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鋒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線教學成為中小學教育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如何優化中小學在線教學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在線教學特征;在線教學趨勢;在線教學實施
一、在線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的區別
在線教學是教師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的一種線上教學活動,是教師運用網絡技術、資源和平臺開展學科課程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進入一定的網絡學習空間參與學習的過程。與線下課堂教學相比,在線教學具有下列特征:
1.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多樣化的網絡平臺提供多形式的在線教學方式,在線教學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有機統一,或教師選用電視課堂直播平臺,讓學生定時收看課例,再利用其他方式進行互動教學;或教師選用網絡教育App平臺(如騰訊課堂、釘釘、QQ或微信等),完成教學設計后在網絡空間內由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或教師利用手機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2.學習過程的靈動性
在線教學的時空性決定了在線學習的靈動性,學生一方面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環境和條件自主選擇學習平臺,可以從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出發選擇最適合的學習方式多途徑參與在線教學,做到靈活多樣;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利用教師提供的在線教學平臺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做到主動探究、積極互動。
3.教學反饋的及時性
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怎樣,這是在線教學效能的體現。線上教學資源的傳輸和師生交流信息的互通都可以即時實現,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通過語音、圖像和文字等傳輸到教學平臺上,學生根據學習指引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再利用網絡的便利對核心知識和難點問題進行探究、互動、交流,教師點撥、析疑、解惑,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完成教學任務。
4.學習評價的真實性
在線教學有利于開展學習評價,實現評價的真實性。學習評價是通過在線教學的適度、信度和效度體現出來。適度是指教學內容的適應度和學習時間的可控性,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否相適應,學生在線學習時間是否適合,線上都可以監控和評價;信度是針對教學過程的穩定性和學習成果的可靠性而言,在線教學平臺提供了優質的技術和資源,教學實施有保障,信息路徑能暢通,學習成果留痕跡;效度則是指學生的學習水平達成度和能力素養發展程度,在線教學平臺開展學業測試和主題活動來檢驗學生的真實水平和程度。
二、在線教學的潛在優勢和現實不足
在線教學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是人工智能與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的結果,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成為趨勢。在線教學的潛在優勢和現實不足表現為以下幾點:
1.信息素養已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教師的信息素養包括信息技術運用程度、信息資源配置能力和信息道德意識水平等,教師要掌握教育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較熟練地、常態化地使用普適性的教育信息技術工具;信息資源無處不在,如何篩選信息,怎樣配置資源,這是教師最重要的信息素養,從課程目標的要求出發,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選用和優化配置信息資源;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應具備較高的信息道德意識水平,選取符合政策法規要求的、傳播正能量的、能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規范信息,選準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符合學科課程特征和要求的精品資源,決不允許選用非法的、負能量的、危害國家利益和安全的、違背教育宗旨和教學目標的等不利于學生成長的信息資源。
2.網絡空間已作為現代教學的課堂場景
信息化時代催生新的教育教學場景,教育教學活動不只是師生面對面的課堂活動?,F代信息技術開辟了全新的教育教學場景,網絡空間的無限性和網絡資源的豐富性為現代教學場景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云課堂”的興起,智慧教育的推廣,讓信息化網絡教學成為潮流。網絡的便捷性能夠讓教師開發和利用信息平臺創設教學場景,讓教學活動隨時隨地發生。2020年春節后,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教學活動由線下教學改為線上教學,數以億計的學生參與線上學習,在線教學成為這一時期最主要的教學活動,可以預料,這也將是今后教育的一種趨勢。
3.在線教學存在管理的不可控性
教學本質上是在相應場景中師生利用一定的平臺進行的教與學的互動和交流活動,傳統課堂教學面對面的教學場景在線上教學很難實現,線上教學活動的主動權在學生,教師推送的教學資源在網絡空間如何被學生接收,接收的程度如何,學習任務的有效落實和學習過程的動態管理在網絡空間中存在著不可控性。往往是教師發出學習指令而學生不能及時接收,學生或感受不到學習場景的真實性而缺乏積極性,或探究環節思維不開放,缺乏主動性,或展示過程熱情不高參與度不足等,影響線上教學管理的難度和效能。
