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湖南省瀘溪縣武溪鎮畜牧水產技術推廣和動物防疫站 416100楊昌興/湖南省瀘溪縣畜牧水產局 416100
在養羊業發展的過程中,羊群極易受到疫病和瘟疫的感染,如果不及時做好有效的防控及防治措施,將會造成羊群的大面積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全面加強對羊疫病防控及防治工作至關重要。
1.1 制定合理的防控制度由于羊群養殖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且羊群養殖的密度集中,一旦發生疫病,就會引發疫病大范圍的傳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羊疫病防控工作對養羊業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控機制尤為關鍵。在羊群的大規模養殖中,養殖戶要嚴格按照我國對畜牧業的相關管理規定和政策,并結合疫病的類型和高發季節等情況,制定完善的羊疫病防控制度,并由專門的人員進行監督管理。羊疫病防控制度要具體落實各個環節,管理人員應加大對羊疫病防控制度監督管理的力度,并對員工實行獎懲制度,將羊疫病防控制度與員工的獎金結合,并具體落實好各項制度,對實施制度不理想的員工進行一定的處罰,從而保障養殖場實施疫病防控制度的成效,降低羊的發病率。
1.2 加強疫苗免疫接種加強對羊群的疫苗接種工作,能夠對羊疫病起到一定的防控效果,并能降低羊的發病率,也是大規模羊養殖場防疫工作的重要手段,對羊群注射免疫疫苗,提高羊群的免疫力,降低羊群感染疫病的幾率。首先,要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計劃,具體分析羊群的疫病高發時期,并在疫病發生前后對羊群進行免疫工作。其次,要保障免疫接種工作的科學合理。在對羊群進行免疫接種工作前,要對疫苗進行嚴格的檢查,確保疫苗各方面都符合標準后再進行注射。最后,在對羊群進行免疫工作時,要觀察羊群是否存在母源抗體,再制定羊群的疫苗接種計劃[1]。
1.3 控制疫病的傳播途徑加強對疫病傳播途徑的防控措施,能夠有效降低疫病發生的概率。首先,在羊群進行繁殖的過程中,杜絕與外界動物的接觸,并采取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更能有效降低疫病的發生,并很好的控制疫病傳播途徑。其次,大規模養殖受到外界特殊原因的影響,如品種的改良,就需要與外界動物進行接觸,應該加大對選種羊群的排查力度,盡量選擇遠離疫區的羊群,并進行隔離觀察,在確定沒有疫病情況下進行引種。
2.1 測量羊體溫在規?;B殖的過程中,可以定期對羊群進行體溫的測量,對于發現體溫異常的羊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羊疫病的防控及防治。在對羊群體溫測量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控以下幾點:第一,要在羊正常狀態下進行測量,避免因羊群的劇烈運動而導致體溫升高,將會影響工作人員的測量結果,羊群在飲水過后不能即刻測量體溫,將會影響測量的精確度,待羊群休息半小時后可進行體溫測量。第二,羊群的體溫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段是不同的,通常羊群的上午的體溫要高于下午,溫差在1℃以下。羊群體溫測量的最佳時間應該在上午9∶00~10∶00點,下午15∶00~16∶00,在保障羊群的體溫恒定時再進行測量,從而保證測量的精準性[2]。
2.2 羊保定在對羊群進行疫病防控及防治工作時,要對羊群進行保定。首先,不借助任何器械進行人工保定,這種保定方法對人的體能要求較高,具有一定的風險,就是徒手將羊角固定住,然后將羊的鼻環掛在鼻子上。第二,臥倒保定法。相比較人工保定安全性要高一些,要使用較長的繩子拴在羊角的底部,綁定牢固后將繩子的另一側經過羊的內徑繞到羊的身后,2個以上的人將羊的頭部固定并向側面推,其他人用力向后拉繩子,羊在拉繩子的過程中會失去重心躺倒。第三,環抱保定法。就是在羊的后部對羊進行環抱,限制羊的行動,由于人的力量有限,環抱保定法只適用于力氣較小的羊群。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羊肉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受到人們的廣泛青睞。但在羊群的養殖過程中,各種疫病的出現嚴重威脅著羊群的成長,并影響著養羊業經濟的平穩運行。因此加強羊養殖疫病的防控及防治措施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防控制度,做好羊群的疫苗免疫工作,嚴格控制疫病的傳播途徑,從而有效減少羊群疫病發生的幾率,保障羊群的健康成長,促進養羊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