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形體訓練屬于一項健身項目,其具有高雅、優美的特征,經過科學的形體訓練,再結合舞蹈訓練,輔之以相應的儀態、儀表訓練,能夠讓學生形成端莊、雅致的體態和氣質,同時也能讓學生生活中不良儀態儀表得以糾正,讓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以人為本理念,最早出自《管子》中,以人為本理念,從廣義角度來講,就是要求把人類生存作為一切活動的根本。在今天,以人為本理念屬于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的人,是具有獨立思想、獨立行為的一種高級生物。以人為本理念在各個領域中都可以進行運用,在如今的教育教學領域,該理念仍有很大的價值和作用。教育教學對人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深遠而持久的意義,因而以人為本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就顯得尤為必要。
在教學中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需要把握以下幾項原則:其一,重視學生的需求;其二,以鼓勵學生為主;其三,注意對比學生的培養;其四,教學設計圍繞學生展開。這幾項原則體現了一個要求:所有的教學活動,都需要充分圍繞學生這一課堂主體而展開。以人為本理念,在如今的高校形體教學中,仍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它對高校形體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發展學生、提高學生。
在形體教學中,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很高。只有教師具備專業而高超的教學水平,才能更好地開展形體教學活動。但在當前的高校形體教學中,仍有一些教師的專業水平比較低下,這就嚴重制約著教學效果的提升。部分學校由于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的形體課程教師,就會由一些非科班出生教師擔任形體教師。由于教師的專業性難以得到保障,就會嚴重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教學活動會出現一定的問題,課程安排會出現不合理的現象,最終的形體教學也就很難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另外,專業師資力量不足,會制約著形體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在通過肢體示范、口頭講解后,便讓學生進行練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發揮,只是被動地跟著教師去學習。
當前階段,仍有不少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形體教學,對形體教學存在一定的誤解,而且重視程度也有待提升。部分大學生甚至根本不了解形體教學,連最基本的形體概念、形體分類都所知甚少,這樣的基礎上,就更談不上重視形體教學了。學生很難清楚地認識到形體教學對個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身體健康、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用,學生更是常常意識不到。由于學生對形體訓練認識不充分,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訓練積極性,訓練熱情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樣也會使得形體教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在高校教學中,形體課大多會作為一門選修課,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門課程的教學對象,一般是非舞蹈專業的學生。而且該課程多需要在室內進行,一堂課的人數十分有限,這就制約著選修課的學生數量。加之傳統觀念的影響,選擇形體課程的學生多為女生,即便有個別男生選擇了該課程,最終也很難一同進行授課,課程男女比例失衡,已經成了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
教師在教學中,也忽視了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得到很好地發揮,實踐能力也不能得到鍛煉,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形體訓練的熱情。舞蹈形體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不同于其他的課程,也有別于專業的舞蹈課程。因而并沒有專業的教學依據可供參考,形體教學并未形成統一的標準。
因此,不同教師的授課方式、授課習慣都有很大的區別,大多數教師往往會根據自身喜好或學生需求來進行授課,綜合培養學生的形體素養。但很多教師總是會將其作為一門專業課對待,過于強調學生的舞蹈能力,并以此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但學生的自身條件不盡相同,因而課堂表現也就有一定差異。形體課程屬于素質教育,教師一味要求學生的專業性,顯然就與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相悖。
在以往的形體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形式,比較注重教學內容的傳授,這種教學觀念下,學生的個性往往就很難得到發展。而人本理念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也就是說,教學活動的中心要由先前的教師,轉變為學生,實現師生角色的互換。這種觀念的革新,是新型高校形體教學模式構建的關鍵內容。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創造能力也能得到激發,這種形體教學就屬于一種啟發式教學。
在滲透人本理念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就要對原先的教學觀念進行更新。教師可以充分了解“民意”,掌握學生的學習訴求,在積極從先進的形體教學案例中汲取養分,對原先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革新,調整并優化教學模式,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形體訓練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積極挖掘教學內容中的人本理念,如形體訓練的涵義、術語、健康、審美情趣等方面,從而讓學生達到形體美、心靈美的統一,這才是形體教學課程的理想教學效果。
當代大學生多是“00后”,大學期間正值他們的大好年華,學生會更在意形態美,對自身的外在形象有一定的要求。這正是體現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道理。而形體訓練作為一種教學內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教師在教授學生形體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在追求外在形體美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內在美。只有這樣,形體教學才能真正發揮其育人功能。因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滲透人本理念的同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自覺養成“內外兼修”的意識,重視形體外在美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內在涵養,兼顧體態美、動作美、語言美、表情美,這才能是具有內涵的形體美。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去創造美,在形體課上注意呈現自我表現力。舞蹈的基礎練習是形態美的主要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體態美、氣質美。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對形體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強化對美的認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并能將這些應用于自身的形體訓練中,積極在課堂上表現真實的自我,增強自信,展現自身的形體美。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教師需要對教學評價進行革新。無論是日常的考核,還是學期末的教學評價,都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靈活、多元的評價方式,符合學生的心理訴求,綜合考評學生的訓練情況,這樣才符合以人為本理念的要求。教師可以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能力、喜好、體質等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考試方式,從而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態去學習,緩解考試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和焦慮,這就是形體教學的人性化體現。
通常情況下,教師會按照學生最終的現場舞蹈組合表現,來給出學生的期末成績。這種考核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但由于形體教學內容比較豐富,而且呈現碎片化特征,這樣考核中就有結合筆試形式,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這樣學生的形體訓練才會更加扎實。筆試部分的考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寫心得”的形式完成,這其實也是對學習效果的一種反饋和鞏固。在實踐部分的考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作,現場即興發揮,這種形式更能考核學生的實際形體能力。考試形式的多元化,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從多方位展現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是對人本理念的一種滲透。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新型形體教學模式構建中滲透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廣大高校形體美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人本理念的對教學的指導作用,在教學中不斷滲透人本理念。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革新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借助人本理念,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形體訓練觀念。應用人本理念,創新教學評價的方式。只有這樣,高校的形體教學才能培養出內外兼修的高素質人才,真正發揮形體教學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