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暉 劉柳君



摘 要:通過有趣味的“撲克+好書推薦”撲克牌的設計、游戲使用,滿足孩子成長需求,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成學生閱讀的興趣向長久的習慣轉化;培養裝幀設計、插圖繪畫能力,培養、訓練、提升融會貫通的融合意識。同時,利用“撲克+好書推薦”撲克牌,加強學生和家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訓練和提升規則意識,使愛閱讀、守規則成為陪伴一生的好習慣。
關鍵詞:“跨學科融合”;“撲克+”課程;“撲克+好書推薦”;主題撲克牌;游戲;閱讀興趣和習慣;規則意識
“撲克+好書推薦”主題撲克牌的設計與使用,是“撲克+”課程實踐研究的內容之一,是“跨學科融合”的實踐,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的課程目標理念。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7-12歲是孩子最重要的黃金閱讀期,大量的閱讀能開闊視野、積累知識、提升思維能力。
“需求層次理論”“認知結構理論”“兒童中心論”等眾多理論顯示:知識只有經內化成結構、外顯為成果,才具有更深層次的價值。
一、為什么選擇撲克牌?
第一,撲克牌好玩。據調查了解,玩紙牌是兒童喜歡的一種游戲,很值得開發適合青少年游戲使用的“融合型撲克”。
第二,開發“撲克+好書推薦”撲克牌,是知識內化外顯,是整合“好書推薦、提高閱讀能力、設計能力、人際交往、寓教于樂、德行滲透”的重要實踐。
第三,撲克有很多種傳統玩法,有很強的娛樂性,有不少益智玩法,像“21點”“24點”“湊整”等。玩法上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第四,“學校即社會”。游戲的過程中,共同制定規則,遵守規矩,執行規定,有助于培養學生群體意識、規則意識,進行禮儀教育,提高學生社會化程度。
二、做什么?怎么做?
(一)做什么?
傳統的撲克牌分正面、背面。正面是一些點數和傳統人物頭像(JQK)。
“撲克+好書推薦”撲克牌,以撲克牌為載體,保留撲克牌的花色、點數等固定版式,以“封面設計或圖書插圖,字謎或歇后語補充,名人名言”等作為設計內容。最終實現“撲克+好書推薦”的新“撲克牌”形式。
(二)怎么做?
1.精選、精讀好書
小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在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要求每個同學認真選擇并閱讀一本(或幾本)自己喜歡、最好是很多同學沒有讀過的圖書。同時要認真欣賞封面、封底、插圖,瀏覽目錄,再認真讀完此書,理解圖書內容、想象故事場景。
2.精心設計撲克牌
(1)假如我是設計師。小學生都比較好奇:“設計師是干什么的?他們是怎樣思考,怎樣創意的?”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充分利用這種好奇,給予引導思考:假如我來設計封面,我要怎樣設計——畫什么圖案?用什么顏色?構圖形式怎樣?選擇什么字體?用多大字號?書的封面上還有什么不能少?完整地考慮書籍封面設計的元素。假如我來配插圖,我要怎么畫——我對哪部分情節最感興趣?里面的角色是誰?它的形象是怎樣的?穿衣打扮,在做著什么動作?它在哪里?周圍有什么人物伙伴?有什么擺設?什么顏色?
(2)撲克牌面顯身手。利用、借助撲克牌的形式,把封面設計或插圖畫在撲克牌上。
(3)小小游戲添樂趣。“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魯迅)。設計撲克牌時,結合推薦的書,查找或設計一個小問題、小游戲,可以是字謎、諺語、歇后語,也可以是動作游戲或者提一個問題,加在撲克牌版面,作為撲克牌游戲的拓展。
(4)分工合作融智慧。歌德曾說過,“合群永遠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鼓勵、指導學生組成合作小組,學會分工,懂得協作。按花色和牌序分配任務,共同完成一副完整的“好書推薦”主題撲克牌。要求花色牌序有整體特征,小組里推薦的書目不能雷同。
(5)別具一格創新意。保持獨特性,推薦別人沒有讀過而自己讀過了的書。封面或插圖的設計要有獨創性。
三、怎么使用?怎么游戲?
一個班或一個合作小組共同完成一副“好書推薦游戲撲克牌”,這只是第一步。怎樣用好它,發揮它的最大價值,需要第二步的設計——“使用好撲克牌”的游戲設計。
巧用門檻效應。即提出較低層次的設計要求,適當引導,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往往也更容易令人接受。分別有“拿來”“變化”“創新”等方式方法。
1.拿來——“拿用玩法”。如經常使用的“猜拳”——“猜拳決定,贏家翻牌,輸家答題”,這些玩法簡單,易操作,容易吸引學生。
2.變化——“改良玩法”。如:隨意抽出四張“A”到“9”的牌,可以有傳統的“24點”玩法,也可以是用隨意抽出的四張“A”到“9”的牌“組大小”,看誰最先排列出最大數或最小數,輸家翻牌——翻到任何一張,完成這張牌的任務(游戲或問題)。
3.創新——如:融合語文知識,設計“詞語(成語)接龍”。猜拳,贏家隨便翻出一張撲克牌,找其中一個字,用它說一個詞語(或成語),第二人接龍說詞語或成語,答不上的翻牌完成牌里的任務(游戲或問題)。
“一次挑戰就是向自己和他人證明你能力的一次機會。”(喬·布朗)。
四、“撲克+”,迭代更新繼續加
因為“邊際效應”,“撲克+”可以繼續加各種不同的主題內容,不斷設計新的“撲克+”主題撲克牌。如“撲克+名人名言”“撲克+唐宋詩畫”等主題撲克牌。
“主題游戲”撲克牌的設計與使用,具有不斷挖掘的開發潛能,是一個有價值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