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軍彭羅玲
(1.湖南交通工程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9;貴州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0)
初中體育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其中之一,是不可忽視的學科。沒有體育教育的農村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初中體育教育是引導青少年體育鍛煉的重要一環,青年少唯有強健體格,加強身體素質教育,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生活、工作中去,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對于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我國當代農村教育改革大綱所要求的重要一項,更是建設美好新農村的重要前提,影響新農村的文化教育、民風風俗、經濟發展等。因此,加強初中體育教育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
湖南某縣地區4個城鎮,4個街道管轄區的65個村落和20個不同地區的居民。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相關調查的書籍期刊、利用新媒體資源搜集相關資料,對湖南省初中體育教育的發展與現狀進行大致了解,將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存檔,為后期的調查、結果分析提供保障。
(2)問卷調查法。
根據前期整理的資料,初步分析農村體育教育的現狀,制定一份嚴格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調查問卷,在不同鄉鎮隨機發放,分別發給學生、老師、家長、甚至其他身份各不相同的村民,使結果更具有調查意義,通過問卷的反饋,結合前期整理的資料,進一步分析研究農村初中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初步分析原因。
(3)面對面采訪法。
對學生、老師、家長等多個村民進行面對面交流,更加直接的了解初中體育教育在該地的存在地位,對村落教育部門相關專家進行訪談,更進一步探尋體育教育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將了解的內容進行整理,更具有科研意義。
(4)數據整理法。
對搜集到的數據進行全面整理,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通過柱形圖等方法,更直觀的展示,便于后期研究順利開展,前期通過采訪獲得的碎片化信息,進行分類整理統一,得到文字性的總結,為后期結果分析提供基礎。
在調查中發現,從學生到老師再到家長,對農村體育教育的了解甚少,都認為體育教育可有可無,潛意識里認為體育教育不需要花費過多精力投入,調查問卷顯示,87%的村民不了解體育運動的相關政策,這就意味著農村體育教育是農村素質工程提升中非常薄弱的環節,普及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具有非常迫切的意義。在調查中發現,農村體育設施非常簡陋,甚至存在安全隱患,我們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應,村民們對此并不重視,調查結果顯示,村民對體育運動投入的精力與經濟少之又少,在調查的100名村民中,有70人每年對體育活動的支出低于50元,這也突出反映了加強農村體育教育迫在眉睫。農村體育服務團隊建設體系不夠完善,調查結果顯示,湖南省鄉鎮政府沒有體育相關指導工作的部門占55%,農村沒有組織體育運動的村機構的占56%,結果表明,農村體育運動沒有得到高度重視,需要加強引導。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體育老師大多是該村的身體素質較好的青年或者其他學科的老師代任,這些老師沒有相關的職業基礎教育,缺乏合格的體育教育經驗與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統一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思路,這就容易在教學中引發一系列問題:一,很大程度上存在安全隱患,由于缺少經驗和專業知識理論指導,容易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錯誤動作指導,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可能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二,不能系統的對學生體育教育進行指導,無法專業性的調動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體育教育長期處于懶散的放松狀態,會使學生降低對體育運動的追求,會使體育精神無法傳承,對于學生個人運動素質的提升有很大影響。體育教育對于運動器材、運動場地的要求非常高,但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在調查中發現運動器械相對陳舊,甚至學校操場只是一塊待開發的土地,坎坷不平,對于學生跑步健身都十分不便,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沒有硬件設施作為前提,使體育活動的豐富性降低,趣味性減少,農村體育教育無法更好的進行是意料之中,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就會減少,忽視對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因此加大農村體育教育的資金投入刻不容緩。
隨著經濟發展,很多農村村民都走出鄉村,到大城市打工謀生,根據調查,湖南省農村流動人口占65%,這對于農村的發展是把雙刃劍,村民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可以學到更多東西,感受更多的文化熏陶,提高思想境界,通過居民流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村基本建設提供有力保障。但流動人口的增加也會帶來負面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走出去,也造成了農村的人才流失,農村發展很大程度上受阻,根據調查,走出去的大部分是優秀的青年或者身體強壯的中年男子,這樣村里就僅剩婦女、小孩以及年邁的老人,這就使得體育教育活動很難開展,日常生活中沒有體育運動的意識,婦女多在家中忙碌瑣事,對于體育運動的認知少之又少,這使得兒童通過家庭教育獲得的體育活動相關知識大大減少,獲取相關知識的渠道變得封閉,是制約農村體育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
