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體育學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近年來,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對于籃球運動員的體能素質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籃球體能訓練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視,在訓練中開始嘗試應用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功能性訓練是體能訓練中的一項有效措施,最早出現在運動損傷恢復,隨著不斷的發展逐漸在體能訓練方面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籃球體能訓練中對功能性訓練有效應用,可以進一步提升籃球運動員的體能素質,強化運動能力,提高經濟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功能性訓練這一概念,最早是在理療康復領域中被提出,主要是在病人手術之后,根據身體狀況和工作性質,制定出適合病人情況的訓練內容,促進病人各方面能力素質的恢復。隨著功能性訓練的不斷發展,在競技體育得到廣泛的應用。研究認為,功能性訓練應當注重身體動力作用,不應當局限于單一訓練,而是要將人體運動作為一種運動鏈的動力傳輸。功能性訓練包括了本體訓練和平衡訓練,腳步與地面接觸,不要局限在固定器械中,應當保持不穩定狀態,開展身體及力量的訓練。
功能性訓練的提出主要是以脊柱穩定性為基礎,其主要的作用機制是三亞系膜性理論,即神經控制亞系、主動亞系和被動亞系。其中,神經系統亞系指的是神經—肌肉運動控制系統,能夠對其他各部分的信息反饋加以處理,進而判斷穩定性,通過控制主動亞系保持脊柱穩定性。主動亞系主要包括相關的肌肉和肌腱,利用核心肌肉群相互協調,保持脊柱穩定性良好,其受到神經系統的控制,稱為外源性穩定系統。被動亞系包括了關節和韌帶,由脊柱韌、椎間盤和椎體構成,稱為內源性穩定系統。
無論是功能性體能訓練,還是傳統體能訓練,主要都是通過骨骼運動加以展現。基于人體的有氧氧化系統、乳酸能系統和磷酸原系統,結合人體結構開展的有計劃和有目的的體能訓練。其目的都是為了使運動員體能水平體征和競技能力提高,讓運動員能夠具備更好的競技狀態,從而在競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功能性訓練和傳統訓練,都是體能訓練的方式,二者對于運動員體能素質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作用。
功能性體能訓練和傳統體能訓練之間也具有明顯的區別。傳統體能訓練中,主要是現代體能訓練體系作為基礎,通過大運動量、外部支撐和器械抗組等方式,鍛煉力量、耐力和速度。注重四肢肌肉力量發展,但忽視了核心部位肌肉訓練,以及靈敏、協調、穩定和平衡等方面。功能性體能訓練是將運動訓練作為一體,注重保持身體健康下的高效訓練,主要采取多系統、多方位和多關節的訓練,注重不穩定狀態下肌肉系統、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結合,體現出了運動技能的完整性。
籃球是一項團體性運動,個人能力再強,沒有團隊配合也無法取勝。因此,籃球運動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戰術素養,能夠在比賽過程中,完美的執行教練布置的戰術。而運動員在場上身體時刻保持高度緊張,只有具備足夠的體能,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出籃球技術基礎,做好團隊合作,取得比賽勝利。因此通過籃球體能功能性訓練,強化運動員各方面能力素質,使籃球技術出能更好的發揮出來。
在籃球運動這種高強度項目中,開展有效的體能功能性訓練,有助于幫助運動員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水平,提高身體素質能力,同時可促進運動員身體素質向更強壯的方向發展。另外,也能夠幫助運動員提升跳躍力、耐力和速度等其他方面的能力,運動員在比賽中可以以更好的身體素質和身體狀態參加比賽,取得良好的成績。
