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曼古麗·努爾拉/新疆溫宿縣古勒阿瓦提鄉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 843105
牛產后癱瘓又稱產后低血鈣癥或者生產癱瘓,從中醫的角度,又稱為乳熱癥,是一種嚴重的神經性代謝疾病。通常在分娩的過程中,母牛突然發病,體溫下降,臥地不起,四肢癱瘓,病情嚴重救治不及時可導致死亡。近年來,隨著我國養牛業的迅速發展,此病呈現高發趨勢。所以,積極防治牛產后癱瘓對我國的養牛業意義重大。
目前本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大多數人認為病牛血糖、血鈣過低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后奶牛需要產生大量乳汁,血液中的血糖、血鈣量迅速下降,鈣磷比例失調造成新陳代謝紊亂。也有的人認為,此病是由于大腦皮質暫時性貧血缺氧所致的神經疾病,低血鈣癥狀是大腦皮質缺氧的并發癥[1]。中獸醫則認為母畜以血為本,分娩時失血過多,肝血不足,肝失所養,進而傷氣,從而功能減弱,發生麻痹癱瘓和筋骨不利。
2.1 典型性產后癱瘓典型性產后癱瘓發病迅速,病牛一般在產后72h內發病。病牛通常精神萎靡,食欲廢絕,反芻次數和泌乳量降低,不愿走動,交替踏腳站立,走路時出現共濟失調,容易摔倒。部分牛搖頭磨牙伸舌,開始興奮、鳴叫,體溫下降,鼻鏡較干燥。通常在出現癥狀幾小時后發生癱瘓。發生癱瘓后,病牛一般四肢放于胸腹下伏臥,嗜睡,眼瞼反射消失,針刺皮膚和光線照射都無反應。呼吸時有啰音,呼吸慢而深,胃腸停止蠕動,停止泌乳,體溫下降四肢變冷,脈搏微弱[2]。
2.2 非典型性產后癱瘓非典型性產后癱瘓一般在母牛分娩后比較久的時間才發生。病牛通常精神萎靡,食欲不佳,體溫大于37℃。病牛可以勉強站立,走路時發生搖擺,行走困難。此類型的典型癥狀是病牛的知覺和后軀反射功能下降。臥倒時,病牛頭部會呈“S”型彎曲。總而言之,多數癥狀與典型性產后癱瘓的癥狀類似。
3.1 葡萄糖鈣療法提高病牛的血糖和血鈣的含量,可以治療此病。補充血糖血鈣可以靜脈注射60g葡萄糖酸鈣;也可以5%氯化鈣500mL, 50%葡萄糖500mL,氯化鉀50mL,15%硫酸鎂200mL進行靜脈注射;也可以肌肉注射20mL維丁膠性鈣,同時配合飼料中添加維生素,鈣磷制劑等。
3.2 乳房送風法乳房送風法是治療此病最便捷的方法。乳房送風法相對于使用葡萄糖鈣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例,會有更好的療效。通常使用氣筒膠管、球類打氣筒或者乳房送風器進行操作。使用方法為母牛側臥,排凈乳汁,酒精消毒病牛乳房區域。導管插入乳房,并打滿空氣,使用紗布包扎乳頭,持續1h。對于病例嚴重的可以反復進行打氣。
3.3 對癥治療法使用葡萄糖鈣治療和乳房送風法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高糖和5%碳酸氫鈉進行靜脈注射。對于病情較嚴重的病牛,可以使用咖啡因注射液皮下注射。當直腸有積糞時,需要進行灌腸。當發生瘤胃臌氣時,需要進行穿胃排氣。對病牛進行治療時要加強衛生管理,保持地面干燥,病牛需要經常翻轉,否則長時間側臥容易發生褥瘡[4]。
3.4 中藥治療法甘草20g,青皮25g,當歸、桃仁、枸杞子、桂枝、小茴香、熟地、黃芪、川斷、桑寄生續斷各30g,益智仁、破故紙麥芽各45g,黨參60g,益母草90g,加水煮沸后加入黃酒100g,口服。
4.1 保持營養平衡飼喂的過程中要確保飼料的營養均衡,不能喂一種飼草,需要在草料中添加麥麩、豆類等鈣磷含量比較高的飼料。同時也要補充維生素、強效鈣磷、乳酸鈣和生長素等。在母牛分娩前3d,每天飼喂150g白糖對生產癱瘓有很好的預防效果,在分娩后應該立即服用鹽水。
4.2 加強飼養管管理養殖戶需要加強牛的運動量,運動量提高,牛體質自然也會有所提高。還需要保證牛的光照充足,有利于鈣的吸收。待產母牛的圈舍要做好衛生,保持干燥清潔,做好保暖,盡可能的減少各種應激因素。
總之,牛產后癱瘓在生產實踐中比較常見,治療本病的方法簡單易操作,補充鈣制劑和乳房送風法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對于病牛治療及時的話,病牛易治愈,不會對生產有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