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蘭
摘 要:人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世事變幻,環境復雜。而小學六年級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花季,心理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容易受社會、家庭、學校等諸多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心理健康;溝通;教育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世事變幻,環境復雜。小學六年級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花季,心理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容易受社會、家庭、學校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因此,不少學生對社會問題認識模糊,缺乏分析能力,意志薄弱,經不起挫折,以自我為中心……如果這一系列的心理障礙得不到有效診治,那么就會成為學生美好前途上的絆腳石。
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應該如何去疏通和引導學生呢?這是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一項長期、艱巨而細致的教育工程。經過多年的工作探索、鉆研和實踐,我認為教師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現把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歸納如下。
一、用愛叩開心扉
實施愛的教育,可以使心理問題學生無痕跡地轉化,這是師愛教育力量之所在。
我們班的小昌,父親對他和母親從來不聞不問,若其心情不好時就對家人動粗,他的母親因此不堪重負,在他還讀小學時就借外出打工的理由離開了家。此后,他只能靠姑母的接濟才勉強維持學業。而他的姑母為維持家庭生活常年奔波勞碌,無法對孩子進行管教和約束,結果他得不到同齡人那樣的家庭溫暖,變得無心學習,脾性粗野,出現自暴自棄的心理。有一次,上數學課他被老師批評,竟然掄起座椅砸傷老師的手臂。所有的老師都認為他無藥可救了。學校也對其進行了教育并讓家長來學校一同商量良策,當他姑母來到學校后,請求學校、老師不要放棄該同學,因為她實在無暇顧及。而小昌卻一聲不吭,冷漠地站在旁邊。這一幕,令我感到十分心酸。每個人生來就是一張白紙,他心靈的底色為何越來越雜?歸根到底,就是家庭教育缺失所造成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育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的過程中,尤其要盡快修復他們受傷的心靈,于是,我重新接納了他,并動員全體同學接近他、關心他。天熱時,我做了清涼茶,每次都裝一瓶帶給他;運動會前夕,剛巧是他的生日,我看見他的運動鞋破舊了,買了一雙運動鞋以班集體的名義送給他作為生日禮物,結果他在運動會上以出色的表現為班集體爭得了榮譽……一年以來,我堅持為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地,他眼里的堅冰融化了,人也開朗起來了,不再無故曠課了,對老師也尊重了,對班集體也更加關心了,學習也更加勤奮,語文成績從期中測試的26分躍上60多分,其他科目的成績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小昌的轉化,使我深深體會到:高尚的師德、赤誠的師愛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金鑰匙。愛是教育的延伸,只有愛學生,才能真正轉化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才能實施真正的素質教育。
二、通過日記、傳紙條等方式搭建溝通的橋梁
心理教育應該直通學生的內心世界。可是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并不愿意在大庭廣眾向你訴說他們的心事。學生因害怕周記被老師點評、分發周記本時周記無意暴露,以至于大部分學生會采取應付的方式來完成老師布置的周記任務。這無疑使周記成學生的一種負擔。于是,我對學生宣布,周記改為日記或傳紙條,寫和交的方式由學生自由操作,交的時間、次數不限,想交就交,但一定要暢所欲言,老師對日記或小紙條的內容絕對保密。從此以后,學生日記的內容逐漸充實了,交的學生也逐漸多了起來。他們大多對我訴說在家庭中的煩惱、青春期的困擾、前途的茫然……而我也在他們的本子里留下了諄諄教誨,也會和他們談談自己的見解,及時疏導。經過實踐證明,無心理負擔的日記是我與學生之間溝通的一座不可缺少的橋梁。
三、通過主題教育課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實施班級授課制的今天,主題教育課是一個重要的心理教育陣地。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好主題班會,理論聯系實際,針對學生出現的心理障礙,巧妙地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結合班級的實際,召開了各種主題教育,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如:利用“同學間該不該開生日會”對學生進行節儉教育,并打擊班上出現的“攀比之風”;通過“車禍之后……”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我認為,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教育,能為學生創造一個有益的心理教育環境,引導他們煥發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承受各種心理壓力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嶄新的事業,也是一項艱巨的工程,任重而道遠,教育工作者對有心理障礙和行為過失的青少年,應給予足夠的關心、愛護、引導和幫助,使他們健康成長,開出燦爛的人生之花!
參考文獻:
[1]王生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創建和諧平安校園[J].教育革新,2019(11):14.
[2]張詠梅.匠心獨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