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藥學院,江蘇 南京 211800)
十九大報告明確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這對衛生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1]。高校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高校辦學治校的首要問題,也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關鍵所在[2]。當前社會各類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不斷涌現,青年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青年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校園文化是以高校校園為空間,以教師、學生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主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并與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相統一的具有時代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3]。校園文化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學校師生的價值觀,同時又會對師生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與課堂教學起到的作用完全不同。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對提高學生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深遠意義。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對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大多數進入醫療單位工作,因此校園文化對職業道德、文化修養、價值觀等起到重要作用。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精神旗幟,切實結合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實現校園文化與社會、企業文化的自然對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根植于馬克思主義,又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在新世紀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關鍵[4]。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一過程中滲透著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的引導。文化是價值觀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傳播載體,兩者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和對社會文化的引領性,決定了其能夠引領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而校園文化的豐富多彩及鮮明特色,又發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是文化的靈魂,是文化發展方向的深層次影響因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在實踐中總結凝練而成的,反映了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是我國先進文化的根本體現,對整個社會的文化發展都具有引領性作用。校園文化是特殊的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種,具有一定的區域性。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具備職業院校和醫藥衛生行業的特征,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重要依據,是一種隱性教育資源。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助于構建集德、智、體、美等多種教育功能為一體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培養滿足當前社會需要的醫藥衛生人才。
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在長期歷史沿革和發展中,通過師生的不斷探索和總結沉淀而來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師生價值觀的形成。第一,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在建設發展過程中,通過對多種文化價值的探討,漸漸形成了層次較高的文化產品,通過交流、辯論、深入研究,又將校園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二,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具有沿襲性和創新性,不僅繼承了國內外醫藥文化的精髓,也繼承了學校長期發展積淀的文化。同時,青年學生知識儲備豐富,善于接受新思想,高校校園文化不斷創新,豐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第三,由于衛生類高職院校的特殊性,其校園文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高校師生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去偽存真,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指點迷津,學生在各類實驗實訓和社會實踐中強化專業知識。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特點和多樣化的形式,都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積極作用。
校園文化可以分為4個層次,即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也可以從這4個方面進行探索。
制度文化是校園各項規章制度的綜合,保證校園各項工作能夠正常開展。衛生類高職院校制度文化建設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相應的校園制度中,比如活動開展方案、校園社團管理制度等。此外,還要根據醫藥行業特色,結合衛生類高職院校育人規律和特點,探索政府、行業、企事業單位的多元參與,將校園制度文化與行業、企業制度文化接軌,構建符合衛生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要求的制度文化。
行為文化是學校辦學風格、精神面貌的動態體現,也是學校精神、學校價值的體現。校園文化會影響師生的行為,尤其是大學生,他們會根據文化導向選擇自己的行為,因此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行為文化建設中。比如在教師個人行為層面,按時上下課體現愛崗敬業精神,工作中體現出關愛他人、和諧團結等精神。校園文化建設首先要突出校園特色,高職院校要突顯自己的職業特征;教職員工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包括教學行為、工作行為和生活行為,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文明行為,展現良好的精神風貌。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未來要進入醫療行業,因此還要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職場禮儀。
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主要體現在校園外部空間建設和內部設施布置上。外部空間建設基本在校園建設過程中學校就對其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具有內涵的建筑,這些都是物質文化實體。因此,衛生類高職院校除建造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等外,還可以體現行業特色,比如在校園綠化中引入太極、八卦等具有中醫特色的理念,在校園內建造醫藥行業名人塑像,設立校史展覽館、優秀校友展覽館等,營造醫藥文化傳承氛圍。在內部設施布置方面,可以讓師生更多地參與其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根據主題開展教室文化設計活動、宿舍文化設計活動、校園涂鴉活動、校園宣傳欄與宣傳橫幅設計活動等,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培養師生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有形的物質文化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精神文化是學校建設的靈魂,是學校理念、精神以及師生共同價值觀等的核心體現,具體包括學校傳統、校風、校訓、教風、學風、班風、價值觀、行為模式、人際關系等。高職院校應從中體現職業教育理念和職業核心價值觀[5]。精神文化傳承是校園文化建設必不可少的部分,精神文化通常是無形的,因此精神文化建設需要以一定的主題活動或教育活動為載體來實現,因此在這些載體設計中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可以更好地進行精神文化建設,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衛生類高職院校除可以結合行業特色進一步提煉學校的辦學宗旨、指導思想、辦學特色,加強學校的校風教風建設外,還可以進一步發揚校訓精神,創新學校黨團建設和思想文化建設,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節日文化。除大多數高校有的讀書節、大學生文化藝術節、陽光體育節外,衛生類高職院校還可以重點組織一些具有醫藥行業特色的活動,如國際護士節、世界保健日等;還可以將傳統節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比如端午節與愛國主義精神,中秋節、重陽節與和諧精神等。此外,當今社會是“互聯網+”時代,我們要注重運用新媒體,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全方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在知行合一,注意方式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同時校園文化與社會、企業文化接軌,形成潤物無聲之勢,逐漸影響師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豐富衛生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健全衛生類高職院校育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