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廣西憑祥市上石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32600
張杰平/廣西憑祥市友誼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32600
母牛的分娩期是母牛養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分娩階段的飼養管理、營養物質的供給以及常見疾病的防治直接關系到母牛的繁殖性能以及犢牛的健康狀況。母牛的分娩階段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產仔前和產仔后需要對母牛進行精心的護理。母牛產后癱瘓是分娩階段常見的一種疾病,產后癱瘓的預防對于母牛以及犢牛的健康也非常重要。下文將對母牛分娩期的飼養管理注意事項以及母牛產后癱瘓的防治進行介紹,以期為母牛分娩期的科學養殖帶來幫助。
母牛分娩前后飼料營養物質的供給對于母牛的順利產仔以及后期母牛乳汁的分泌有重要作用。母牛分娩階段需要對其進行精心照料,母牛分娩前的體脂需要保持在一個良好的水平,以便于母牛產后能量的供給以及蛋白質的供應。分娩階段注意保障飼料品質,確保母牛的飼料沒有發霉變質,同時冬季的時候注意母牛飲水的溫度,避免出現飲用冰水導致母牛流產的情況,同時母牛分娩階段飲用水的適宜溫度在36℃左右。母牛分娩階段飼養管理需要注意避免母牛養殖圈舍的坡度較大,防止出現母牛滑倒或者牛只之間相互擠壓的現象[1]。
母牛在分娩期需要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飼養管理,在母牛臨近分娩的前幾天注意做好值班以及母牛護理的工作,技術人員做好準備給母牛接產或者助產的工作。在母牛產出犢牛之后需要及時給母牛飼喂含有一定量麩皮的溫水,同時加入一定的食鹽,給母牛補充水分的同時保障母牛腹壓的正常。在母牛分娩之后1周之內,母牛生殖系統以及消化系統均沒有完全恢復,這個階段對于母牛精飼料的投喂需要進行一定的控制,在分娩1周之后,母牛精飼料補充料的投喂可以逐漸提高到正常水平。
母牛分娩后容易出現產后癱瘓的情況,產后癱瘓是指成年母牛在分娩后突然出現的一種營養代謝疾病,由于血液中鈣水平的急性下降所導致。產后癱瘓常見于高產母牛中,由于母牛體內血鈣濃度的急性下降,而出現癱瘓的現象。母牛產后癱瘓若沒有進行及時的治療對于后期母牛的繁殖性能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嚴重的可能直接導致母牛的死亡。對于母牛產后癱瘓疾病我們需要提前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首先我們可以在妊娠母牛的飼料中減少稻草或者秸稈類飼料的比例,有研究表明妊娠期母牛采食大量稻草或者秸稈類飼料更容易出現產后癱瘓的情況,我們在減少稻草和秸稈類飼料的同時在母牛的妊娠后期飼料中適當添加鈣磷物質含量豐富的飼料,將鈣磷的比例控制在2∶1左右,不但可以有效防止母牛出現產后癱瘓的情況,還可以給妊娠母牛供給豐富的礦物質元素[2]。
母牛分娩產出犢牛后,犢牛的護理過程也非常重要。在犢牛剛出生的階段,牛只首次暴露在自然環境中,犢牛此時的免疫能力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差,比較容易出現患病的情況,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腹瀉以及犢牛肺炎,此時需要及時進行科學的治療,不然很難保障犢牛的成活。犢牛在出生后我們還要注意避免出現被母牛壓死或者踩死的情況,注意將母牛和犢牛分開,避免導致犢牛意外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犢牛出生后需要及時進行初乳的喂養,以提高犢牛對疾病以及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犢牛的免疫力。部分養殖場中的飼養人員不夠專業,對于犢牛的生理狀況等各個方面都不夠了解,經常出現飼喂不及時、營養狀況跟不上的情況,這將導致犢牛生產性能下降或者出現疾病,進而造成犢牛成活率的下降[3]。
綜上所述,母牛分娩階段的飼養管理非常關鍵,直接影響到后期母牛的繁殖性能以及犢牛的健康水平,做好母牛分娩期的營養供給以及飼養管理,預防母牛產后癱瘓的情況,改善初產犢牛的飼養管理水平,我們可以有效的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為牛只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