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袁 華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對煤炭行業的沖擊和影響,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明顯而深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潮流來了,跟不上就會落后,就會被淘汰。我們能夠做的和應該做的就是要搶抓機遇,加大創新投入,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回望遼寧省鐵法礦區60年開發建設歷程,鐵能人改革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新形勢下,遼寧能源集團鐵法能源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理性分析研判行業發展態勢,重新審視企業發展優勢和短板,帶領廣大干部職工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搶抓發展機遇,深入推進“科技興企,人才強企”發展戰略,不斷引進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大力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努力探索出一條科技引領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鐵法能源公司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生產、經營、管理和技術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但和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發展不能枕著功績簿過日子,更不能固步自封、坐井觀天,必須不斷審視行業發展現狀,不斷吸收新的血液和營養。
鐵法能源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充分認識到,在全面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大興學習之風,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汲取新知識、掌握新本領。為此,他們制定了“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方針,鼓勵全員認真學習和借鑒先進企業成功經驗,用新的理念和知識武裝頭腦,為已經到來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儲備知識,提素增能。
“走出去學”是拓寬視野、更新理念的有效途徑。2019年4月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榮德率隊到中國礦業大學、兗礦集團和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學習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企業改革和轉型發展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隨后,公司又組織人員圍繞安全培訓工作到淮北礦業集團、淮南礦業集團和中國礦大學習考察。記憶截割采煤機、一鍵式集控、多功能通訊、培訓移動e課堂等先進技術對考察人員觸動頗深,新的理念和認知在耳聞目染中形成并鞏固。
考察歸來,陳榮德董事長組織相關人員召開座談會,認真梳理所學、所感、所悟,大家一致認為:通過走出去學習,開闊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學到了經驗,真切感受到了優秀煤炭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永不停歇的創新步伐。一定要對這些經驗進行深入研究、消化理解,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借鑒和運用,使之盡快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新動能。
“請進來學”是豐富職工知識結構,激發職工學習熱情的重要手段。鐵法能源公司積極聯系國家級機構和專家傳授知識,相繼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何滿潮,重慶大學教授胡千庭,山東科技大學心理學教授、國家應急管理部安全培訓專家劉杰來公司分別作無煤柱開采110/N00工法技術、煤與瓦斯突出防治、安全生產心理學講座。此外,邀請淮北礦業集團工匠大師工作室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中國職工技術協會會員楊杰作報告,并聘任他為高技能人才培養指導顧問。專家學者們陸續把新知識、新理念帶到企業,拓展了干部職工的思維和知識視野,為推動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保障。
當前,煤炭行業發展十分迅猛,新技術新成果層出不窮,對職工隊伍的理論素養、知識結構、業務本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鐵法能源公司有著一支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隊伍,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廣大職工新知識、新技術的不足及掌握新知識能力的缺乏等問題開始凸顯。為此,公司高度重視專業技能培訓,全面提升職工技術水平,盡快把人才資源的潛在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不斷滿足高質量發展需求。
鐵法能源公司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煤礦安全培訓工作現場會精神和上級有關要求,堅持從頂層設計入手,全面深化改革安全培訓工作。組織人員赴淮北礦業集團、中國礦大和淮南礦業集團學習考察;建立“黨管培訓”工作機制;確立“培訓是最有效的安全投入,培訓是企業發展的基石”的培訓理念,形成了“培訓貴,不培訓更貴”的共識。負責公司安全培訓工作的遼北技師學院,完善和升級了安培中心實訓基地,為提升全員培訓效果提供了完備的軟硬件基礎。
