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所有人都有被人在背后說壞話,被“整”的經(jīng)歷,所以古人總結(jié)道:誰人不被人后說,誰人背后不說人?意思明白得很,此事古難全,不可幸免。
但是,幾乎每個人都力爭避免此類事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他們或先下手為強,打趴對方,打壓嫌疑對象;或取悅于人,從不流露真性情,讓你難以捉摸;或事事當(dāng)和氣佬,遷就人,息事寧人;或忍氣吞聲,裝出一副什么都不爭、什么都不懂的樣子。
可一年過去了,幾年過去了,一回想往事,竟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有效的,是可達預(yù)期的,是可以置之不理的。沒有人躲得了別人的議論、別人的注視,這包括躲不了被人身攻擊,被放暗箭。
年輕人都怕這類議論,這類攻擊,對這些“整”人術(shù),心情極不爽。于是發(fā)出種種感嘆,有些人對這種背后貶人、妄議別人、放冷箭的做法十分反感,銘記在心。怎么辦呢?難道路不平,沒行徑,就不上山砍柴了?
米飯里有一粒砂子硌痛了牙,就從此不吃大米?
老師有一節(jié)課批評了你,就從此逃學(xué)不聽?
有人背后說了你,就怨恨所有的人?
千萬別任性了,任性的結(jié)果是自己“整”了自己,是失控,是沒有一種協(xié)調(diào)力。同樣,沒有選擇一種合適你自己的待人接物的方法,你是很難穩(wěn)步向前的。
誰喜歡被別人“整”呢?廣東人稱這個“整”就是“整蠱”,意思是“揭秘,議舊事”,這是孔孟先賢早就意識到的事情。有人喜歡“整蠱”擺弄你以前的舊事,必然就會出現(xiàn)向你報告此類事的人,單位里如果有一批這樣的人,一定是陰風(fēng)陣陣,十分可怖的景象。誰都不喜歡被人“整”,誰也不喜歡饒舌之人,在你面前擺弄一些負面信息的人。
怎么辦呢?其一我們要端正自己,不去整人,不去揭秘窺秘,不去議陳舊之事,不去揭別人老底,不要養(yǎng)成背后非議人的惡習(xí)。有些人認為這很難做到,其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的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正人君子,雖然他們沒有很高的職級,但他們在群眾中很有威信。每個單位都有這樣的人,踏實沉穩(wěn)有見地的人,我們要學(xué)習(xí)這類人。其二是我們必須營造一種正氣,一種好的氛圍,要藝術(shù)地處理這類事。如,有一人向你饒舌,說某人背后怎么怎么說你了,怎么怎么“亂搞”了。日后你見到此人時,你千萬別沖過去一記左勾拳,然后雙一下“雙龍出海”招數(shù)。你要笑著對他說:多謝你托人向我“露”了一手,多謝你教我做人做事。至于你說的那件某某某的事,我以后會處理得更好。然后你緊握他的雙手,不停地搖。一般情況下,這類事不會發(fā)生第二次了,因為他已經(jīng)被你高超的政務(wù)藝術(shù)“震”住了。其三是不必多去理睬攻擊你的人,也不必得罪他們,表面上微笑、點頭,但決不可融入。見到此類人,一律點頭,擠出笑容,然后飛奔而過。
懂得向背后整你的人在心里說一聲“你以為你是誰”的人,一定是有實力的人,但這個實力不是擺弄你的背景,擺弄你的后臺,而是一種禮儀,一種風(fēng)度,一種信號。你要這種人消失、不存在,那是不可能的,就像“西門慶”被罵了多少年,今天一樣有這類人。就像人們鄙視“痞子”,痞子仍然生猛活動,到處可尋。
不少高人毀在小人之手,不少能人敗在“整蠱”人的奸人口中、手中,切不可輕視,切不可書生氣十足。你要常常扮演出一副天真爛漫的模樣,向“整蠱”你的人致謝、微笑,把他們弄得昏頭昏腦、魂飛魄散,就是你的“功力”不凡的表現(xiàn)。而你聽到有人“整”你之后,有人饒舌之后,你急了,你氣憤了,你狂叫了,你沖動了,那證明你仍要學(xué)習(xí),仍要悟道。
人生是有各種“坎”的,整人是最常見的一種,不要怕,《西游記》里的幾個人物你都要學(xué),不同場合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取到真經(jīng)。
(孫玉淘薦自《點亮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