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 718100
保育豬飼養是整個豬只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比較薄弱的環節,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工作,為豬只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但是在一些養豬場中往往因為飼養管理不科學,導致規模化養豬場養殖效益不高,死亡率增加,嚴重損害了養殖戶的經濟利益和養豬業的健康發展。
為保育豬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在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應該采取科學的措施對養殖場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控制。首先,為豬只提供適合的濕度和溫度環境,重視對外界溫度的調整和控制。外界溫度太高的話,應該適當下調室內的溫度。外界溫度太低的話,應該適當調節養殖場內的溫度,做好科學的保暖措施。其次,通風條件的好壞也直接影響保育豬的健康生長。如果養殖場內的通風條件不好的話,很容易導致豬舍內細菌的孳生,豬患病的可能性增大。養殖人員必須時刻注意通風條件,在換季交替時期應該做好豬舍的通風保溫工作。
采取科學的飼養方式很重要。可以采取一欄一窩的養殖模式,重視對豬群的區分,結合保育豬的生長情況和發育情況再進行分群。科學控制每群保育豬的數量,養殖的密度不能太大,數量太多將影響豬舍內的衛生,很容易孳生細菌,導致保育豬生病。此外,在保育豬分群的過程中還應該考慮外界溫度的變化,在分群之后要密切的關注豬只的生長情況,尤其觀察豬只在生長的過程中是否會出現應激反應和食欲下降的問題,一旦出現上述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的處理。養殖人員做好管理工作,在保育豬分群之前做好飼料投喂工作,適當減少飼料的投放量,增加投放的次數。
3.1 嚴格把關飼料的質量飼料的質量直接影響保育豬的正常發育。為此,應該嚴格把關質量。首先,禁止喂養發霉和變質的飼料,一旦喂食,將嚴重影響豬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甚至威脅豬只的繁殖能力。其次,在喂養飼料之前做好把關工作,監督飼料的質量。此外,飼料庫的地址要科學選擇,應該選擇地勢比較高、排水比較方便的地方,禁止放置在潮濕低洼的地區。
3.2 加強保育豬營養管理保育豬生長的各個階段的生理情況都會發生變化,同時不同的生長時期存在明顯的特點。不同階段對飼料中養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應該為各個階段的保育豬提供充足的飼料養分,同時保證飼料養分的均衡性,采取分階段飼料供給的方法。該方法的主要特點就是將保育豬日糧供給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斷奶、生長到9kg左右,該時期主要以投喂哺乳仔豬飼料為主。第二階段,體重由9kg長到16kg時可以投喂仔豬飼料,同時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些其他的物質,可以在日糧中添加高能量和高適口性的飼料,目的是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還要嚴格控制粗蛋白的含量和賴氨酸的含量。第三階段,體重從16kg長到了26kg,該時期保育豬的消化系統已經比較完善,消化能力逐漸的提高,對粗蛋白質和賴氨酸的需要量也在不斷的增加。此外,該時期可以不使用乳制品和動物蛋白,可以適當的添加豆粕和膨化大豆來增加飼料均衡性。
3.3 保證保育豬飲水充足水源對保育豬的生長有著關鍵的作用,為此,飼養人員應該科學控制水的溫度,溫水是比較好的選擇,能夠保證保育豬的正常體溫。還應該為保育豬提供充足的飲水量,提高保育豬的食欲,促進其健康成長。可以再給保育豬的飲水中加入適當的抗生素或者維生素來提高豬的免疫力,或者添加一些補充維生素類的藥物,避免保育豬受到病原菌的侵襲。
第一,重視對豬場的清潔和消毒工作,保證養殖場清潔衛生的同時定期對其進行消毒,及時將糞便和尿液清理干凈,阻斷病源的發生。在喂養的過程中觀察豬只的身體健康情況,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必須采取科學的措施解決。重視飼養中營養的均衡性,提高豬只的免疫力和的抵抗力。保證豬只的干凈衛生,及時殺滅豬只身體上的寄生蟲,防止疾病的發生。第二,每年定期進行免疫,采取科學的免疫措施,針對不同的疾病制定有針對性的免疫措施,避免疾病的發生和蔓延。第三,為了不斷增加保育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每天在豬只的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促進保育豬健康的成長,為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