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現階段,體育運動項目的不斷增多,不同體育項目訓練已逐漸發展。在體育項目中,游泳技術發展時間已經經歷了漫長的階段,要促進其迅速增長,就需要加強對于游泳項目的重視,了解現階段游泳技術以及訓練的基本方式,并在其基礎上繼續改進,加強游泳訓練的發展,并對其發展方向進行深入研究,保障其可穩定發展與進步。本篇論文是筆者對于現代游泳技術與訓練的內涵、以及現代游泳技術與訓練在未來發展的趨勢進行簡單介紹。
游泳運動員要明確自己的訓練強度,需要利用能量代謝的理論,依照自己身體的內部能量的代謝功能與負荷強度特征進行訓練。游泳運動進行中,肌肉做功的能源來源于身體內部的磷酸原系統。從基本理論來說,人體運動物質以及體內能量代謝可以將其分為有氧代謝以及無氧代謝的過程。有氧代謝是由能量開始,主要是對于有氧系統進行能量供給,距離不同,其在人體能源代謝系統的能源供給也會有差別。由此可知,若是教練或是運動員自己想要發揮自己的游泳技能,就應以能量代謝原理為依據,將游泳運動員的功能體系代謝技能進一步提高,并加強身體對于能量充分的利用,將輸出功率提高,其對于運動員的游泳技能提升有一定作用。無氧代謝過程主要是指糖酵解系統以及磷酸原系統。游泳運動員應根據運動員的無氧以及有氧代謝系統決定自己在進行游泳運動中的訓練的強度。
游泳運動員在水中訓練會存在一定阻力,其可分為被動與主動。主動阻力與游泳運動員在運動中游進方式關系較大。若是其訓練中身體重心移動平穩,速度變化平穩,其主動阻力就會相對比較大。可是若運動員最高游進速度與最低游進速度之間差距比較小,或是游進速度變化均勻,其主動阻力也會變小。被動阻力與運動員在水中姿勢以及身體形態有關。例如1號運動員游進概率與其他兩位游泳運動員比較,功率要小很多,但是其他兩位運動員的速度較慢,可見其與以上所提到的1號運動員相差會比較大。根據作者總結與整理發現,1號運動員與其他兩位運動員之間的區別就是技術問題。1號運動員的游泳技術的主要特征是連貫與連續用力,技術需要長時間進行相關的訓練,才可以得到技術進步,將其游泳技術提升。沒有一個人的游泳技術是天賦使然。也就是說,通過不斷的游泳技術的訓練可以克服訓練中產生的阻力,將自己的游泳技能增強。
近幾年來,游泳技術已經得到較大發展,在進行現代游泳技術應用中,應對其技術的效果加強關注。由于不同游泳技術其產生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進行游泳技術的選擇上,游泳人員應對不同的游泳形式進行科學選擇,使其可滿足自身對于游泳的需要。通常來說,游泳技術及效果要得以完美呈現,首先就需要將技術經濟化與合理化,可以在技術上將劃幅與劃頻有效結合(劃頻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游泳人員劃水的次數;劃幅是指訓練員在每一次技術訓練中,一次動作在水中劃進的距離),將戰術以及比賽項目進行合理分配,促進技術效果的進一步增強。
游泳運動員的速度與其劃幅、劃頻密不可分。教練可以根據游泳人員的速度以及劃幅劃頻的聯系,了解其游泳的基本信息。明確在游泳系統的一段距離中,如果運動員的劃水幅度是相同的,則就可以判斷出游泳運動員的速度。通常距離一定,劃頻高的運動員相對速度就會比較快。若劃頻一致,劃水幅度存在差距,則就可以了解到運動員在劃幅大的情況下,游泳速度比較快。一般來說,劃水力量、劃水幅度、身高、臂長、對技術的了解程度、劃水速度等與游泳效果均有一定聯系。如果運動員確定了游泳目標,就需要對劃幅與劃頻進行良好的掌握,使其可以達到最佳效果,進而實現比賽的要求。
人體生物科學可以了解到運動員的能量代謝基本規律。在進行運動訓練中引入能量代謝的理論,訓練負荷的方向性就會更加明確,相關人員以理論為基礎,制定的游泳訓練手段,其可以滿足運動員身體的基本需求。近幾年,美國制定的“快速皮膚”泳衣,可增加游泳效果,主要包含的是技術工業技術、人體工程學、工業設計、材料科學等,主要以不同研究人員的研年成果為基礎進行創新制造的。經過調查,“快速皮膚”可將游泳運動員的成績進一步提高,提高的幅度是1%-3%,由此可見,科學技術對于整個游泳技能以及訓練的重要價值。因此,應加強對于運動員游泳設備的研究與研發,為游泳技術以及訓練提供最基礎的設備保障。
