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紹霞
摘 要: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毙W生思維活躍,富于想象,但是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不是天生的,想象力的形成依賴于教師的啟發誘導。在教學新教材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教材,發揮教材優勢,采取有效的方法,培育學生創新能力。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創新能力;教材
一、創設情境,引發想象,培養創新能力
人們豐富的想象力離不開豐富的生活經歷。由于學生受所處環境的限制,無法在生活中切身體會或去經歷,這使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了一定的脫節,也使學生的想象力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想象。
我曾經執教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是以“愛護地球,珍惜環境”為主題的單元,其中第九課《兩只鳥蛋》就生動地描寫了一位小朋友由取鳥蛋到送還鳥蛋的這樣一件趣事,表達了祖國的新一代兒童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兒歌的優美旋律,接著講:“我仿佛看見鳥兒長大,唱著歌兒,飛向遙遠的藍天?!毙〗Y時,我說:“同學們,你們看——”,說著隨手將兩張課前準備好的“小鳥圖”貼到了黑板上。“這兩只小鳥飛呀……飛呀……飛到了小樹林,飛到了果園……它們干什么去了?”學生不假思索地說道:“它們飛到了小樹林,唱起了好聽的歌,吸引了許多新的小鳥來這里安家?!薄八鼈冿w到了果園筑起了窩,生下許多的小鳥,一起捉害蟲,保護果樹。”……活躍的思維如泉涌般流滿了課堂,學生的創造思維頓時得到了訓練。
二、利用空白,激發想象,培養創新能力
語文中的“空白”,是指作品給讀者留下的聯想、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利用這些“空白”,發散學生的想象,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年級《小熊住山洞》是一篇圖文并茂的課文,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畫、閱讀短文,了解了故事講述的是一只小熊想蓋一間木頭房子,可是小熊看到森林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給小動物們帶來了無數歡樂,它不舍得砍樹蓋新房,最后還是住在山洞里。在讀過課文后,我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小熊砍了樹,蓋了新房子會是什么結果?學生有的說:“森林就沒有這么美了!”“春天沒有綠葉,夏天沒有鮮花,秋天沒有果子,小鳥都沒有家啦!”……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再想:小動物們會怎樣做?學生說:“小動物們就不會理小熊了,更不會感激它!”“小動物都恨死小熊啦!”“可能小熊蓋的房子很漂亮,但是再漂亮也沒有客人去做客……”這樣續編故事,學生思維非?;钴S,他們的設想不管對或錯,都體現了一種探索精神、一種創新精神。
三、動手操作,拓展思維,豐富創新能力
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我們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特別是異想天開地創造想象,這是培養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如第一冊的“語文園地四”中安排了“我會拼圖”練習,我認為可以這樣設計教學:先讓學生認識圖形(包括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正方形等等),然后說說這些圖形像什么?(圓形像太陽、像盤子……三角形像房頂……)接著,可以指導學生利用這些圖形拼成圖案,并想象練說。我將圖案拼成女孩頭像后,問:“她在干什么?”學生觀察后說:“在微笑?!苯又趩枺骸八秊槭裁葱??”“她高興!”“她有什么高興的事呢?”這時,學生想象的閘門一下子被打開,就會迫不及待地回答:“她今天過生日,爸爸媽媽給她買了很多玩具,她高興地笑了?!薄八荚嚨昧艘话俜?,高興地笑了?!薄缓螅僮寣W生自己動手拼圖并且根據圖畫說一句或幾句通順的話。讓學生自己拼、自己說,這既是語言和想象力的訓練,又是運用知識和發展創造力的訓練,可謂是一舉兩得。
四、模仿詩歌,啟發思考,激活創新能力
教材版面設計直觀形象,畫面豐富多彩,內容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水平,與以往教科書相比,新的教材更注重創造能力的培養,重視創新意識的形成。如教學《荷葉圓圓》一文,在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完之后,我啟發學生:“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喜歡荷葉之外,還會有誰喜歡荷葉呢?”學生有的說:“還有小水蛇喜歡荷葉?!庇械恼f:“還有小蝴蝶喜歡荷葉?!边€有的說:“小蝌蚪也會喜歡荷葉。”……“那好,同學們今天我們回家把想到的用筆學著課文寫下來,回來全班交流?!边@些問題的設計為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做好了鋪墊,使每個學生都能依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表達不同的看法。既滿足了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較好的訓練。
如今,學生的生活、學習空間越來越廣泛,不僅能通過電視、書刊獲得信息,還可通過電腦上網等多種途徑學到許多未學到的知識。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保護學生異想天開的創造想象,把握住新教材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陳光.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9(25):64-65.
[2]趙偉璐.小學低年級學生多聲部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