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是從找不到遙控器開始崩壞。歐冠決賽當晚,我預備了牛肉干和啤酒,小心翼翼把妻子和女兒哄睡,偷偷來到客廳,準備一年一度的狂歡。媽的,遙控器找不到了。你能理解我當時的感受嗎?我們有句俗語叫熱鍋上的螞蟻,雖不準確,但也能描繪幾分焦躁。
“我不明白,這跟我的提問有關嗎?”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們找我問話不就是想了解來龍去脈嗎?
“好吧,請你繼續。”我們以為這就是記憶脫節的毛病,沒人會記住所有東西的位置,尤其是一年都摸不了幾次的遙控器。
找不到太正常了。那天晚上,我翻箱倒柜,中場休息才找到遙控器。你猜我在哪兒發現的?就在茶幾上,眼皮底下。我們還有一句俗語,某樣東西你找的時候山窮水復,不找的時候就會柳暗花明。
我當時并沒有在意,直到牛肉干不翼而飛。
就好像置換反應,遙控器把牛肉干排擠出茶幾。都是氣泡作祟。“據我所知,氣泡的體積可比遙控器龐大多了。二者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那是不斷融合的結果。
整個地球布滿氣泡。最初,氣泡僅有原子大小。兩個氣泡相遇,合而為一。這并非隨意地合并,體積相當才能兼容。漸漸,氣泡越來越少,越來越大,以至于對人類宏觀的生活產生影響。
被氣泡吞食的物體就會消失——以氣泡之外的視角觀察。
遙控器一直在茶幾上,只不過被氣泡覆蓋。隨著氣泡移動,遙控器重見天日,一旁的牛肉干身陷囹圄。就是這么一個原理。你們抵達前夕,地球上的氣泡不斷兼并,最終剩下兩只巨大的氣泡,以赤道為屆,盤踞南北半球。很快,兩只氣泡相遇了,地球被完全籠罩其中。人類的恐慌在此刻達到頂點。其實也沒什么,就是不舒服。
舉個例子,陌生人闖入你家,只是默默注視,不干預你吃飯睡覺拉屎做愛,但你能忍受嗎?不能,是吧。于是人類團結所有力量進行破壁。我們知道地球最終會被氣泡包裹,等的就是此刻。現在我回答你的問題,我們使用僅有的負能量在氣泡內壁穩定了一個蟲洞,鑿開一個氣口。
黑洞破壞了氣泡,氣泡穿越黑洞之際又打亂了前者的秩序,引起坍塌。黑洞關閉,氣泡消失。于是——“于是,我們才能在掠過太陽系時發現地球,否則就會完美錯過。”
后來我們想明白了,氣泡不斷移動,就算我們什么都不做,氣泡最終也會飄離地球,只是體積越大,移動速度越慢,人們不愿等待。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缺乏耐心。還有其他問題嗎?
“這一切都經過計算,氣泡的大小以及合并速率,確保我們到達之時剛好遮蔽地球文明。新的問題是,誰吹出了氣泡?”
不知道。我怎么會知道呢?
【責任編輯:拉茲】
①粵語兒歌。“[fèn]”:睡。“聽朝[zhāo]”:明早。
①夢境糾纏現象:宇宙中高等文明發現,當兩段意識的復雜程度和相似程度達到某個閾值時,則它們會無視空間距離而相互影響。類似人類所謂的“心有靈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