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振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吉格斯太鎮人民政府 014300
1.1 輪狀病毒發生牛病毒性腹瀉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的傳播性比較強,在世界范圍內都存在,能夠感染各個年齡階段的牛和不同品種的牛,尤其對犢牛的危害比較大,患病后的病情也最為嚴重。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牛機體的抵抗力不斷增強,感染輪狀病毒的幾率也在降低。通過觀察牛的糞便可以發現,病牛糞便為白色或灰白色,有時也出現黃褐色,狀態為較粘稠的水樣腹瀉,在病牛的糞便中會發現沒有消化的凝乳塊。
1.2 傳染性腸胃炎傳染性腸胃炎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高發季節,在其他季節也會患病。傳染性腸胃炎的發病原因是由于抵抗力的下降,該病的傳染性比較強,牛場如果出現傳染性腸胃炎,又不能有效的抑制和隔離的話,該病在短時間內就會大范圍的傳播和擴散,危害十分嚴重。傳染性腸胃炎病毒能夠通過患病牛的糞便和分泌物等進行傳播,一些器具、設施和飼料被病毒污染后都能感染健康牛。傳染性腸胃炎在發病過程中呈水樣腹瀉,顏色為黃色,有時也呈現灰白色,發病后期會有腥臭味,同時患病牛食欲不振。
1.3 流行性腹瀉流行性腹瀉有很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冬季是高發季節,該病是一種比較強的病毒性腹瀉。和其他類型的病毒性腹瀉相比,傳播速度比較慢,病毒主要通過糞便和唾液進行傳播,患病后的死亡率相比于其他疾病都比較低,對養牛業的危害比較小。在病牛發病的初期階段可能出現嘔吐的癥狀,隨著病情的加劇,會出現持續性的腹瀉,同時糞便呈灰白色,之后也可能出現黑色水狀腹瀉。此外,患病牛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該病在犢牛表現的癥狀最為明顯和嚴重,一般情況下,成年患病牛的臨床癥狀不是很明顯,一部分患病牛可能出現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的狀況。
牛患腹瀉疾病會影響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如果長時間腹瀉的話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降低對飼料的利用效率,影響牛的正常發育和成長,進而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此外,一些流行性疾病引起的腹瀉具有嚴重的傳染性,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隔離的話很容易傳染給整個牛群。
在牛養殖的過程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積極的防控措施,做好養殖場的日常消毒和管理工作,避免疾病的傳播和交叉感染。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減少環境中的應激因素,保障牛只的健康。如果發現有患病牛,必須對患病牛及時進行隔離,確診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3.1 加強飼養管理采取科學的措施控制牛只的生長環境能夠很好的預防該病的發生,保證牛只能夠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生長,同時保證牛舍內的空氣質量良好,牛只有充足的光照條件。保證牛只的飲水清潔和飼料的清潔,及時清理料槽中剩余的飼料,避免牛只吃到發霉的飼料和冰凍的飼料。
3.2 保證環境衛生清潔重視對牛場的日常消毒和清潔工作,定期對牛場內外的環境進行消毒和清理,對牛只使用的器具進行消毒。及時清理牛只的糞便,避免糞便污染周圍的環境,造成病毒的傳播。此外,消毒工作是防止病毒擴散和蔓延最有效的措施,對養殖場的消毒工作主要包括清掃、高溫消毒、日照消毒、化學消毒等,為此,養殖場必須制定科學的消毒程序,選擇適合的消毒藥物,避免疾病的傳播,不斷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3.3 加強檢疫如果有條件的話,養殖場應該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如果需要引進優質牛,必須對所引進的牛只進行隔離檢疫,保證牛只健康無疾病之后才能夠混合飼養。此外,在引種的過程中避免疾病的傳播,通過科學的檢疫措施來加強對疾病的控制。
3.4 治療方法發現牛只患病之后,必須采取隔離措施。首先,及時清除糞便等污染物,使用藥物注射的方式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可以腹腔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注射液。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射之前需要將藥物水浴加熱至38℃左右。或者使用一定量的葡萄糖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注射液,輔助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增加抗病毒藥物,為病牛提供充足的飲水。如果病牛出現脫水癥狀的話,必須提供補鹽液。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保證環境的衛生和清潔,保證飼養條件的良好,采取正確的注射方式,采取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才能夠加強治療的效果。為此,采取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和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能更好的預防該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