由于籃球運動具有高強度的特點,因而對于運動員的年齡上有著較高的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員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逐漸退步,職業生涯也即將終結。無論是多么厲害的籃球運動員,都不能擺脫職業生涯短暫的命運。雖然籃球運動員隨著年齡增長,比賽經驗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但是身體體能會逐漸下降,不足以支撐整場比賽。因此,通過籃球體能功能性訓練,幫助運動員提升和保持良好體能,可以有效延長運動員籃球職業生涯,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籃球運動具有很高強度的對抗性,這主要是由其自身特點決定的。因此,在籃球運動過程中,對于籃球運動員的速度和力量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籃球體能訓練中,功能性訓練包括了速度和力量訓練的內容,實際訓練中要重視對此方面能力的訓練,尤其要注重訓練下肢力量,如,采取跳躍訓練、50m跑訓練等內容,促使運動員提升速度力量。
一場正規籃球比賽的時間很長,往往要持續一個小時甚至更久,所以對于運動員的耐力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耐力訓練也是籃球功能性體能訓練中的重要內容。運動員耐力主要是由其心理素質、潛在能力、機能能力和功能系統等方面決定。籃球運動員在疲憊狀態下,堅持反復間歇訓練,能夠促進籃球技術的鞏固,也能幫助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對抗環境中,保持技能水平的穩定發揮。在訓練中可以采取超負荷心率刺激,促使運動員乳酸能力提升,對運動員潛在耐力充分挖掘,提高運動員運動強度。另外,耐力訓練還能夠幫助運動員在長時間高強度的籃球比賽中,保證水平發揮穩定。例如,長跑可以使籃球運動員心血管系統得到強化,使運動員身體能量增加,是耐力訓練中的重要內容,如常見的12min跑等。
籃球運動中對于彈跳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例如,跳球、爭搶籃板球、投籃和封蓋等,都需要良好的彈跳能力。在籃球運動中,彈跳力主要是指瞬間跳躍的能力,對于籃球運動員的身體協調性、統一性有較高的要求。彈跳能力訓練當中,主要內容包括了上下肢的協調,關節和韌帶等部分,可以與速度和力量訓練配合進行,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懸吊訓練指的是將身體某部分處在不穩定狀態下的一種訓練方式。懸吊系統具有靈活的軌跡,能夠開展動力性力量訓練,使動作速度得到提升,促進肌肉協調性增強。同時也能開展靜力性訓練,促使小肌肉群力量提升,穩定性增強,平衡能力提升,對于運動損傷的預防,以及損傷后的快速恢復,都有良好的效果。具體訓練方法:雙腿懸吊單臂靜力性支撐。首先在墊子上坐下,較差懸吊繩,在雙腳前腳掌位置套上,轉體雙臂伸直支撐,然后屈膝保持跪姿俯臥撐的姿勢,保持軀干正直,之后將雙腿伸直,保持身體懸掛,身體處于同一直線上,最后將一支手臂抬起,水平向前伸直,雙眼目視斜前方。完成動作后,靜力性兩側分別保持時間為30-60s,呼吸要均勻不能憋氣。每組間歇時間為30s。動作強度方面可以利用對懸掛點角度和距離的調整,實現阻力的增加和減小。訓練中需要注意,運動過程中要保證正直的軀干,不要弓背、彎腰。雙臂應自然分開,支臂保持支撐,緩慢的抬起手臂,確保穩定的核心。
在很多籃球訓練中,都會使用到彈力繩或彈力帶。隨著不斷的發展,技術應用也實現了較大的提升。例如,在NBA籃球運動員平時的訓練過程中,也會使用彈力繩結合功能性訓練的方法,促進腳步水平改善,能夠對運動員的運球進攻速度和防守靈敏度等加以訓練。具體訓練方法:彈力繩運球,將彈力繩掛在運動員身上,在施加一定彈力下,練習前后移動、左右移動運球,在動作熟練之后,可以增加雙人攻防運球、后撤步運球、變向運球等技術動作,還可適當增加難度,采取雙手同時運球、弧形運球等進階訓練。動作時間及呼吸條件:用1-2s完成動作,用1-2s還原動作,過程中注意呼吸均勻。前進后退一次為1組動作,動作組數為4組,每組間歇時間為30s。
博速球是籃球體能訓練中的一種常用器械,具有本體感受能力、核心穩定性和平衡力等特點。博速球自身相對柔軟,能夠發揮緩沖的效果,可以同時滿足普通運動愛好者、專業籃球運動員等不同水平運動員的訓練要求。功能性訓練方法:博速球雙人角力訓練,在1-1.5m的距離上分別放置2個博速球,2名運動員在博速球上相向站立,雙腳岔開與肩同寬,兩人握住異側手,向下半蹲,將重心降低,握住對方的手開始角力,指導其中一人不能站穩,從博速球上掉落,再恢復到初始位置重新開始訓練。訓練過程中需要注意,要先進行小幅度訓練,然后逐漸過渡到大幅度訓練。該訓練的目標不是利用力量達到目標,而是要注重身體反應能力和平衡能力,重點在于訓練和提升身體協調性。
在籃球運動當中,對于運動員體能有著較高的要求,平時訓練中要注重體能訓練方面的內容。傳統的籃球體能訓練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難以充分滿足現代籃球競技的要求。功能性訓練作為一種更加先進的訓練方式,在籃球體能訓練中,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和價值。因此,在籃球體能訓練中,要實現功能性訓練的有效應用,促使運動員體能素質的良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