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省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醫學營養專業是一門綜合性、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技能是每個營養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是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隨著社會發展、生活質量提高,人們也提高了健康意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學校開設了醫學營養專業。實踐教學是培養營養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經調查顯示,我國高職院校醫學營養專業在課程安排上普遍存在一些問題[1],例如課堂學習中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安排和管理上缺乏明確的制度和規范;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陳舊落后,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與現實需要脫節;各院校均配有一定的實驗實訓設施,但院校之間的差異很大,由于大多數院校的醫學營養專業為非傳統優勢專業,學校投入、國家支持以及企業捐贈等不足;校內實訓基地普遍存在場地、儀器、設備資源緊缺現象,部分院校儀器設備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學生實訓需要等。
本專業學生主要掌握營養學的基本理論和食品學的基礎知識,營養相關疾病的原理、診斷以及營養治療原則,營養與食品衛生檢驗技術基本理論知識,食品安全法規與監督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對群體和個體營養狀況進行調查、評價和提出改善措施及實施的能力,適應醫學營養崗位工作需要。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能夠對人體營養狀況及膳食營養進行評價、管理和指導;能夠開展預防常見的以及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病的飲食營養指導工作;具備膳食營養狀況調查分析能力、營養食品開發的設計與評價的應用型高等職業技術人才。
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掌握醫學營養專業的基本知識,面向醫療衛生行業的臨床營養技師等職業群,能夠從事臨床營養技術、公共營養技術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醫學營養專業主要為各級醫院、療養機構、學校和幼兒園的營養膳食科、賓館、烹飪學校、食品公司、養老院及營養保健品經營企業等輸送專業人才[3]。
醫學營養專業實踐教學課時所占比例小,教師的理論講授和學生實訓受課時限制,使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醫學營養專業教學應該圍繞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展開,除了教會學生最基本的營養學基礎知識外,更多的是教會他們把各種知識結合起來,如醫學相關知識、烹飪知識等,然后進行綜合應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各科教師只注重自己學科知識的傳授,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不足,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
專業的教師是保證教學正常開展的重要因素。“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備實踐操作能力的教師。在我國高職院校中主要缺乏能夠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高職教師主要是來自高校的畢業生,他們大多數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經驗[4],導致實踐教學與生產實際相脫節。另外,醫學營養專業教師少,有的學校一位專業教師擔任數門營養專業課程,這樣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還會讓學生上課形成審美疲勞,影響學習積極性。還有的學校醫學營養專業教師為其他專業的教師兼任,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匱乏,這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醫學營養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枯燥,與實際生活脫節,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單一,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雖然很多高職院校有自己的專業實驗(實訓)室,但教學設備落后,不能滿足實際教學需要。同時,校外實驗(實訓)室建設不完善,無法有效開展實踐教學。有的學校醫學營養專業實驗(實訓)室條件落后,借用其他專業實驗(實訓)室或是借用教室充當實驗(實訓)室現象普遍存在,不能滿足學生實踐教學需求。
一些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只是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形式上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但因沒有規范統一的考核指標而無法客觀考查學生的真實能力。
作為一名合格的營養工作者,除具有相關的營養學基礎理論外,還必須具備嫻熟的實踐技能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閉卷理論考試以卷面成績來評價學生實踐能力,這種評價方式顯然不能科學客觀地評價醫學營養專業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所以建立以實踐技能培養為核心、緊密結合實際需要的實踐技能考核制度,對指導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可以進一步完善醫學營養專業實驗(實訓)室建設,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拓寬學生的就業方向,提高專業教師素養。
實驗(實訓)室是保障學生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有效加強校內實驗(實訓)室建設,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在醫學營養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創新型的管理模式。在校內建設烹飪實訓室等真實的實訓場所[6],在校外與醫學營養專業相關企業資源共享,共建實驗(實訓)室,以滿足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需求。
3.2.1 加強對學生基本功和技能的訓練 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時候,要掌握各種營養檢測儀器和設備的使用方法[8]。醫學營養專業學生應掌握配餐的基本流程和重要技能,根據不同人群的身體需要合理配餐,制訂合理的食譜等。
3.2.2 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 加強人際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實訓。要增強人際溝通能力的實訓,這樣才能更好、更快融入工作。
“雙師型”教師在醫學營養專業實踐教學中至關重要[9]。一方面可以通過引進行業“能工巧匠”任職兼職教師,以具有極強的專業技能的兼職教師來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利用各種方法“請進來、走出去”,鼓勵專職教師到醫院、其他高等院校、飯店等企事業單位鍛煉學習,以提高個人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同時,聘請營養行業專家開展師資技能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