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玲 王有明/陜西省柞水縣畜牧獸醫中心 711400
由于工作變動,筆者到中東部某縣工作。在一年的工作實踐中,參與了兩次懷疑非洲豬瘟撲滅活動,從疫病處置當中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以盡量減少疫病病源傳播,盡快解決防控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進。
1.1 第一次疫病發生在1月份,接到畜主報告后,領導立即安排我們會同鎮畜牧干部趕往該戶,通過對2頭死亡豬只解剖,發現死豬脾臟腫大至正常值1.5~1.8倍,胸腔、腹腔嚴重積水,生前嘔吐等癥狀。再結合以前藥物治療無效,病死率達到30%,飼喂食堂泔水等情況懷疑為非洲豬瘟。多方經過及時協商,于當天晚上連夜人力挖坑將80頭豬全部捕殺后深埋。
1.2 第二次疫病發生在8月份,該場位于深山老林偏僻地帶,在經過前期準備后,當天采用挖機挖坑,將該場所有150余頭病豬電擊致死后深埋。
由于各級領導重視,處置措施得力,兩次疫病均得到及時處置且后續平穩,未再次發生其他豬只發病。但從參與實際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2.1 捕殺過程存有隱患捕殺工作需要兩人操作,同時將電極插入豬體內才能擊殺,如一人反應稍慢,將引起豬只慌亂奔跑,從而可能造成電線纏絞斷裂,特別是在大圈每圈育成豬20多頭的情況下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同時捕殺器供電不穩,常因電壓不足未能及時擊殺豬只,如在第二次捕滅過程中因市電故障,耽擱2個多小時。
2.2 搬運病死豬不易將100~150kg的死豬尸體從圈舍搬運到卷外需要4個壯實勞力,每頭次花費10min,極其費時費力。
2.3 個人防護不足一是參與疫情處置人員只有近似一次性的防護服,稍有碰撞就能造成損壞;二是處置人員后續清洗消毒不便,可能存有帶毒情況。在深埋結束后,處置人員多數已精疲力盡,只能簡單的清洗消毒,而隨身衣物以及體表仍存有病源。以上兩次疫病處置結束都已凌晨,只能回家洗澡,清洗衣物,如果帶有人畜共患病原,則后果難以想象。
3.1 進一步加強領導市縣級領導在處置動物疫情上能夠思想行動一致,但鎮級主管領導在疫病處置上多數指派一名畜牧干部了事,致使在處置用地等具體問題解決上不夠及時。同時由于業務干部待遇不高,從事涉牧衛生津貼自2017年以來都未執行,嚴重影響了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2 改進捕殺處置方式方法采用臨時改建或搭建適合豬只出入圈舍,每次捕殺一頭,及時運走死豬等方式,減少不安全因素。或者改進捕殺裝備,更新捕殺方法。
3.3 急需配置移動清洗消毒設施設備保障疫病處置人員自身安全和維護畜牧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