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進
(湖北省黃梅縣第一中學 湖北 黃岡 435500)
高中體育核心素養培養是新課改逐漸深化過程中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它迫切需要圍繞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展開合理設計優化,將教育側重點完全放在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上。在該過程中,教師要提出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尋求體育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改革深化,為學生強身強心提供優越條件。
高中體育可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方向包含多個方面,它們都能圍繞學生體育學習能力加以完善強化,所形成的也是一個相對系統的有機過程,它需要漫長的教學實踐才能得以完善。按照高中生的自身發展規律,其需要循序漸進的培養、優化該系統,確保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效性得到逐漸提升,確保更加準確的、有效的把握核心素養培養內容。具體來講高中體育課堂中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方向有以下三點。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與品格,它是衡量高中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最重要觀察點,也是最能體現學生課堂中核心素養的表現形式。就以體育情感層面為例,它考察了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與積極性,同時也希望考量學生對于體育情感的有效認知態度。而體育品格則主要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為了豐富學生的體育情感品格,需要基于自主表現層面對學生學習狀況、情緒等等內容進行調整,特別注重從某一單一情感層面共通點突破,結合教學模式全面優化教學過程尋求情感共鳴,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氛圍中,并形成一種良好的體育學習與團隊協作意識,最終培養學生良好到位的體育品格。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能力與習慣,特別是在自主表現方面有待加強,學生只有擁有了自主性才能在體育運動中形成良好持久習慣,因此它是一個需要在長時間內才能具體表現和判定的內容,再通過學生長期的運動能力來衡量他們的運動標準,實現運動能力指標有效量化。就這一點來講,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在完成技能理論教學后就要深入到實踐教學,基于時間層面培養、考察學生的動作完成情況,通過動作完成度這一重要指標進一步衡量他們能否形成良好體育習慣的可能性,這就是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衡量指標。
作為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教師有必要培養深化學生的健康知識與行為,這直接決定了他們的運動行為、運動能力以及運動習慣。在具體的體育課堂教學中,要結合理論只是與實踐內容融合來深入探討這一點,實現對體育功能與價值的全面闡述,結合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內容例如運動損傷預防及治療來考察學生的體育基礎知識能力,改良課堂教學內容結構,強化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在本文看來這是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精華所在,只有讓學生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形成健康良好的體育習慣,高中體育教學過程才能持續推進發展。
高中體育課堂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策略實踐應該基于多方面內容展開,不同體育學科的策略實踐應用也是有所不同的。本文中專門以高中跨欄跑教學為例展開教學策略設計,并探討其教學策略的實踐應用過程細節。
結合上述三點高中體育課堂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保證不同核心素養之間相互影響、相互關聯,在該基礎之上設定高中跨欄跑的具體教學目標,希望以此解決教學實際問題。以下簡單列舉幾點問題展開討論。
在傳統的跨欄跑乃至所有體育教學項目中,教師更多圍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展開教學目標設置。就以跨欄跑為例,教師就會思考用何種方法才能夠讓學生掌握擺動腿、起跨腿過欄等知識內容,但教師卻很少研究教學方法內容能否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起到任何價值。換言之,教學中的諸多情感態度價值觀都是生硬羅列的,它們并未關注教學內容與學生情感態度的轉化過程,這導致教學目標往往形同虛設。
在新課改注重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高中跨欄跑教學目標設置應該追求目標意識強化,體現核心素養的有效轉變過程,緊密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展開教學設計。就跨欄跑學科而言,應該根據《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相關精神,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確保體育與健康課程相互融合,體育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內容相互融合,完善整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體系。
