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身體素質卻在下降,尤其是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幅度明顯,小學生們是我們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希望。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小學生體質成為我們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相關部門于1995年及2002年開始分別頒布實施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方案、《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及《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等。2002年,“健康第一”成為各大學校奉行的主旨,并從多個方面進行實施,并且擬定了適用于小學生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并迅速投入應用。相關資料和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尤其表現在速度、耐力及力量素質上,下降幅度明顯。2007年以《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為依據,開展大量工作來發展小學生體質。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小學生家長對于自己的孩子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孩子文化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學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各樣文化科目的輔導班,嚴重影響了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和身體素質的發展,尤其是速度素質的提高和發展。通過對招遠市一年級小學生速度素質的測試調查發現,一年級小學生速度素質水平整體很差,跟國家頒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里的數據做比較呈下降趨勢。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速度素質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速度素質的提高可以為小學生的身體全面發展和生長發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李輝認為:速度是描繪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發生此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
張正紅《速度素質的生理基礎與訓練》提出:速度素質反應的快慢主要取決于人體運動神經中樞興奮性與抑制性之間的轉換速度,即神經活動的靈活性。體育運動中以快速和高頻率完成的動作,神經靈活性和興奮性起著決定性作用。
田麥久在《運動訓練學》提出: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包括人體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和對外界信號快速反應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
王步標、華明、鄧樹勛等《運動生理學》認為:速度素質是人體進行快速運動能力的綜合表現。按有機體運動時所表現出的運動狀態可分為:反應速度,即對各種外部刺激發生快速反應的應激能力;動作速度,即完成單個動作時所需時間的長短;位移速度,即人體周期性運動中通過一定距離時間的長短。
本文以山東省招遠市實驗小學一年級1-3班的學生速度素質開發現狀為研究對象。本次試驗研究以招遠市試驗小學一年級1-3班的45名男生和45名女生作為試驗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國家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SCI、核心期刊、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檢索和查閱大量有關小學生身體素質和速度素質及小學生速度素質開發等方面的書籍及文獻資料,總結當前國內外有關小學生速度素質發展的現狀及速度開發的研究成果,為本次論文撰寫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
(2)訪談調查法。
對有關中小學體育專家和小學體育老師進行相關問題的訪問和咨詢,了解當前小學生速度素質發展的現狀和相關問題,學習和了解小學生的身體活動規律,以及有沒有開展有關速度素質方面的課程,為研究速度素質現狀調查的分析研究提供正確的指引和建議。
(3)問卷調查法。
對一年級學生和其家長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家長的調查了解小學生的是否進行日常體育活動、每周運動頻率以及體育運動方式;通過對一年級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小學體育課的開展情況和對體育課的愛好程度,從而初步對一年級小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環境和體育課的開展有所了解,以便后期調查研究。
(4)實驗法。
通過對實驗小學一年級的1-3班的學生,男生總計45名,女生總計45名,利用體育課的時間分班進行男女生50m速度測試,從而統計男女生跑完50m時所用的時間,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的數據進行對比,結果進行對一年級學生速度素質發展現狀的分析。
通過對一年級1-3班的男女生分別進行50m速度測試,根據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這四個等級來判斷速度素質標準是否符合標準。
速度素質是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是跑類運動項目的基礎,也是身體素質發展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速度素質的發展對其他身體素質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和作用,因此速度素質的發展對小學生的生長發育和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義。鑒于一年級學生速度素質處于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對一年級學生進行速度素質現狀調查,發現現存的速度素質發展狀況和問題,并為小學生身體素質更好的發展尤其是速度素質的提高提供方法和手段,從而使學生們健康積極的成長。
50m跑測試是反應小學生速度素質的重要指標,通過50m跑的測試數據,也能很好地反映出小學生當前的速度素質發展現狀。調查顯示,通過50m跑測試有27名不及格,14名及格,4名良好;對42名女生的50m速度素質測試有25名不及格,19名及格,1名良好。極小部分男女生的速度測試標準是良好的,部分男女生速度測試標準是及格。但是,大部分的一年級男女生的速度測試標準是不及格的,沒有一個優秀的學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起跑時的反應速度較慢,所以在起跑時就慢了許多;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跑的過程中發力不明顯,松松散散,一看就是在學習和生活中很少甚至沒有進行過體育運動。所以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重視對小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培養,進行多種形式的體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們的運動興趣和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
(1)一年級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他們身體素質的好壞對以后他們生長發育有著重要影響,在50m速度測試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很明顯就能看出不會跑步,起跑反應也很慢,測試之前也能看出心里是比較緊張的,在平常也是不怎么參加體育方面的活動,身體素質很差,導致測試結果很多都是不合格的,這些都對于小學生的速度素質發展產生影響;
(2)通過對專家的訪談得出:一年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開發都是處于比較高的水平,有利于各項素質的開發。通過對體育教師的訪談得出:學生上體育課不是很積極,對體育課沒有興趣。上體育課時,懶懶散散,怕出汗和受傷,不善于展現自己,對體育課的內容比較挑剔。通過對一年級學生及其家長進行的問卷調查整理得出:大部分的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甚至不進行體育運動,對體育課的開展沒有興趣以及對沒有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就不會進行,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小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發展,尤其是對小學生速度素質的開發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3)通過對一年級1-3班的學生進行速度素質測試的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小學生的速度素質總體較差,1-3班總計48名男生的50m速度素質測試有27名不及格、14名及格、4名良好;對42名女生的50m速度素質測試有25名不及格、19名及格、1名良好。極小部分男女生的速度測試標準是良好的,部分男女生速度測試標準是及格。但是,大部分的一年級男女生的速度測試標準是不及格的,沒有一個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