4.在線教學出現參與的隨意性
學習目標、學習需求、學習能力和學習環境影響學生對在線教學的參與,出現隨意性。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習目標明確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不同學習需求會產生不同的學習途徑和方法,在線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和學習內容的可選擇性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各種需求,但也產生了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矛盾,教師教的指向性與學生學的多樣性很難在網絡場景中實現;學習能力是影響在線教學的關鍵要素,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網絡教學場景中如魚得水,自主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探究學習精彩靈活,互動交流積極主動,但也有不少學生一進入網絡空間就產生焦慮感,總缺乏狀態,無法集中精力參與在線教學;學習環境也是制約在線教學的重要因素,安靜、獨立的家居空間讓在線學習更獨立、更有針對性,反之,就會產生隨意性。
三、在線教學的優化設計與有效實施
1.優化教學平臺建設
優化在線教學平臺建設是實施網絡教學的基礎,教師要選擇和利用已有的比較成熟的在線網絡教育平臺,不斷優化完善。要把電視直播課程和網絡教育App平臺結合起來開展在線教學。電視錄播課具有較強的示范性和學習價值,教師要讓學生主動觀看,并結合錄播課的內容和能力要求在相應的網絡教學App平臺上開展交流互動,解決重點疑難問題和完成作業反饋。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建設完善好在線教學平臺。
2.優化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規劃的程度和教學預期的效度,在線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在知識與能力、平臺與資源以及學習水平與質量上進行規劃和預期。在線教學的特點決定教學內容應該突出解決核心知識和難點知識,基礎知識和系統知識的落實可以通過線下學習解決,所以,線上教學就是在教學平臺推送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關聯信息資源和學科重點知識,創設能互動、可反饋的網絡學習場景,讓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掌握核心知識,提升學習水平和質量。目標設計是前提,目標規劃要具體、清晰、可行,要真正成為學生在線學習的線路圖。
3.優化教學資源配置
教學資源是在線教學的載體,網絡媒體的多樣化帶來了信息資源的復雜性,哪些網絡媒體信息能夠作為教學資源,從何種途徑獲取網絡信息成為教學資源,是教師應該做好的事情。教師要有較高的政治站位,要選擇符合國情、適合學生成長規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基本要求的信息資源,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專業技能,才能利用和開發具有正能量的課程資源。優化教學資源的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把課程資源轉化為在線教學內容就是要實現學科重點知識與信息資源的有效融合,發揮教學資源的最佳效用。
4.優化教學內容組織
教學內容是實施在線教學的核心,優化教學內容必須做到:(1)突出重點知識,讓學生在規定的線上教學時間內能學到學科最核心的知識內容,為建立系統知識結構奠定基礎;(2)突出難點知識,把學科易錯易混知識點設計為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通過線上學習探究,逐步解決疑難問題;(3)突出關聯知識,教師分層分類推送關聯知識,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4)突出綜合知識,線上教學的特殊學習場景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教師應推送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綜合知識,讓學生居家學習更有收獲和成就。
5.優化教學過程實施
線上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和教師,關鍵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教師起解惑、點撥和導引的作用。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線上學習不同于課堂教學,有相應的課堂紀律約束,必然出現時間把控的不準確性和學習過程的隨意性,學生沒有養成合理的學習習慣,與教師的教學不同步,影響學習效果;學習動機是最關鍵的因素,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就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夠參與線上教學,缺乏學習動力,不可能主動參與線上交流、互動和探究;學習能力也是線上教學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的參與度和接受度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制約了線上學習的程度和效度。
6.優化學習效能評價
在線教學的任務是讓學生掌握相關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如何評價在線教學效果,可以從學生對學科知識和綜合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的培養兩大方面進行效能評價。在線教學要根據學科課程標準實現學科知識的落實,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推送網絡學習資源,豐富學生的綜合知識,可以通過網絡測試或線上學習成果展示的形式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進行評價;在線教學是特殊時期的一種教育行為,要從是否有利于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方面進行效能評價,才能真正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