首先,體育教師必須強化教學目標意識,體現“核心素養”轉變過程,結合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多個方面表現細致梳理跨欄跑教學內容,找到教學目標切入點。然后逐步構建跨欄跑教學模塊,基于單元、課時教學作為基本目標體系,有效促進學生運動能力與健康行為的強化,注重體育品牌學科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有機過程。這里以課時教學目標為例展開分析,結合單元教學內容“跨過三個以上的低欄”為例,結合單元學習目標有效細化課堂學習目標,實現對學生運動能力、體育品德、健康行為等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確保不同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都能得以實現。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準確說出跨欄步與欄間跑中的相關動作技術要點,在學生低欄連續跨越過程中發展培養他們的運動速度、運動力量以及柔韌體能,最終提高他們的跨欄能力,掌握跨欄節奏。一般來說在這一環節中,85%以上的學生都能基本掌握欄間跑技術內容。
從精神層面講,教師要培養學生在跨欄跑、欄間跑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穩定的情緒,懂得如何與同伴配合完成熱身運動與欄間跑過程,在配合中完善提升自身技術。通過大量的練習與比賽,也希望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挑戰自我的運動精神。
(1)高中跨欄跑中的教學內容設置與應用。
在確立教學目標后,就要基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引導學生運用結構化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解決運動及生活情境中的相關問題,體現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提出教學內容“再加工”要求。比如在跨欄跑教學內容設置方面,教師可選擇全程跑跨欄練習內容,在練習過程中注重學生完整動作技術的練習過程,形成教學有機練習。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求學生能夠連續跨越3-5個低欄,在幫助學生基本掌握跨欄跑與欄間跑技術后再進行教學內容調整,確保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和理解跨欄跑運動內容,結合完整的運動過程提高學生的單個動作與組合動作水平,特別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欄間跑、跨欄技術運用能力。
為了讓學生能夠基本掌握跨欄動作,培養他們的問題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提高學生心理調控與挑戰自我的能力,教師可設置跨欄跑單元教學主題,再次體現知識運用與技能結構構建的層次性,保證學生的知識技能之間形成相互關聯、相互促進,進而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比如說在“3-5個低欄跨越”這一教學內容中,教師就希望利用跨欄跑知識點與跨欄、欄間跑技術中的相關內容設置構建整個教學的關聯體系,促進學生掌握跨欄跑運動的結構化知識與技能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變換情境,讓學生在跨欄技術動作運用中能夠有效發揮自身運動能力。
(2)高中跨欄跑中的教學情境設置與應用。
在高中跨欄跑中要幫助學生設置教學情景并加以合理應用,這對學生學好體育、學好跨欄跑十分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教學情境設置上,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揮他們獨立思考、團隊合作的各方面學習能力。比如可創設教學游戲情境、比賽情境、團隊合作情境等等,幫助學生探索知識項目的正確練習方式,實現知識內容的有效遷移與運用。以技術教學方面,主要側重于3-5個低欄跨越技術教學內容,專門為學生設置不同的跨欄跑難度學習情境,比如根據不同欄高、不同欄距、不同欄板等等設置不同教學內容,保證教學過程靈活、教學內容豐富。
而為了體現合作教學過程,教師可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等等豐富學習方式,建立小組學習模式,組織學生展開雙人甚至是班級的跨欄跑教學活動,在教學中設置優化跨欄跑速度、攻欄跳欄內容、節奏倒步教學內容等等,引導學生深入探索跨欄技術的有效運用與問題解決方式,通過合作也為了強化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體現體育表達自我成長的有機過程。在教學中,更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相互尊重意識、悅納情緒、受挫能力以及友誼溝通的團隊意識。
舉個例子,在基本掌握跨欄跑的技術動作主題教學中,主要希望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與主動克服困難的體育運動意識,教會他們如何正確看待勝負,遵守體育運動規則,進而培養他們健康良好的體育品德價值觀。在教學中,教師就專門設置了跨欄步練習,其中包括了起跑至第一欄、欄間跑練習等的內容;另外就是體能測試,其中包括了30m行進間、縱跳摸高、坐位體前屈等等教學內容,這些內容應該由學生自主組織完成;再一點就是小組合作跨標記欄比賽,在比賽中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與合作競爭意識,提高比賽競技有效性;最后進行課外延伸教學,延伸知識內容,教會學生在跨欄跑防止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教學,引發組內討論,然后由代表發表組內看法,形成教學中師生交流討論互動氛圍。
高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應該是全方位的,結合三維目標在教學目標設置、教學內容設置以及教學情境設置中處處體現教學過程有效性,保證學生能夠在各個環節中都能良好學習體育知識并學以致用,更培養他們良好且到位的體育道德品格與運動精神,這對高中生未來健康成長、強身強心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