借助中國礦業大學優秀的教育資源,委托校方為公司培訓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公司陸續派遣了采煤掘進、機電運輸、通風與地測、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培訓師資人員共計284人到礦大學習,為礦井技術革命做好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為不斷提升安全培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公司還從礦大引進了一套煤礦培訓移動云平臺學習系統,將安全培訓從實體課堂搬到手機上,職工通過手機下載APP客戶端,就可登錄到系統界面,查閱各種文件、制度,了解行業新聞,學習各種安全知識。作為培訓移動云平臺的試點單位,大隆礦率先打造完成了具有本礦特點的“學習強礦”網絡培訓系統,創建了通知公告、安全動態、視頻課程、練習考核、有獎答題等多個實用板塊,使手邊課堂、掌上課堂、網絡移動課堂成為新常態,答題搶紅包、學習掙積分等有獎促學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在積極引進新事物的同時,鐵法能源公司還進一步發揮已打造多年,并已形成品牌的職工技能大賽、科技創新成果評比、創新工作室等活動平臺作用,全方位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公司職工技能大賽已成功舉辦了五屆,大賽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內涵不斷豐富,質量不斷提升,已成為職工切磋技藝、展示技能的重要平臺。不久前閉幕的科技工作暨第五屆職工技能大賽總結表彰大會,對新產生的40名“工種狀元”、38名“技術標兵”、39名“技術能手”、117名“優秀選手”和新評選出的33名技術專家、121名優秀技術人才,進行了表彰和獎勵。
近兩年來,鐵法能源公司共實施自主科技研發項目78項、獲獎28項,實施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項目6項、獲獎4項,實施技術革新項目271項、獲獎143項;取得技術專利55件;獲得管理創新成果獎11項、煤炭工業協會技術革新成果等級獎11項;11篇論文獲得省級科技論文獎,98篇論文獲得市級科技論文獎。
為不斷提高全員創新能動性,使創新成果更好地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各單位陸續打造了“創新工作室”。大興礦“孫杰創新工作室”不僅服務本礦,還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團隊參觀學習。曉南礦“李威創新工作室”在中國工業論壇首屆創新工匠高峰論壇上,獲得“優秀班組創新工作室”稱號。小康礦“王曙勛創新工作室”主攻“一通三防”技術難題,為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通過系統、全面的人才培養工作,全國煤機大工匠孫杰、全國十大創新工匠李新偉、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孫海濤、遼寧省鉗工大賽第一名獲得者宋喜軍等一大批高技能型人才脫穎而出,他們致力于解決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遇到的瓶頸和難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多年來,鐵法能源公司堅持科技興企戰略,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煤炭生產,薄煤層全自動化開采、水庫下綜采放頂煤開采、極軟巖巷道復合支護等技術達到了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煤炭資源儲量逐漸萎縮、開采條件日趨復雜、人員短缺等問題開始凸顯,現有技術已無法滿足發展需要,必須探索實施適應現代安全生產需求的新技術、新工藝。
“要加快推進‘四化’建設和‘一優三減’工作,用三至五年時間進行回采革命和支護革命,不斷提升礦井科技含量,實現‘無人則安、少人則安’。”公司干部大會上,陳榮德董事長語氣堅定地強調。一場關系到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技術革命就此展開。
智能化開采是煤礦生產方式的一次革命,可以解放大量不可再生煤炭資源,有效延長礦井服務年限。2018年末,鐵法能源公司加大投入,引進了首套智能化綜采設備,并安裝于小青礦北二407綜采工作面。公司以高標準為原則,堅定“地面遠程集中控制”這個目標,狠抓每個細節,在原有設計的基礎上,又把運輸順槽的兩部皮帶也納入到智能化控制體系中。經過艱苦努力,小青礦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安裝成功,設備運行穩定可靠,自動化率達到了95%以上,已領先全國平均水平。采煤設備全部為遠程集中控制,實現了地面調度指揮中心“一鍵啟停”目標,采煤機記憶截割采煤、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移架和推溜、設備聯動閉鎖控制……工作面開采變得更加連續、安全和高效。該智能化工作面的成功建設,標志著鐵法能源公司煤炭開采已邁入智能化開采新時代,幾代煤炭人期待的井下“無人化、少人化”夢想正在逐漸變為現實,這也標志著公司“四化”建設新征程正式開啟。
“110工法”是煤炭行業最有前景的技術之一,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綜采工作面掘進成本,另一方面無煤柱開采可大大提高資源回收率。該技術已在陜西、四川、黑龍江、山西、河南等省的500多家煤礦成功應用。
鐵法能源公司充分認識到“110工法”是煤礦實現安全、高效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決煤礦長期面臨的“安全、資源回收和開采成本”三個突出問題的有力法寶。早在2016年,鐵法能源公司就在域外東林公司成功應用了“110工法”,當時的兩個綜采工作面少掘進巷道2050米,多回收煤柱煤9.25萬噸,創造效益2278萬元。2019年,公司以曉南礦N1-1502工作面為試點,開始在域內上馬“110工法”。3月25日,公司在曉南礦召開“110工法”推廣應用現場會,共同分享“110工法”創新成果,感受支護技術革命帶來的新變化,并就進一步推廣該工法做了相應規劃和部署。
小康礦屬世界罕見極軟巖礦井,原煤圍巖由油母頁巖、泥巖、粉砂巖等構成,支護難度大,傳統的支護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惡化的開采條件。2018年,小康礦開始與鶴崗市新智巖體加固技術研究所馬國彥教授合作,研究和探索適合礦井目前開采的更有效的支護方法。針對軟巖的孔隙率大、變形大,可灌性小、軟化系數小、強度小,以及賦存效應和時間效應等特性,創新提出流變性軟巖劈裂充填、壓縮灌漿加固方法,即“流變性軟巖加固技術”。該技術率先在小康礦南二北五工作面回順170~270m間進行大膽試驗,結果證明該段巷道強度完全達到預期要求。據統計,該試驗段投入材料和人工平均成本為3307元/m,與原聯合支護成本11819元/m比較,可節省翻修材料、人工成本145.12萬元。該技術的成功應用,實現了回采巷道無翻修的革命性突破,大幅降低了軟巖巷道翻修成本和職工勞動強度。
在不斷引進前沿技術的同時,鐵法能源公司不忘激發科技創新自身能效,積極開展技術攻關。礦井主要提升系統電控改造、電力集中監控系統、架空乘人裝置自動化改造、皮帶機遠方監控等技改項目得到進一步推廣,礦井多個地點實現了自動運行和無人值守。
開揚新道,不廢古流;守正開新,氣象萬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鐵法能源公司將進一步落實能源革命戰略要求,深入推動煤炭技術革新,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奮力開創新時代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