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小學校 四川 成都 610108)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導致很多人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較差,大多數人處于亞健康狀態,記憶力下降、無精打采等現象發生在很多人身上。人們也逐漸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而田徑運動作為人們熟知,且最簡單、應用最廣泛的一項綜合性運動,恰恰能夠滿足人們鍛煉身體、提高素質的需求。通過田徑運動,輔之以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一定能在愉悅身心的同時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改善亞健康的狀況。
在田徑訓練中,很多學生甚至是教師對體能訓練都表現出一定的不重視。受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的影響,不少體育教師教學仍比較重視課堂教學,像田徑理論、動作要領等,而忽視了體能訓練。而且很多學校由于體育教師不足,會出現田徑訓練課程教學,由體育教師擔任的局面。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固然比較扎實全面,但對于田徑訓練這樣的專業訓練而言,需要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由于體育教師缺乏田徑方面的專業性,學生的體能訓練更是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和科學練習。造成這種狀況的直接原因,就是學校對田徑運動體能訓練的不重視,這樣學生的體能就不能得到有效訓練,田徑運動中的損傷出現率就會大大增加。
在體能訓練過程中,學生對體能訓練技巧的掌握,也十分必要。如果學生在沒有掌握相關技巧的前提下,就盲目進行體能訓練,這樣的體能訓練往往是一種徒勞。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田徑訓練教學的實際內容,不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二者之間呈現一種不相匹配的現狀。也就是說,學生的實際訓練效果,不能達到教學大綱中的要求,而且相差懸殊。
當前各學校的田徑體能訓練缺乏科學性,學生很難得到科學系統的體能訓練。比如,體能訓練中的訓練負荷沒有得到科學練習和落實,就會導致學生在進行運動中身體吃不消,很難完成課堂的訓練任務。長期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大大增加學生的挫敗感,甚至在籃球運動中出現損傷的狀況。另外,不少體育教師由于自身基本功的不扎實,或是忽視對體能訓練等因素,都會使學生不能掌握科學的訓練技巧,以及各種動作要領,學生長期堅持卻得不到效果。久而久之,就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田徑體能訓練積極性。
當前很多學校對于體能訓練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缺乏專業的體系支撐。不同的體育教師,在進行田徑體能訓練過程中采用的授課內容、授課方法、教學步驟都不盡相同。不少教師還會忽視一些應急事件的預防、應對措施地教授,這樣的情況下,就偏離了新課改中體育教學的目標。尤其是對于體能訓練這方面,很多學校的田徑體能訓練教學內容過于單一,主要也是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教師通過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相應的肢體動作展示,就讓學生進行訓練。這樣既定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并沒有很大的吸引力。
體能是運動者進行運動競技的基礎,是衡量運動者運動素質的重要指標。在田徑訓練中,體能訓練也是一項常規的訓練內容。身體訓練包括對肌肉的強化、力量訓練、體能訓練等。若學生的肌肉力量不足,就會致使奔跑的速度不夠,換步過慢,這些都會制約運動者突破自我。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對于運動者技術的提升身體素質的提高很有幫助。有利于運動者掌握復雜的運動技術,使其各項運動素質全面提升;有利于磨煉運動者的意志,從而戒驕戒躁,增強自身本領;有利于運動者形成健康的體魄,增強免疫力。
眾所周知,田徑運動,對腿部力量的要求很高,要求輕快、敏捷。這就需要我們要進行必要的肢體靈敏度訓練,這也就是體能訓練。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能學生獲得良好的身體狀態,為提升田徑運動效果,提供體能方面的保障。進而也能減少運動損傷,延長運動壽命,更能充分享受排球帶給我們的身心愉悅。
開展體能訓練旨在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形成一個健康的體魄,擁有健康的身心,從而更好地為田徑訓練服務,學生也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因而,體能訓練并不只是一種簡單的體育訓練,它與教學活動的實施有一定關聯,這就要求學校在開展田徑訓練教學時,要將體能訓練貫穿其中,這樣的意義對于學生、教學都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田徑運動項目,對運動者的速度要求非常高,甚至可以說速度是衡量一個田徑運動員最基本的一項指標。不管是長跑、接力賽、競走等一些徑賽,還是跳高、三級跳遠、標槍等田賽,都會對運動者的速度提出一定的要求。但也不是說,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速度越快就越好。這個要根據具體的田徑訓練項目決定,不同的田徑訓練項目,對運動者速度的要求自然會不盡相同。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速度訓練時,需要嚴格按照不同田徑運動項目對速度的要求進行訓練,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只有選擇合適的速度,才能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能訓練技巧。
但在實際的速度訓練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不能急于求成,學生要掌握良好的速度技巧,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一朝一夕的短暫訓練自然是不行的。而且教師在教會學生相應的速度訓練技巧后,學生還應該多加訓練,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思考速度提升的技巧。在學生日常的速度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專業的速度技巧,并對學生的具體訓練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訓練動作,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速度訓練技巧。同時引導學生不斷嘗試去練習,通過親身感受來總結速度訓練的技巧。
耐力訓練通常分為一般耐力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一般耐力訓練是整體的一種綜合訓練,對運動員各個身體器官部位進行綜合的耐力訓練。專項耐力訓練是局部的,它通常是出于運動員對于提升某一專項環節而進行的訓練方式。在田徑訓練中,耐力訓練也是一項相當常見的體能訓練技巧。田徑訓練中的一些項目,如中長跑、競走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體力,對運動者的身體素質的要求非常高,特別是耐力,其好壞直接會影響到運動者的發揮,以及最終的比賽的成績。田徑訓練過程中,需要反復去訓練。大多時候,都需要重復一個看似枯燥的練習。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耐力提升相對緩慢,如果不進行專門的耐力訓練,學生的田徑訓練效果就很難獲得顯著地提升。
因而,進行相應的耐力訓練就顯得尤為必要。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中,在指導學生進行耐力訓練之前,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自身的身體技能,知曉自身的耐力情況究竟如何,才能根據自身情況,循序漸進地進行耐力訓練。同時在耐力訓練過程中,嚴格按照教師教授的訓練技巧執行,借此掌握田徑訓練中體能訓練的關鍵技巧。
柔韌度訓練也屬于田徑體能訓練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的田徑體能訓練過程中,很多學生,甚至是體育教師都會忽視柔韌度練習。他們總是會錯誤地認為,柔韌度與田徑訓練并沒有很大的關系,訓練與否都無所謂。實際上,日常的田徑訓練過程中,也確實很少會用到柔韌度。但不可否認的是,柔韌度確實是每個運動員,都需要具掌握的一項技能。這是由于柔韌水平的高低,會關系到運動者在運動過程中的安全。具備良好的柔韌性,學生才能在平時的田徑訓練過程中,減少損傷的風險,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安全的進行運動。
田徑運動中運動者需進行奔跑、彈跳等一系列動作,運動過程中膝關節、踝關節要承受很大壓力,長期訓練會導致這些身體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甚至骨折,有些不影響正常訓練但是損傷,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繼續訓練就會落下病根。因而進行必要的柔韌度訓練是十分必要的,長期堅持柔韌度訓練,就能有效減少上述問題的發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日常的田徑體能訓練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體能訓練的培養,傳授給學生相應的柔韌訓練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清楚自身的最佳柔韌點,才能合理地控制好運動的最大承受度,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機能。
綜上所述,讓學生掌握體能訓練的關鍵技巧,對于田徑教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大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體能訓練,而且要教會學生相應的訓練技巧。只有這樣,學生的身體素質才會明顯提升,田徑教學也會收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