加強農村經濟建設是發展體育教育的根本保障,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就業保障,提高居民整體收入,一方面提高農村總體生活水平,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人才流失,農村青年留在農村,是支撐農村體育活動的重要保障。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于健康生活的品質便會隨之大大提高,這對于加強農村體育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農村村民體育運動意識的提高,伴隨著對體育設施要求的提高,便會更加積極更加主動的投入到體育事業中來,對于農村增設體育設施的政策給予支持歡迎的積極態度,這樣,農村整體民風會得到改善,體育活動會更好的融入每家每戶,潛移默化的加強了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湖南省各鎮、鄉村的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引導,積極學習有關農村體育教育工作出臺的政策,聽黨指揮,服從命令,制定相關適應本村發展的政策,積極落實,有條不紊的開展下去,合理安排相關人員定期匯報工作,不斷加強體育教育,比如,定期開展鄉村體育文化講座,普及體育教育活動相關知識;舉辦相關活動,不僅可以帶動村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還對整個村落的團結統一,文化建設具有深遠影響。各級政府、各級部門應該環環相扣,層層落實,將工作有效積極的開展,只有這樣,才能夠帶動整個鄉村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要有效發揮政府的決策力、引導力、宣傳力,以不同的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教育,促進鄉村體育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農村體育活動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的客觀問題便是體育設施的陳舊、老化問題嚴重,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農村經濟建設發展后,應該積極建設農村體育教育設施,完善相關器材建設,加大投入體育活動教育經費。同時,相關部門應該調動組建農村體育文化器材維修小組,定期排查運動器材的安全性,以及運動場所的衛生條件,讓農村村民的體育活動環境舒適,才會帶動群眾體育活動積極性。政府可以發動農村村民或是學生輪流看管器材,加大宣傳“運動器材是大家的,保護要靠大家”的文化宣傳語,保障運動器材使用壽命。加強農村體育設施建設,可是使農村體育活動變得更加豐富,不再是單一的跑步等,農村體育活動的創新性提高,農村體育教育事業便更上一層樓。
農村體育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專業人士的指導,前期調查中提到,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老師都缺乏相關的經驗指導,這使得農村體育教育開展的相對滯后。在農村經濟建設提高的基礎上,應該培養或引薦一批具有專業體育素養的老師,體育運動是對老師專業知識要求很高的一門學科,并不像我們以往想象的那樣簡單,體育活動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正確的循序漸進的進行才會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時,教師會根據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其進行專業的指導,否則甚至會有安全隱患。因此加強農村師資力量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農村要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建立一支又專業團隊組成的體育活動指導小組,在進行體育授課的同時,對農村整體體育運動氛圍也有很大作用,普及體育文化教育相關知識,教一些體育活動,讓農村村民對體育活動更加了解,這樣才會提高重視。與此同時,還可以征收志愿者,志愿者的面試環節需要嚴格把關,最好是在校體育特長生,或者體育教練等,對體育活動有一定了解并且熱愛體育事業的人,建立相關的機制,鼓勵政策等等,讓體育活動成為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充分發揮體育活動的存在價值,不僅調動村民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更為鄉村文化建設,精神建設提供了保障。
農村體育活動教育要循序漸進,要走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要踏實下心,跟著政策一步一步落實,要注重當地文化習俗,不要過度宣揚外來文化,讓村民無法接受,反而使宣傳活動無法進行。在宣傳體育活動教育的前期,要認真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民風民俗,可以根據當地的民風傳統運動進行完善、設計,變成更加有趣的體育活動,讓農村村民可以更好的消化吸收,有利于體育教育活動的普及工作順利開展。對于一些新的體育活動,可以結合當地活動,進行全面的改進改革,順應當地風俗文化習慣,變成村民可以接受的活動,這樣可以提高全體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比如,在湖南省很多縣都可以結合賽龍舟等活動開展體育教育活動,這樣既可以讓村民強身健體,增強體育活動鍛煉的意識,還對農村文化傳播,文化傳承具有很大的作用,這也是體育活動存在的真正意義所在。
本文通過對湖南省不同村落的考察研究,發現了農村學校初中體育教育工作有待提高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有所幫助。學校,是青少年獲取知識,思想意識提升的重要場所,在這個時期,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的教育都非常重要,體育教育是當代青少年學習過程中容易忽視的一環,但同樣對于身心都在發展的青少年來說,這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如何更好地進行初中體育教學工作,變得非常重要,學校如何普及體育文化教育,如何更好的開展,積極地響應國家號召,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引導青少年愛上體育活動,才是體育教育的真正目標。激發青少年體育運動意識,不僅對健康有很大好處,還對青少年成長成才,培養更好地價值觀有重要意義,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才能使國家不斷地涌現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