注重對后備母豬群的引入,對母豬群的不斷引種會加大豬偽狂犬病的感染和發病幾率,導致豬偽狂犬病的發病率提高,并在豬群中流行,使保育豬患病。因此在后備母豬的引進中必須要先進行偽狂犬病的監測,發現偽狂犬病陽性不得引入。
1.2 種豬攜帶偽狂犬病病毒母豬攜帶偽狂犬病病毒的情況比較普遍,母豬妊娠過程中如果攜帶偽狂犬病毒會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如果母豬哺乳期攜帶病毒也會通過乳汁向仔豬傳染。除了母豬之外,公豬攜帶病毒也會導致保育豬攜帶病毒。當前農村散養戶一般通過外購精液的方式進行繁殖,但是一些公豬的養殖場忽視對偽狂犬病疫苗的接種,極可能會攜帶偽狂犬病病毒,而這種病毒會通過公豬的精液在配種的過程中傳染給母豬[1]。因此公豬也需要定期接種偽狂犬病疫苗。
1.3 偽狂犬病的易感動物比較多豬是偽狂犬病的主要寄宿主,但是老鼠、犬、貓以及牛羊等也會感染這種病毒,如果豬在飼養中與感染偽狂犬病病毒的動物接觸,會加大病毒的傳染幾率。特別是豬舍出現老鼠,更容易造成傳染,因此在保育豬的飼養中盡可能避免與其他動物混雜飼養,同時做好滅鼠工作。
1.4 忽視豬偽狂犬病的免疫近年來保育豬的病情出現多元化、復雜化的發展形式,比較普遍的有藍耳病、口蹄疫、流行性腹瀉等,因此養豬戶對這些疾病的預防都比較重視,但是卻忽視了對偽狂犬病的防控。而且很多人片面的認為豬出現異常神經癥狀就是偽狂犬病,卻不了解保育豬的呼吸道疾病也可能會由偽狂犬病導致。
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保育豬偽狂犬病的免疫工作,當前市面上對豬偽狂犬病的預防主要為免疫接種,包括傳統毒株的疫苗和改良后的三基因缺失苗[2],臨床上多采用經典毒株疫苗。對于養殖戶來說,必須要對偽狂犬病的病毒變異情況進行了解,提升病毒防御意識,保證豬場生物安全,進而實現對豬場的凈化工作。
2.1 做好緊急免疫接種工作無論母豬還是公豬都需要定期免疫偽狂犬病活疫苗,在第一次免疫完成后還需要間隔3周后再免疫一次加強免疫效果。對于10日齡內的仔豬可以采用噴鼻免疫的方式進行預防,10日齡以上仍在哺乳期的乳豬和保育豬都需要接受肌肉注射免疫。
2.2 做好隔離、消毒工作如果發現偽狂犬病發病的保育豬需要及時與其他豬進行隔離。如果發現出現不愿意進食、身體狀況非常差,同時伴有嚴重呼吸道疾病,沒有治療價值的保育豬需要及時淘汰,并對保育豬生活過的豬舍進行全面消毒。
2.3 做好病死豬的處理如果保育豬因患偽狂犬病致死,在對尸體處理中需要采用無公害的方式,而且做好對豬舍內工作人員的消毒工作,不得在豬舍內串棟,同時禁止相關管理設備在豬舍中的流動,防止造成傳染。
2.4 做好保育豬的飼養管理在保育豬的管理中需要做好對豬舍的糞便排污工作,做好豬舍的通風換氣。同時在保育豬的飼養中要降低飼養密度,防止保育豬間疾病的流行和傳染,并及時消除應激反應。此外,還可以在保育豬的飼料中多添加多維葡萄糖。
2.5 做好對癥治療工作為了有效控制偽狂犬病在豬舍中的傳播和繼發感染,可以在豬飼料中添加包被恩諾沙星、阿莫西林、葡萄糖以及電解多維等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并適當補充抗病毒中藥劑,比如扶正解毒散、活抗等,對于已經發病的保育豬需要注射黃芪多糖以及頭孢噻呋鈉。
綜上所述,偽狂犬病是保育豬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具有流行性、感染性強的特點,一旦感染致死率也比較高。偽狂犬病的致病原因比較多,包括母豬攜帶病毒、公豬攜帶病毒、易感動物多以及忽視對保育豬的免疫等,導致偽狂犬病發生比較頻繁和普遍。一旦發現患病豬必須要做好及時隔離和治療工作,防止病毒在整個豬群中蔓延,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如果因病致死,還需要做好對致死動物尸體的無害化處理,并做好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