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沛/甘肅省臨洮縣八里鋪鎮畜牧獸醫站 730500
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畜牧業養殖業養殖用地難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成為阻礙我國畜牧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肉類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畜產品在日常飲食中的作用已經凸顯,其產值占到農業生產總產值的一半以上,消費結構的變化極大的刺激了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導致規模化養殖場數量也在逐年增多。而畜牧業作為土地密集型產業,對土地的需求量很大,這樣導致了畜牧業用地的緊張,形成了畜牧業發展和土地利用之間的矛盾。畜牧業是農業系統中土地面積效益最高的產業之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打造農業產業的重要支柱。因此,合理利用和增加畜牧業用地,對于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土地總體規劃不明確我國目前的畜牧業用地都未納入土地總體利用規劃,沒有政策的明確規定,很多地方都是臨時用地,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更是壓縮了畜牧養殖用地的空間。隨著環保政策的頒布和禁養區的劃分,以及國家對基本農田劃分的確定,地方政府土地總體規劃不明確,導致畜牧業用地越來越困難,用地難的問題尤其突出。
2.2 養殖場用地手續不齊全隨著規模養殖場的迅速增多,用地量也在逐漸增加,但是很多養殖場、養殖小區以及規模養殖戶都在建場時沒有辦理合法的土地利用手續,大多建在了農用耕地上,只是辦有簡單的土地復墾協議,并不具備合法的養殖場用地手續。
2.3 部分養殖場占用牧草地牧草地作為畜牧業綜合利用的組成部分,需要在加大保護的基礎上有效利用。由于養殖場用地的難度在逐漸加大,部分養殖場存在侵占牧草地的現象,對牧草造成了破壞,不利于牧草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更會導致違法現象的發生,既破壞了牧草生態環境,又損失了養殖的經濟利益。
3.1 依法用地原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規定,做到畜牧業用地依法、合規規劃、審批,既要確保林地、草地和基本農田的合理利用,又要有效規劃使用荒灘地、廢舊廠房、學校、閑雜地等土地資源的同時,盡可能不占或者少占用耕地。土地審批以后,嚴格按照審批事項進行建設。用地期限滿之后,不打算從事養殖業的,由負責人將養殖場土地使用權依法恢復。
3.2 規劃相互銜接的原則畜牧業用地要嚴格按照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做好城鎮化、鄉村振興等相關規劃,使得畜牧業用地納入總體規劃的范圍,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適應,對于不符合規劃的用地要積極銜接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積極整改,并到畜牧、國土、環保部門備案。
3.3 資源循環利用原則在畜牧業用地規劃中要做好長遠規劃,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條件標準,遠離村莊、水源和交通干線,著眼于長遠發展,對于養殖業產生的糞污要做好資源化利用,實現畜牧業和環境的協調友好發展。
4.1 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積極銜接政府部門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將畜牧業養殖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滿足從事畜牧業養殖用地的需求。尤其是在城鎮化和鄉鎮振興中要為畜牧業的發展預留相應的用地規劃,從而更好的促進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4.2 簡化畜牧業用地審批程序畜牧業用地必須嚴格審批,但在審批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畜牧業用地的嚴格標準,遵循相關法律,依法審批。具體流程包括先由養殖企業提出用地申請,養殖場所在鄉鎮、畜牧、國土和環保部門通過實地查看、科學規劃、嚴格審核等環節,幫助養殖企業做好用地選址,并辦理相關用地手續,保障畜牧業用地的合法性。
4.3 合理利用和保護牧草地牧草和林地作為土地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進行合理規劃、科學使用。在合理利用和保護牧草資源的基礎上,科學規劃,通過技術改造和人工培訓提升牧草地的利用和改良效率。具體包括建立人工草場、草場輪休、牧草改良等措施,有計劃的將天然牧草培育成人工或半人工草場,更好的促進農業、林業和牧業的快速發展。
總之,畜牧業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規劃利用畜牧業養殖用地,需要從納入土地總體規劃、簡化土地審批程序和保護牧草地入手,解決規模養殖場用地難的問題,保障畜牧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