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景李廣林秋君吳限鑫王建忠
(1.遼寧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161;2.農業(yè)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沈陽),遼寧 沈陽 110161)
藍莓是繼草莓之后的全球第2大漿果,市場價格極高,均價達到100~300元·kg-1。2016年全球產量已達655000t。北美洲、南美洲和亞太地區(qū)為全球藍莓栽培生產的3大主產區(qū)。亞太地區(qū)栽培面積為27859hm2,占全球的20.6%;產量為49060t,占全球的7.5%。中國是亞太地區(qū)的主要產地,面積為22000hm2,占全球的16.3%;產量為28000t,占全球的4.3%[1]。藍莓果實風味獨特,口感極佳,富含花青素、抗壞血酸、酚類、鞣質等成分[2],每100g藍莓鮮果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達163mg[3],具有抗衰老和抗氧化損傷的效果[4]。因此,藍莓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
然而,藍莓灰霉病、僵果病、病毒病、蛾類、金龜子類病蟲害常發(fā),藥劑防治作為一種重要手段,卻沒有相應的登記允許使用農藥,極易造成農藥殘留隱患。因此,明確藍莓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對藍莓安全生產和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歐盟、日本等國家藍莓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與我國之間的差異,以期為藍莓生產中的農藥選擇和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提供一定的依據,并結合農藥殘留數據、農藥降解數據、毒理學數據和膳食數據等,為制定適合我國藍莓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提供技術支持。
通過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9)[5]匯總整理我國藍莓相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根據CAC[6]、歐盟[7]和日本殘留限量標準數據平臺[8]匯總整理CAC、歐盟、日本藍莓相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并對中外藍莓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總體情況和具體限量標準進行對比分析。
總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藍莓的農藥殘留種類、最大殘留限量和檢測方法(見表1),可以看出,藍莓中共有81種農藥制定了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其中殺菌劑包括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環(huán)酰菌胺、腈苯唑、克菌丹、嗪氨靈、多菌靈、嘧霉胺、啶酰菌胺、嘧菌酯、嘧菌環(huán)胺11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1種為乙烯利;除草劑包括草銨膦、百草枯、草甘膦、硝磺草酮、2,4-D和2,4-D鈉鹽、敵草腈6種;其余63種均為殺蟲殺螨劑。其分類情況如圖1所示。

表1 藍莓中的農藥殘留最大限量和對應檢測方法

續(xù)表 藍莓中的農藥殘留最大限量和對應檢測方法

續(xù)表 藍莓中的農藥殘留最大限量和對應檢測方法

圖1 我國藍莓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分類匯總
藍莓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中,多殺霉素、環(huán)酰菌胺、嗪氨靈、乙基多殺菌素、百草枯、甲基硫環(huán)磷、甲基異柳磷、殺螟硫磷、特丁硫磷、溴氰蟲酰胺、毒殺芬、螺蟲乙酯、氯蟲苯甲酰胺、敵草腈14種農藥目前采取臨時限量;環(huán)酰菌胺、嗪氨靈、乙基多殺菌素、百草枯、特丁硫磷、溴氰蟲酰胺、螺蟲乙酯、氯蟲苯甲酰胺、敵草腈9種農藥目前無指定檢測方法;其它農藥均有明確相應的、現行有效的檢測方法。
對我國藍莓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按照限量范圍進行了分類(見圖2),限量(X)范圍≤1mg·kg-1的占限量標準的14.8%;0.01mg·kg-1

圖2 我國藍莓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范圍分類
主要就我國與CAC、歐盟、日本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進行了對比分析,各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對比如圖3。歐盟限量標準最多,共627項,中國與之存在很大差距。

圖3 各國限量標準數量對比
從各國藍莓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限量范圍占比分析來看(圖4),中國、日本的限量標準在0.01~0.1mg·kg-1的最多,分別為37%和39.7%;CAC限量標準>1mg·kg-1的最多,占72.2%。歐盟限量標準的45%≤0.01mg·kg-1。

圖4 各國限量標準限量范圍占比
針對藍莓缺少登記允許使用農藥的問題,建議加大宣傳,鼓勵農藥生產廠商加強在藍莓上使用農藥的登記,積極開展藍莓中未登記農藥殘留試驗工作,確保藍莓的高品質安全生產。并且,加大科研力度,結合農藥殘留數據、農藥降解數據、毒理學數據等進行風險評估,加快出臺藍莓中建議使用農藥清單。
通過對比CAC、歐盟、日本和我國藍莓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蟲酰肼、甲氧蟲酰肼、亞胺硫磷、咯菌腈、環(huán)酰菌胺、克菌丹在各國均有限量,并且限量值均>1mg·kg-1,建議在實際生產中可選擇性使用。
建議制定環(huán)酰菌胺、嗪氨靈、乙基多殺菌素、百草枯、特丁硫磷、溴氰蟲酰胺、螺蟲乙酯、氯蟲苯甲酰胺、敵草腈等9種農藥的相關檢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