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百里鎮畜牧開發服務站 744412
隨著我國養殖業的發展,畜禽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常見疾病頻繁暴發,所以我國豬牛羊常見疾病的預防以及治療也是我們相關部門要重視的問題。
1.1 消毒不徹底消毒是疫病防控的基礎,該項工作如果不到位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而消毒也要講究方法和對策,合理消毒才是養殖場防疫的關鍵。目前我國的養殖場特別是中小養殖場,對消毒重要性的認識尚存在不足,同時也不注重消毒劑的選擇,以及其濃度也是隨意使用,甚至使用失效的消毒劑,這樣必會使消毒工作難落實,效果難保證。并且在我國多數養殖場都沒有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所以防疫消毒多是消毒劑隨意用水稀釋后隨意噴施。以上這些都會造成消毒工作的不徹底。
1.2 免疫不科學畜禽的免疫接種是養殖場預防傳染病的主要舉措。然而很多養殖戶的養殖理念比較落后,防疫不到位,特別是個體小規模的養殖場,免疫更加的不到位,接種也不是結合當地疫病流行特點進行。加之養殖戶重視程度低,甚至春秋強制免疫時逃避免疫,這就使得防疫部門的工作開展難度不斷上升。而養殖戶自行疫苗免疫注射時,稀釋倍數控制也不合理,接種劑量沒按照標準進行,疫苗的保存方法不合適也會導致其活性下降,如這類疫苗被使用,免疫接種效果就難以保證。
1.3 疫病檢測不及時定期進行疫病檢疫是當地動物防疫部門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這樣有利于及時、動態掌握當地的疫病流行情況,進而做好其防控工作。但是現實中,疫病檢疫檢驗工作養殖戶配合度并不高,大家對“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認識也不足,這樣當地的防疫配套就很難完善,檢出患病牲畜后,無害化隔離撲殺的難度也較大。同時,在檢疫時存在逃避檢疫的行為,養殖戶的抗拒心理較強,導致當地動物部門對轄區內的疫病流行特點以及流行狀態難以充分掌握,對中小規模養殖場的病情掌控不足,使當地的疫病檢疫檢驗工作流于形式化,使其正常的作用難以發揮[1]。
2.1 構建完善的衛生消毒體系養殖場衛生消毒是其防疫的基礎。科學衛生消毒可以將養殖場中的致病原消滅。通常,養殖場內外環境每周至少消毒1次,畜禽也是一周帶畜(禽)消毒一次。并且消毒藥劑也要根據當地的條件合理選擇,最好多種消毒劑輪換使用,減少致病原的耐藥性。消毒劑科學配比使用,稀釋濃度合理,過高或過低的濃度都會使致病原存留。同時妥善保存消毒劑,禁止使用過期的消毒劑。養殖場還要構建自己的衛生消毒體系,并嚴格執行實施,這樣才可以從源頭上防止疫病傳播。
2.2 科學免疫在開展養殖前,當地的流行病學調查是一定要進行的,可以根據當地畜禽疫病的流行情況、季節特點、養殖情況等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面對重特大疫病時,要嚴格執行相應的免疫程序。疫苗供應商的資質要齊全,并結合養殖規模綜合訂購。疫苗免疫時,科學稀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一豬一針頭的免疫,避免疫病的接種傳播。科學選擇、妥善保存疫苗。每次接種后,要嚴格填寫相關檔案,以備以后的查證和問詢[2]。
2.3 構建科學的疾病監測體系我國當地的動物防疫部門也要積極開展動物疫病的免疫監測。重點做好當下疫病的流行病學調查,這樣才可以掌握其流行態勢以及特點,從而有針對性的防控。同時,疾病的宣傳教育工作也要到位,尤其是疫病流行高發期,養殖戶更要重點檢測積極檢疫。如發現異常,及時將患病動物隔離,嚴格診斷,科學用藥,還要積極報備當地部門。
豬牛羊的各種流行性疾病其預防工作總結起來可以從三方面入手: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想要做好常見疾病的預防工作,第一就要消滅傳染源。首先,嚴格把控引種,堅決不從疫區購進。第二,切斷傳染途徑,全周期嚴格的消毒滅菌,同時還要保證圈舍的通風,夏季降溫防中暑,冬季保暖防凍傷。殺蟲滅鼠,減少病毒的傳播媒介數量。定期接種,保證牲畜的抵抗力。最后若發現疫情以及病畜,及時隔離治療,杜絕其感染更多的牲畜。若無法治愈,及時無害化處理。
綜上所述,我國養殖產業市場巨大,但疾病流行態勢也很嚴峻,我國疫病防控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所以在疾病的防治時就必須做好其常見問題的分析以及整理工作,這樣防治工作才可以正常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