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決策部署,堅決盡快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把損失降至最低,要適時適度調整思路,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一邊救人一邊救企業“兩手抓、兩手硬”的方針,同心協力共渡難關,恢復社會經濟發展秩序,為加快戰勝疫情提升“免疫力”,推進防疫與改革發展穩定互促“雙贏”,確保如期實現整體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如何應對疫情采取精準有效政策措施,我們進行了深入調研思考。
一、維護城鄉運轉,為打贏防疫總體戰強化物質保障
一是加強城鄉人民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強化政府儲備、物流企業貨源組織和批發零售供應。監測和提升缺貨商品補貨效率。設立防控物資進口快速通關專用窗口和各類物資采購貯運綠色通道。加強價格監測監管,嚴肅查處借機漲價等違法行為。三是加強流動人口疫情防控服務管理。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分類分區管理,科學防控。對到蘭人員14日內實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不得隨意封村、斷路、關閉市場店鋪旅館和公共交通等,維護基層日常社會秩序。三是全面維護社會經濟秩序。鼓勵企業實行彈性工作時間、錯峰上下班,有條件的可以實行在線辦公。加強智慧政務建設,推行“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大力推行遠程教育、網上培訓、網上醫院、電子商務、手機網銀、線上繳費辦稅、分餐速遞等無接觸在線生產營銷新模式。
二、促復工抓項目,為打贏防疫阻擊戰強化免疫能力
一是加快各類企業復工復產。要在搞好防疫的同時,對現有的企業和存量生產能力,加快復工復產,對新擴續建的企業和項目,加快啟動早日開工建設,擴大增量生產能力,力促全市經濟逆勢增長,爭取實現首季“開門紅”。二是狠抓重大建設項目落地服務。重點加強對公共服務、民生保障和基礎設施等三大類型重大建設項目的全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完善暢通網上審批辦理,全面落實企業投資項目代辦幫辦制。三是加快公共衛生防疫項目審批建設。對新落地生產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的項目加快審批,各區圍繞防控物資和配套部件、材料項目生產建設、認證等方面,開辟一站式、全鏈條并行、48小時內辦結的審批綠色通道,優先配置用地用水用電等資源型指標。
三、著力應急建設,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抗御后勁
一是狠抓應急建設綜合動態管理。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快適度對全市今后重大建設項目中mbGi8FrsECpFrcRisi3roQ==長期規劃布局做出重大調整,對現有重大建設項目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摸底清理,實行“調停緩撤”,重點謀劃、凝練和儲備一批公共衛生醫療大健康類、公共民生服務基礎保障類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類等重大建設項目。二是狠抓平戰結合重大項目加快實施。近期內要重點謀劃,支持加快建設蘭州新區和榆中、紅古等生豬規模養殖、大型農畜產品冷鏈企業等“菜籃子”產品工程項目,大中型糧油副食民生物資保障儲備庫基礎設施和物資儲備保障網絡體系重大建設項目,榆中生態創新城、蘭州新區等大型醫院、蘭州奧體中心和倉儲物流企業(體育館和大型庫房,在重大公共事件突發時可改建為方艙醫院或臨時避難所)重大建設項目等。
四、突出科技創新,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技術支撐
一是加強防疫藥品研發和技術攻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醫療機構積極開展針對新冠肺炎預防、診斷與治療創新品種臨床研究,支持醫藥類企業加快抗病毒藥物、檢測試劑研發和生產。為生產相關藥品、試劑、疫苗研發機構辦理采購國產設備退稅。二是扶持建設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創業園。對在疫情期間為承租的中小企業的創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基地等各類載體,優先予以政策扶持,加快大健康產業全產業鏈建設。三是深入實施產業發展和衛生應急賦能行動計劃。在搞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以智慧信息化賦能產業經濟發展,圍繞提升基礎設施能力“新基建”和加快產業鏈現代化建設,通過“四有兩真”精準招商,加快引進建設一批智慧代現代化公共服務、衛生醫療、應急管理類等重大項目。
五、加大防疫投入,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資金支持
一是建立疫情防控專項基金。建立開放式吸納的資金池,主要用于全市醫藥物資儲備、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疫情防控所需醫用設備設施和防護物資等。市、區(縣)兩級財政加大疫情防控庫款保障力度,優先調度,確保預算安排的疫情防控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二是加強醫療費用保障。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救治費用由財政予以全額補助。對防控一線人員給予每人每天300元補助,對防控其他人員補助200元,均免征個稅。因工感染新冠肺炎的認定為工傷,將新冠肺炎診療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臨時納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為全市醫護人員全部購買一年期人身保險。三是加大民生領域的融資支持力度。鼓勵轄區內各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一線的相關單位和工作者、接受治療或隔離的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提供更優惠的金融服務,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
六、強化企業服務,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政策扶持
一是加快衛生防疫等公共服務產業建設。支持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生產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提質增效增加產能,對相關有效釋放產能的項目提供投資補貼或者貸款貼息。二是幫助各類企業穩定生產經營。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物資保障、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等問題,加強防控監督指導,確保企業在疫情防控達標前提下正常生產。實施靈活用工政策,允許企業綜合調劑使用年度內的休息日,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待崗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三是實施援企穩崗政策。為確保穩定企業職工隊伍,特別是防止既有人才流失等,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七、減輕企業負擔,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基礎動力
一是減免中小企業房租。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1個月房租免收、2個月房租減半。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為租戶減免租金。二是減免中小企業稅費。因疫情導致企業發生重大損失,可申請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減免。三是延期交納稅費。對因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將1-2月養老、失業和工傷等社會保險費征收期延長至3月底。對于文化旅游、住宿餐飲、商貿會展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企業,可延長至7月底。四是減免進口防控物資稅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捐贈用于疫情防控的進口物資,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款項匯劃費用。
八、加強金融支持,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血脈循環
一是確保中小微企業信貸余額不下降。各銀行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不得隨意抽貸、斷貸、壓貸。二是確保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降低。鼓勵各銀行機構通過壓降成本費率,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在原有貸款利率水平上下浮10%~30%。三是妥善解決困難企業融資問題。落實國家銀行緊急融資額度,努力做到應續盡續、能續快續。啟動線上續貸機制,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適當展期、發新還舊和延期披露等。四是鼓勵金融機構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務。大力開展“百行千人進千企”活動,組織金融機構通過走訪、線上顧問、遠程服務等形式,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供給的精準匹配和高效轉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快速審批,提供優質高效綜合金融服務。五是提高資金撥付匯劃效率,簡化外匯辦理手續。引導轄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與防控疫情相關的銀行賬戶服務工作,簡化開戶流和進口購付匯業務流程與材料程,積極開辟捐款綠色通道,確保疫情防控款項第一時間到達指定收款人賬戶。
(作者系蘭州市政府研究室四級調研員、經濟發展研究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