游泳運動員基礎技能的提升,應加強對于訓練技術的更深運用,并注意訓練使用的手段。游泳運動員在訓練的不同階段,其訓練方式不一。如果運動員在進行游泳訓練中,年齡比較小,其訓練的原則就是訓練應比比賽多。而在部分階段,不僅需要將自己游泳技術提升,還需要積極去參與不同比賽。出現這些改變應以運動員的游泳實際情況參考。試想一下,如果運動員只是進行運動,但是不參與比賽,就很難考察出其本身存在的不足,就會失去運動的方向與動力。由此可見比賽的重要性。運動員應對訓練以及技術的提升提出更加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運動員將比賽以及訓練的關系合理處理,并明確在進行游泳訓練中,訓練以及比賽之間的關系。教練對于水平比較高的運動員,可以根據其實際技術以及訓練情況,對于其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多使用小周期、多周期的訓練模式,可以將非重大的比賽納入游泳訓練的的形態中,將其作為訓練以及技術提升的一個關鍵部分。
有專業游泳研究人員認為,游泳技術以及訓練的核心力量主要是體現于:全身協調動作之間的傳遞;身體平衡;臀部力量。游泳運動員在游泳訓練中,其關鍵力量素多是來源于臀部,運動員需要將其身體力量向臂部傳遞。這種情況與棒球以及壘球的投球有一些相似,以臀部力量將力量傳遞到手臂部位,并將球扔出。教練可以教導運動員,應加強對于水中力量的控制,運動員在游泳過程中,身體滾動可以促使其將身體的力量盡快傳遞到腿部與手臂。例如,可以使用配合打腿訓練,增強其協調用力的技能,也可提升其身體放松以及對于自身身體控制的力量,這可為游泳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礎。另外,游泳訓練應做到將游泳技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同時,教練也可以指導運動員將全身力量進行協調,在陸地上應注意進行協調訓練,例如球類訓練、徒手訓練等,促使運動員可對于自身力量進行科學控制,保證身體力量使用合理。
力量訓練對于運動員游泳速度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在游泳訓練中,運動員在水中對于自己全身力量的運用就顯得格外重要,由此可見,提高自身力量的運用效果對于整個游泳訓練結果產生的影響。如果想要達到這個目標,運動員就需要對于游泳技術進行熟悉,并且深入理解,在理解其理論知識的同時,應將技術直接融入平時游泳訓練中,加強對于技術的領悟。由于技術合理與否與教練、運動員自身理解有一定聯系,因此,教練在進行訓練前,首先就需要明確運動員對于技術的想法以及自身理解,分辨其與自身領悟的差距。如果運動員與教練思想與理解一致 ,就可以直接訓練,減少后期由于理解差異導致的訓練問題,進而影響游泳訓練的有效性,使得游泳運動以及訓練效果受到較大的影響。而若是教練與運動員之間對于技術的理解存在差異,就需要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明確差距發生的原因,并實施深入互動與協調,直到意見進行一致。另外,對于游泳技術的理解,多數教師已經有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就需要與游泳運動員進行商量,了解運動員本身的需求,并不斷改進自己的訓練模式,以便可以滿足運動員的基本需要,其可促進其游泳技能的增強。面對訓練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游泳運動員需要進行總結,分析其發生的原因,與教練一起研究,完善訓練技術,促進自己游泳水平的提升。
目前,由于多數居民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人們對于自身健康愈加關注,并積極參與不同運動。很多人對游泳訓練比較熱愛,加強游泳訓練就應了解游泳技術的基本特征,提升自己的游泳技術,就應采取合理的訓練手段,并運用科技技術,將比賽以及訓練之間的關系明確,保障訓練的科學。另外,游泳運動員應了解游泳技術以及訓練的發展方向,確保訓練的有效性,并使用專業的游泳技術,將自身的運動技能提高。